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_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2022-07-23 04:17:51文/

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建筑学院”)是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单位,是广西示范性高职院校。它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共建设类高职院校。广西建设科学院成立60年来,立足广西,依托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广西鲁班摇篮”和“建筑人才基地”。

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广西建设科学院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优势专业群体为主导的办学格局,其他特色专业群体则呈梯度发展。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建筑行业的所有技能岗位。“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和六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过程,逐步确定了以核心专业、特色专业和相关专业群体为重点的办学模式,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以核心专业为主导、特色专业为重点的专业教育教学结构和发展方向,各教学部门以相关专业为辅。 

真正的招收,等级证书,强大的住宿和专业 

甘肃环境学院

2022年,广西建设科学院被批准为中国首批“1+x”证书体系试点机构之一(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目前,学校共有21个“1+x”证书体系试点,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预制建筑构件制作安装、数字创意建模等。,其中以广西地区为主的有14家。截至2022 8月,学校已组织了40多批职业技能水平证书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先后承担了建筑信息模型(BIM)、预制构件制作与安装、5g基站建设与维护等四批职业技能水平证书教师培训课程。来自全国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企业的200余人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了广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学和培训质量。

学校积极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x证书与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的转换和学分认定,实现了课程与证书的一体化。随着“1+x”(BIM)证书制度的推广,学校采用“1+BIM课程重建魔方”制度进行“三教”改革。学校和企业合作,根据需要重建模块化课程,并使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引擎、,与移动互联网形成了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前沿BIM集成技术体系,“训练导向、战训结合、实战实战”的训练体系和“1+1+n”的BIM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了满足不同学生入学的课程体系,完成了人才的分层培养。通过对标专业标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较高的通过率。

学校以“三教”改革为重点,按照职业技能水平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教学与培训立体协调、岗位课程、竞赛与证书立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竞赛作为推进课程与证书一体化基础上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真正通过竞赛促进教、学、改、建,实现高质量教学发展,师生技能竞赛实现了“双突破”。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近两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得3项大奖,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5项大奖,在全国行业协会大赛中获得15项一等奖。2022年,首次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改革试点竞赛建筑工程读图大赛(高职组)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在广西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和三项二等奖。2022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眉山市信息工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努力招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依托工业企业办学是广西科学院的一大特色。学校牵头组织成立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在近百家企事业单位中建设体系,并依托理事会平台牵头成立了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2022年,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名单。近年来,学校依托建筑工程技术等优势专业,与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智能建筑产业学院”。,并与广西华业集团设计有限公司共建了“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职教集团、工业学院共同构成了学校***整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广西“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大学,学校一直在大力推动企业入校。学校与广西华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近2000万元,共建现代学徒制“校内工厂”,开展家具艺术设计现代学徒制试点。该项目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之一,为学校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积累了经验。2022年和2022年,学校先后与桂林建昌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中泰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建昌班”和“中泰班”现代学徒制定向扶贫改革试点,这两个班的学生均来自经济困难家庭。“职教扶贫+现代学徒制”创新了“五精”(精准招生、精准扶贫、精准培训、精准就业、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此外,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优势,拓展扶贫思路,学校整合政府、行政、企业、学校等优势,共同组建农民工“工人阶级”,将上千名农民工培养成技能型工人。这一举措创新了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的改革。据悉,“工人阶级”是广西建设科学研究院于2015年创立的,6年来,近15家企业加入扶贫团队,服务全国33个贫困村,培训课时1500多个,培训村民2600多人,帮助贫困村村民成功就业750人,使近3500户贫困家庭摆脱贫困。2022年,“兼职班”扶贫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志愿者扶贫50强典型案例”,2022年在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金牌。

高中毕业能读卫校吗

展示实际行动,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团队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提高教师“双师型”能力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以“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和“外引内训”等方式,不断拓展教师培训方式,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打造一支进课堂出工地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学校通过参观学习、企业实习、导师辅导、自强不息等方式,完善了培训机制,畅通了教师培训渠道,进一步提高了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了一大批在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名师和骨干教师。五年来,共引进高层次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200人,完成专业带头人(校长)、骨干教师、专业教师等“双师型”培训任务4000余项。

丹棱职业技术学校

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学校依托广西建工集团等合作企业和广西建筑科学研究院等下属企业,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与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促进校企专兼职人才融合。在过去的五年里,400名全职教师被挑选到企业实习三个多月。目前,学校共有202名教师通过自治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取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广西建设科学院与同济大学开展了教师培训项目的深入合作。该项目分为两个班:全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和新教师培训班。为期两年,共有160名教师参加。采用校本培训、网络调研、课堂观察、企业实践、校企竞争等多种培训模块,努力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广西建设科学院院长吴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首批国家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构建信息模型生产与应用领域)之一,国家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之一(市政工程技术)。学校现有教职工811人,博士6人,硕士400人,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14人。2022年,一人被评为全国名师。

创新招生,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好不好2020

广西建设科学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优先目标,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师生交流互动机制和国际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学校积极与国外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学院、行业协会等联系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现代技能职业培训项目。本项目旨在培养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懂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管理模式、熟悉国际惯例和外国文化、具有世界眼光、具有跨国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职称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引入和整合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与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的大学、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并计划与东盟、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学进行校际交流。

四川省温江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原名

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抓住广西作为西南和中南地区重要国际通道的区位优势,抓住中国与东盟文化经济交流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依托产业优势,依托成立的广西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合作发展委员会,主动加强与广西“走出去”企业的联系,积极与国有企业合作,适应大型民营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求,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培训教材,培养“走出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这是学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出发点。

随着学校职业教育“引进来”、“走出去”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各部门结合创建高素质高职院校的目标,制定了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重点与碧桂园在东盟国家的分支机构进行全面合作。我们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专业方向进行对接,与碧桂园共同开发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开展订单式培训。充分发挥“预制施工人才培训(培训)基地”、“BIM培训(培训)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培训基地的作用,大力培养适应和跟随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海外就业,为华侨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陈Xi)


攀枝花经贸旅游学校高考班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