创新成就梦想,创业成就未来_创新,让更多人实现梦想
2022-07-26 06:06:23文/科学技术史上有几个著名的“预言”。100多年前,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老师菲利普·冯·乔利教授建议他“物理学基本上是一门完整的科学”。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断言“一切可以发明的东西都已经发明了”。IBM董事沃森还预测“全球计算机市场的规模为5”。今天,这些预测非常荒谬;但这些人是当时这个领域最杰出的人才。他们预测的失败不是因为目光短浅,而是因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力量远远超出每个人的预测,人类创新的潜力远远超出每个人的想象。
今天,我们可以在几分钟内了解地球另一边的新闻事件。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们交流、讨论、开会,并在家里购买我们最喜欢的产品。创新推动了这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也让很多人的梦想成真。
刘和联想、马和阿里巴巴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他们在这场世界性的创新浪潮中创造了奇迹。30年前,拥有11人、20万元资金的刘,从中国科学院所在地中关村的一间小平房起步;如今,联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和世界500强企业。15年前,马创立了阿里巴巴;如今,阿里巴巴的估值已达到1000亿元。今年的“双十一”,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量都达到了新高。除了他们独特的创业气质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地抓住了信息产业革命的机遇,成功地利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各种优质创新资源,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极其广阔的市场上成功实践。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的兴起,相信在未来,对于梦想创新创业的人来说,机会会越来越多。
今天,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20-30亿人将致力于现代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将对能源、资源、食品、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提出巨大要求,也对现有的发展模式提出巨大挑战。解决发展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从科技创新发展本身来看,它已成为绿色、智能、安全、包容的大趋势,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例如,科学家已经生产出“人造叶”,其光合作用效率是天然叶的10倍,这将为开发生物质能开辟一条有效途径。可以预见,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我们将迎来后化石能源时代和高效可回收资源时代。
信息产业正进入又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转折期。智能网络、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网络制造等技术突飞猛进,将突破语言障碍,发展新的网络理论、新一代计算技术,创造新的网络应用和服务模式。
成都市财政贸易学校地址
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设计和智能制造新材料,并且该过程将更清洁、更高效和更环保。3D打印已应用于设计领域,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大大节省产品开发成本和时间,并将给制造业带来新的变化。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和尝试。
泸州市江阳职高学校地址
合成生物学的重大突破将促进生物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实现了第一个“人工生命”,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变的大门。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有望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医学问题,引发新一轮医学革命。
四川建筑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上也有革命性突破的迹象。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这对揭示质量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对量子世界的探索已经从“观察时代”走向“规范时代”,这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量子模拟和其他领域。我们对生命起源、进化和意识本质的理解也在加深。在这些基本科学问题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深刻地改变人类对自然宇宙的认识,有的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和根本的影响。
综合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最旺盛的需求是新科技革命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谁抓住机遇,谁就了解发展的主动权。谁失去了机遇,谁就落后于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能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一方面,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受到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产业链中不利的分工也难以支撑当前规模的经济持续增长。
四川体育类专科学校有哪些
四川青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和总指挥,再次强调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这是站在更高发展起点上的改革,是面向未来的改革,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我们的科技创新与国家和全社会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前的制度问题。中国科技创新起点低,基础薄弱。我记得1987年我从美国回来时,国内几乎没有科研投资,研究条件也很差。由于实验室需要的电阻器、电容器和其他设备都很小,我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去中关村电子街。当时,我们的科研成果很少。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但真正的重大原创成就仍然罕见。
目前,我国科研条件明显改善,2012年研发投入超过1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高水平产出显著增加。例如,我们在中微子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量子通信、超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国际专利大幅增加,中兴通讯和华为的申请数量已跻身世界前列。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也在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选择回国创新创业。据统计,过去五年来,已有近80万华侨回国。这些迹象表明,中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开始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从一些后发国家的经验来看,科学技术要实现质的飞跃,一般需要20年左右的不断积累。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我相信再过十到十五年,中国的科技创新有望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将有一批具有国际标准的科学家活跃在世界科技舞台上,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将走在世界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也将发展壮大。
实现这样的发展前景,需要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虽然我国科技体制还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但我们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加以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立足未来10-15年的发展前景,认真思考几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未雨绸缪,充分准备。
第一,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科技创新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积极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要素价格、各种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市场竞争前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的研发。产业特别是企业要强化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定位明确、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着力解决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应用开发研究与实际需求的松散结合,转移转化渠道差,消除了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高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在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力量。
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作文
第二,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进行前瞻性布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能源、信息、材料、航天、海洋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强前沿布局和先导研究,通过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密切合作和联合研究,培育中国未来新兴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有人一直在问我,基础研究有什么用?我认为庄子的“无用即大用”和明代徐光启的“无用即公用”都是很好的回答。法拉第还说,问基础研究有什么用就像问新生儿有什么用一样。基础研究的“使用”首先体现在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无处不在的作用。半导体、计算机、激光技术等是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已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原始创新是核心关键技术的源泉。基础研究也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创新人才。它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三,我们应该创造一个鼓励、支持和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分析他们的成长经历,美国社会良好的创新条件和环境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法律体系、广泛的社会支持政策和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尊重和保护创新者的贡献和权利。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才能有更多的刘和马云。
中国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取决于目前活跃在科学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还取决于下一代和下两代科学家和企业家。未来,他们将以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身份站在世界创新的舞台上。没有这一两代人,中国将失去未来。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和企业家做好充分准备,使所有优秀、有潜力、有抱负的青年人才都能得到最好的培养,有更广阔的舞台,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一切活力都能迸发出来,所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能充分流动。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通过创新实现梦想的时代。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将秉承“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谱写中国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