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怎么样“接受”高层次招生改革_高考改革高校如何招生
2022-07-25 09:06:17文/[编者按]
《国*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建议》出台已经一年多了。目前,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其他省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完成。一些省份已经出台了新的规划,将按照规划提出的时间表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这场改革实际上是一场综合性的改革,我们应该共同推动考试、招生和管理的改革。
高校是招生的主体。这项改革将给高校带来什么影响?高校在推进招生改革中应该做些什么准备?现在好不好?在两会期间,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和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
改革促进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
记者: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进考试、招生和管理改革。高校是招生的主体。扩大高校自主权是这项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两位总统如何看待这次改革对高校的影响?
刘:招生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打破现有的分数制教育模式,最终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真正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就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
这样的改革是深远而艰巨的。作为高校,我们首先要高度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从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角度,积极全面地做好这项改革。
娄:我认为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如果说比较全面,就是把人民满意的各级各类教育办得更公平、质量更高。
这种改革涉及政府、学校等多个环节和层面,对高校、高中、初中和小编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必须以两个效益为原则。这项改革应该有益于学生和学校。帮助学生就是帮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对学校有利意味着学生对学习本专业感兴趣,专业思想相对扎实,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政府、学生和管理部门应把握一个主要目的和两个基本原则。
四川成都师范职业技术学院
记者:关于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案,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政策。对于高校来说,应该为连接做什么准备?目前的准备情况如何?
培育新时代新人
娄:高校一直在做相关工作,高校重视内涵建设是一致的。我们一直认为大学应该由专业来管理,大学应该由学院来管理。首先,从最基本的专业开始。如果专业办得好,只有有几个好专业才能有哪些好大学,只有所有学院都办得好,才有可能成为一所好大学。
我认为这次改革对高校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原来那些品牌好的学校在专业上有一种危机感。学生的选择不是根据学校的名气,而是根据专业的排名和水平,这将产生压力。其次,对于那些不出名的学校来说,如果他们的专业很好,他们也会很开心。他们的专业在中国名列前茅,一些老专业也在期待年底的到来。这一变化有利于我们的目标、学生和学校的实现。
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差异
成都幼师学院录取分多少
记者:此次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两个基地、一个参照”,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次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高校需要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标准。对此,两位校长有何感想,高校应如何构建人才选拔标准和制度,以利于科学、公平的选拔?
刘:从现在出台的改革方案来看,它在理论上吸收了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教育规律。例如,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高考和高中学业成绩,以便将学生的高中成绩与高考结合起来。高考本身有一个属性,那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选拔出优秀、有才华、有天赋的人才,经过培养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栋梁?这是国家的需要和高考的内涵。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过去一次考试决定一生的局面,帮助高中生全面发展。不要偏离主题。未来的趋势肯定是综合考试。
然而,作为高校,我们应该从学校及其专业定位的角度来考虑。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我们着眼于工作,面向能源和电力行业。除了语文、外语和数学,也许我们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高中成绩和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以总分来决定人生,所以,这一改革方向首先是符合规律的,这有利于中学人才的选拔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据我所知,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也都是这样的榜样。高中综合考试成绩将提供给学校,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决定对学生的哪些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娄: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全面的改革。同时,它也是中央政府深度改组和大力改革的一个分支。最近,有一种主流的经济改革说法称为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精神是否也适用于教育领域?我认为它也适用。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似的。它还需要在供给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例如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因此,我认为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应该首先考虑多样性,其次考虑选择性,第三考虑个性化。从三个层面思考,能否回归主题,办好各级各类教育,让人民满意,从而达到更高的质量和公平。
记者:在构建科学多样的选拔体系过程中,高校注重选择性、多样性和个性化。这也是高校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新机遇吗?
楼:是的,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和学生的差异。
有些学生天生唱歌很好,但他们在高中数学中确实得不到高分。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全面的发展,没有个性,那可能是一千个人和一千所学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各级各类人才涌现的选拔体系。
以高质量吸引高素质学生
记者:这一轮招生制度改革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它将对基础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产生广泛影响,也将推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目前,上海和浙江已开始试点,但根据研究反馈,中小编校长和教师,尤其是高中校长和教师,对高考改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我国高校。两国总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娄:我对高中注意力和大学注意力低的问题没有你听到的那么深刻。我认为高校一直在实践自己的内在技能,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河南大学是今年的“104岁”。这是一所著名的老学校。解放前,它是国立河南大学,有几个专业与该校同龄。当学校练习内功时,它曾经是一个专业。只要学生提出,原则上可以调整。成绩不好的学生报名率低,成绩好的学生分数很高。
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做得很好,但我们没有特别注意这方面的宣传。无论中学和大学是否热门,每个人的实力都是不同的。当然,我们也会注意到这一现象,或者以此作为提醒。我们不仅要这样做,还要让全国各地的考生和那些打算申请这所学校的人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公平和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作为校长、秘书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把这根绳子牢牢地系在心中,而课程的设置给了他们每个人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关注质量。只需专注于不同专业的质量。
记者:考虑到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由于高考超前、高考滞后,高考改革对高中阶段的影响首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方面也有原因吗?
北京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成都卫校护理专业
刘:我没有深入研究这个现象,但是作为学校的校长,我非常重视未来的改革趋势,但是我认为高考改革后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我认为这种现象也是真的。如果我是一所高中的校长,因为对于一所高中来说,有多少学生可以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是非常直接的。过去,它是统一考试,因为对它的社会评价是基于入学率的。高考改革后,决不能重蹈覆辙。我认为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直接的。
现在我们可以称之为质量时代。当我们去市场买东西的时候,有很多东西,但是遗漏了什么呢?缺乏优质品牌。因此,对于高校来说,我国也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践行内功,拓展内涵,实现质量,成为品牌,这也是吸引高素质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高校要打破身份的束缚,努力达到真正的水平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与高校品牌密切相关。该改革方案提出,从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进行批量招生改革试点。例如,上海将取消“一本书”和“两本书”的界限,自愿平行归档,打破高校的身份禁锢。在两位校长看来,如果未来取消高考招生批次,将对高校产生什么影响?在实施按专业意愿申请志愿者后,对于大中型大学之间的联系有什么最好的想法?
楼:如果你真的这么做,那会体现出一个更公平的目的。如果学生想获得一个好的专业,他们将不再被分为一本、两本或三本书。从心理上来说,他们不仅可以在考试时接受,也可以在就业时接受。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对三本书说不,这对这些孩子的心理是一种伤害。如果取消,就意味着更公平。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促进学校内部技能的练习。无论学校品牌有多好,可供选择的学生很少,优秀的学生也很少。未来,优秀人才的培养将大打折扣。国际名校在争夺高素质学生,国内名校也在争夺高素质学生。
大学正在采取行动,即练习内功,如何使自己的专业成为名牌专业。我总是说不要把自己当成一所百年名校。关键是看你的专业是否是著名专业。为什么要担心学校的名字。
刘:我以后在取消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的具体操作中没有研究任何问题。客观地说,取消它的利弊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我想说的是,即使在目前的录取方式下,一些学生宁愿放弃一本书,去两到三所学校,以选择自己的专业。例如,在我的学校,因为我们也有华北电力大学的三册理工学院,一些分数线上的学生更愿意升入三册理工学院学习华北电力大学的电气专业,目标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返回该系。
高考改革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我们不能再进行应试教育,只能进行分数理论。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具有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的人,需要把中小编生团结起来。因此,我国的教育改革不仅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和学科,还要建设一流的中小编教育。
在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顶层设计要做好,不能盲目。它应该一步一步稳步地通过试点。这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川师范大学2020招生分数线
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娄: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