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方案_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工学无缝融合

2022-07-25 10:01:35文/

今天,创新定位的战略高度前所未有,创新驱动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命运和未来。高职院校应该做什么?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答卷绝非普通:它被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单位。2008年以来,专利授权数量居全省高校首位。拥有1285项师生专利,12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推动中山企业上市的利器;成立“中山科技社会服务工作站”,协助数十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升级,成功申请省级新研发机构,孵化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0个研究所(中心)和4个测试中心为数百家企业提供通用技术测试、研发和创新服务;先后有150多名教师进驻企业、乡镇,担任省部级工业、高校和科研科技委员、农村科技委员、企业科技委员,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项目100余项;近年来,承担教学科研项目54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6项,转让企业20余家,70余项科技成果逐步实现技术转让。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人才为第一资源、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体,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人才链核心区”、“产业链试点区”和“创新链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创新主体的贡献,成为中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模式的创新。

中职学校如何落实产教融合

以“一体化”为核心的高职办学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中山市“一镇一品”的经济结构特点,设置了35个点对点、与中山市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深度嵌入的专业,坚持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适应变化、调整专业。2009年以来,学校新增7个专业,其中灯具设计与技术、电梯维修与管理专业为全国第一专业。2011年,学校提出依托优势专业(群体)与专业镇政府在工业园区共建工业学院的思路,建成南区电梯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固镇灯饰学院、小榄学院四所工业学院。工业学院通过办学重心的下移、办学空间的拓展和办学资源的集中,至少在三个方面促进了专业镇的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环境。南区电梯学院吸引了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等多家电梯企业入驻电梯产业园;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从香港和广州引进了十多家服装及相关企业。二是聚集人才人气。中国十大设计师邱伟、广东十大设计师杨山、方惠娟,现居沙溪镇,任专职教师和客座教授;马是中国设计行业百强人物之一,国际设计金奖获得者,他受聘于该校在固镇照明学院开设工作室。第三,寻求创新,促进转型。固镇照明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率先制定了国家灯具设计、组装、制造专业标准。每年新增专利100多项,古镇灯饰厂共转让外观专利10多项,2项发明专利投产,3项实用新型专利转让企业和产业化。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招生办电话

仁寿华达高中学校怎么样,私人开的还是公办的

广安东方文武学院

工业学院的诞生,促进了专业镇的转型升级,基本解决了教学与生产衔接难、兼职教师招收难、学生在职实习难等办学瓶颈。然而,由于多主体办学,“如何为利益相关者统筹规划”、“在空间上与学校总部分离后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等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为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课题。

学校从《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找到答案:“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院,允许资金、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的权利”,探索混合所有制工业院校。“混合”资源配置方法首先解决了工业院校的资本投资问题。据统计,这四所高校共吸引了3.96万平方米的校舍和3900万元的乡镇政府投资。通过股份、捐赠、租赁等方式,吸引相应行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办学,形成了市、乡政府、行业、企业、商会、科研机构、学校的多元化投资办学体系。其中,小榄学院位于中山市重要的工商业镇小榄镇,由学校、小榄镇政府、小榄商会(行业协会)共同牵头。小榄学院成立的巨城基金会筹集社会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办学。

目前,学校正与中国工程机械研究院、南区政府和广东省多家投资公司以品牌等无形资产和设备租赁的形式共同组建中山电梯工程研究院,按不同持股比例组建总股本770万的科研服务型企业,为华南地区电梯行业提供检测、型式试验、验证测试、技术开发、技术培训等服务。下一步,电梯学院也将转型为股份制,电梯企业将并入学院,成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学院有限公司实体。

四川学汽修哪个民办学校最好

以“治理”为中心的现代大学制度

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首先要强调“参与”和“促进”。为营造最好的育人育人环境,学校于2015年修订完善了省教育厅批准的《大学章程》,通过“立法”明确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同时,再次修订了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责权限、运作程序和方式,赋予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实际决策权。

学校探索工业学院董事会制度,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努力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乡镇政府和企业全面参与学院发展方向、办学定位、专业设置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聘请校长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并管理工业学院的运营,强化了市场导向。例如,小榄学院董事会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高、决策管理能力强的治理机构。在《小榄学院董事会章程》的指导下,董事会履行职责,形成了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为小榄学院的办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方案

重点推进工业学院内部机构改革,改变传统的以院系和专业为基础的垂直组织模式,逐步调整为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人员交叉流动的横向组织模式;通过与工业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了“镇、校、银、企”合作办学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小伙伴权益分配体系;依托入驻的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更新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修订章程,初步建立“镇校企”联合创新、专业共建、人才共建、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的合作体系,实习和就业共享,形成行业和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

以“协会”为中心的科研组织形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一旦系统发生变化,整个系统就会运行。学校自成立以来,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银行等多方位交叉互动的科研工作格局。投资1.3亿元建设产学研园,与中山装备制造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武汉理工学院等相关企业形成“中山产学研战略联盟”,设立四个检测服务中心,包括中山自动化研究院、巨星中山研究院、中山游戏娱乐无损检测中心等10家研究院(中心),提供零部件设计、加工、检测等产品营销推广服务支持,合作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和企业新产品技术开发问题。学校还成立了“中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市工艺美术协会”、“中山职业学院、番禺职业学院、顺德职业学院三校联盟”等。前不久,在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和夏威夷州州长大卫·伊格尔的见证下,中山理工学院与夏威夷大学卡比奥拉尼社区学院正式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备忘录,承诺两所大学将在数字媒体等40多个专业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开启合作创新的新序幕。

二千零一十三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院校,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目前,学校师生拥有1285项专利,1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成为推动中山企业上市的利器;承担教学科研项目54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56项,科技成果70余项,逐步实现技术转让,形成产业化生产。学校教师与广东腾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并担任科技项目“新型霉菌毒素治疗剂大规模生产与推广”的第一主持人,已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已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以“创新”为中心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创新驱动,人才导向。学校致力于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师,使其成为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和“顾问”。目前,学校拥有二级教授2人(市二级教授2人在校)、省级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2人、国家级技术专家1人、广东省技术专家4人、中山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4人、“万人计划”省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高职院校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个,省级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个。拥有高级职称教师、博士生和国家、省级技术专家近150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广东工艺美术大师陈俊荣等六位技艺大师在学校设立工作室,开展学徒制、技术研究等活动。82人担任省部级产学研科技委员,协助企业攻关,分别有30人担任农村科技专员,42人担任企业科技专员,驻扎在农村和乡镇,帮助他们申请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项目,进驻人数和科技服务项目均跻身全省高校前列。“中山科技社会服务工作站”成立。70多名师生分为专利、技术改造、信息检索、机器更换等7个团队,在乡镇企业开展科技和社会服务。积极搭建提升中山市人口素质的继续教育平台,开展培训近20万人次。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全国率先开设创业管理专业,开辟了大众化、一体化、专业化的“三化”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体系。毕业生创业率达到3.4%,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涌现出一批备受社会关注的成功“创客”,如第一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大赛广东赛区银牌获得者钟天骄,以及在中山人才节上获得10万元创业奖的师生创客团队李万里。学校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据省教育厅公开数据显示,毕业生家长满意度达到93%,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2%,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位。2012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将该校作为典型案例介绍。

成都市引进培育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施办法

今年11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建设的建议》,提出“培养和引进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适应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中山发展,再创辉煌”。此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为了展示其推动中山创新发展的实力和诚意,学校印制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手册》,系统梳理人才优势,发挥学校资源等优势,为精准服务提供指南——她要以实际行动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业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样板”—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地”—专业服务业发展的“引擎”,该“高地”为中山市和珠三角地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中山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龙头”,最终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