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对“一般就业分流”纠纷的几点回应_为什么普职分流

2022-07-22 21:27:44文/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影响,我国的“一般职业分流”政策,其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大致相当,越来越受到挑战,成为全社会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普通职业教育分流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存废,这不仅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关系到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作出审慎的决定。笔者就“转正”、“留废副职”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回应,并谈了自己的查看。

中等职业学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

为了找出对“一般就业分流”质疑的根源,笔者梳理了关于“一般就业率大致相同”的政策文件,基本上厘清了“一般就业率”的“过去和现在的生活”。

根据1983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力争到1990年使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比例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比例相等”,到2022年,《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卓越性行动计划》(2022-2023)提出“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大致相等”。近40年来,国*院和有关部委的10多个重要文件都提到了“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比例”和“通识教育的分流”,很明显高中“一般职业比例大致相同”。在2000年之前,每个人都不反对“职位的总体比例大致相同”。当时,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因此,初中毕业后,同学们自然会分心。大多数成绩好的学生选择高中和高考,相当一部分学生自愿选择职业学校。2000年后,这种相对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校扩招,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迅速下降。

成都金沙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目前,有一句流行的话: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用人单位对新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要求不断提高。这意味着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受教育年限已难以满足雇主的需求。这一声音伴随着雇主发出的“技术工人短缺”的呼吁。几乎所有有“工作名称”的职位都遇到了无法招收“工人”的困境,例如木工、钢筋工、维修工、焊工、油漆工等,更不用说流水线工人和普通工作了。许多企业总是感叹“工人难找”。

自贡市技术职业学校

可以看出,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中等职业学校已不再需要,但由于升学的影响和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取向,中等职业学校已无法像过去那样为企业提供技术工人。

普职分流

我们能用综合高中取代中等职业学校吗?

南江小河职业学校怎么样

成都市有哪些卫校

在对“一般职业分流”的质疑中,有一种强烈的声音:“一般职业分流”是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取消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综合高中。同时,建议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都应开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使普通高中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衔接,引导部分学生报考高职院校和职业本科。还建议将“一般职业比例大致相同”改为综合高中,一般学术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比例大致相同。

这些想法和建议“看起来很漂亮”,但在实施时,它们要么完全不成形,要么难以推广。我想问的是:社会各界对综合性高中的办学模式、办学功能、内涵和特点以及管理和发展是否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如果没有共识,不难想象,在各方热情和兴奋的共同行动下,综合高中无疑将成为“又一所可以考上大学的高中”。这与政府设计的“一般职业融合”、“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加强职业培养”、“为不同人才提供多种成长渠道”明显不同。因此,笔者质疑以综合高中取代中等职业学校是否可以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综合高中的内部分类不也是一种转移吗?会不会有“全面分流”的教育焦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样的折腾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担心并非多余。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初,我国在中等教育阶段两次实施了综合中学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第二,回到常识上来,哪所普通高中愿意开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第三,中等职业学校转型为综合高中的兴奋点在于“高考”,而不是职业教育。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观念的根本转变,就无法客观地看待职业教育,即使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以促进普通职业融合,其结果是普通教育更加普及。普通职业融合从职业高中向普通高中呈单向倾斜。职业教育职教与通识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涵甚至课程体系上没有差异,导致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接近的“普通职业高中”现象。"

结论:以综合高中取代中等职业学校永远不会是“综合性”的。职业教育质量不高,类型教育的特点不突出,服务就业、促进发展的能力没有提高。即使实施12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后分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

建设技能型社会与技能型技术人才的学历有什么关系?

川北医学院电话多少

普职分流

中考普职分流

今年两会的一位代表说:“社会需要的技术蓝领工人不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基本上是高等职业教育以上的技术工人。”对此,笔者提出的问题是,建设技能型社会与技能型技术人才的学历有什么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还是高学历的职业教育?高学历是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标准吗?

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技能型人才缺口率将达到48%,技术蓝领缺口将高达3000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22第三季度,该国100个“最需要”的职业中有58个是“制造业和相关人员”。面对这种情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共识。区别在于,高学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否是建设技能型社会和填补技能型工人缺口的必要条件?“制造及相关人员”也必须具有高学历吗?换言之,中等职业学校难道没有什么可做的吗?

作者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优质职业教育”变成“高学历职业教育”。工业企业不仅需要高端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还需要技术蓝领工人(技术工人)。与之相对应的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仅应包括职业本科、高职院校,还应包括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这是没有证据的人才结构常识,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人提议取消中等职业学校,以满足家长“所有孩子都能接受高中教育的美好愿望”。这是一个应该纠正的传统观念,但有关人员已经放弃了常识。笔者认为,社会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和人力,人的才能、爱好和特长存在着天然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有使这两个阶段相匹配,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让学术人才从事操作技能工作,让善于研究技术的工匠研究学术问题,不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般职业分流”不是家长教育焦虑的根源。问题的关键在于中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否有一条通往高等教育的道路,就业是否普及,能否真正建立起“国家资格框架”,有效疏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渠道。因此,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应在全社会“弘扬光荣劳动、宝贵技能,创造大势所趋,创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入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接力棒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回答“一般职业分流”和“中等职业留废”问题,才能纠正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状况。

资阳市希望汽车职业学校

(作者:刘景忠,江苏省徐州市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