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专业一体化(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2022-07-24 06:42:43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学院服务型学习实践不断创新传统美德教育的载体建设,不断深化传统美德教育课程与专业的融合,不断探索和完善劳动育人的美德教育机制,最终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服务型学习体系。
邢辉国家行政学院
1、 学分中包含服务型学习,培养进修生
学院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服务性学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先进培养。新生主要为自己、他人和集体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诚信、合作和环保意识。学生每学期必须在学校参加不少于60学时的服务型学习,共1学分;大二、大三学生注重服务他人和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和敬业精神,要求学生走出学校参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不少于50学时。
渠县静边初级中学
2020四川幼儿师范学院单招
同时,学院将服务性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勤工助学等相结合,一是将服务性学习“环境美化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管理。服务性学习年度考核结果经服务性学习指导中心审核后,由思想政治部记录学分,不合格的学生重考。二是将服务型学习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每月完成服务型学习项目内容,考核合格后打分,进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三是结合勤工助学,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设立103个勤工助学岗位,对贫困学生实施经济资助和非经济资助“双向”精准资助。在资助方面,根据经济困难学生的岗位出勤和表现考核结果,发放基本岗位补贴、绩效补贴和浮动补贴;在非经济支持方面,我们应该实践“就业指导”行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和能力培养。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规范引导。制定了《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全面发展标准》,将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专业发展等要素融为一体,确定了思想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素质、职业发展等四个综合素质培养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规划,包括44个培养项目和109个定量评价观察点,包括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构建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体系。
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各个模块确定了具体的训练目标,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训练项目和训练考核点。对于有课程的实训项目,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开设创新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学习等课程,安排课时,已成为全院学生必修的综合素质课程。
2、 在学校内外创建各种服务型学习项目
在教育就是生命的理念下,我们将围绕学生的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型学习实践项目的内容。校园服务型学习实践的内容主要是美化环境。学校取消了物业清洁,新生每天两次负责500亩校园内23万平方米以上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操场等建筑和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清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和校园生活环境做起。校外服务型学习的实践侧重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在大二学生的参与下,学校设计了“服务社区、锻炼自己”、“帮助他人、感受自己”、“给予爱、感受幸福”等实践训练项目,促进全体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社会。大三主要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岗位,将服务型学习延伸到社会。服务型学习实践项目允许学生将自己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应用,促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移到服务中的现实生活中,并使传统美德在服务型学习实践劳动中得以体验和内化。
软件分公司与涪城社区联合开展的“移动知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将长期开展,软件分公司大二学生将于每个周末分批前往现场。除此之外,学院还与社区共同推出了“篮球助教”社区服务。同学们自愿教社区的孩子们打篮球,学习简单的篮球动作,并开展有趣的篮球活动。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昆池职业中学
四川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有哪些公立的
3、 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学习指导中心,使学生能够独立管理项目
学校成立了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具体实施和推广服务型学习。中心成立决策小组,下设研发培训部、综合部、质检部、项目部等四个部门,实施区域和小组工作制。其中,项目部根据校园规模分为9个大区91个学习小组,每组30至40人,负责具体服务项目的实施。
学习小组打破了传统的分科、专业、班级制的团队模式,随机分配新生,组成混合小组,以“竞聘上岗、实习培训、岗前培训”的方式选拔区域负责人和组长,由人事处组成的学习讲师小组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教务处、思想政治部和物流产业部。除决策团队和研发培训部门由教师担任外,其他部门均由学生管理。区域经理和学习小组组长都是大二学生。学生还负责项目的质量评估。学生部主任薛晓晓说,过去,辅导员参与了这个项目。现在,随着工作的深入和成熟,学生基本实现了自主参与和管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大多数地区经理和组长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讲师团队在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时,非常注重培养他们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型学习的有效性,学院在服务型学习指导中心建立了三个机制。建立团队建设机制,增强意识,在更大程度上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领导力和敬业精神。建立检查评估机制,强化效果。制定服务型学习质量标准,形成服务型学习任务分配表,采用“每班监督+每日检查+每周统计+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的检查考核方法,确保服务型学习的实效性。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共同推进。在《深化服务型学习实施方案》等文件中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共同推动服务型学习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