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促进新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职业的

2022-06-29 06:17:26文/

新职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新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评价,动态监测员工权益保护情况,加强对新职业相关员工的培训。

初中生上什么中等专业学校

成都正规的职高学校在哪里

 

职业需要一个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它受到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变动也将经历旧职业不断消失和新职业不断涌现的过程。

职业年

护理专业就业

自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建立新的职业体系,定期进行研究并向社会发布。相关数据显示,从2004年至2009年发布的第一批“形象设计师”、“呼叫服务员”等9个职业中,相关部门向社会发布了12批122个新职业。2010年,中国启动了《职业分类法》的修订,并于2015年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法》(以下简称《职业分类法》)。重新开始释放新职业。截至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分四批公布了56个新职业,其中包括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生产领域,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人们消费和生活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服务业。

新职业的驱动因素

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相关的技术、产品甚至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迭代迅速。由技术驱动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新职业的出现,这可以从最近几期出版的新职业列表中找到。例如,在生产领域,由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迅速。在2022年发布的13个新职业中,有两个与此直接相关,即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业务和消费概念以迭代方式升级。如果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人们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人们观念的改变就是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的助推器。以网上购物为例,在线销售系统通过在线信息、大数据等技术,将产品销售端、消费端、物流、金融支付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这不仅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同时也伴随着人们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一个拥有大量员工的新职业——在线销售分销商。

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深化,对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巨大,产生了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新工作。例如,老年人能力评估者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状态和其他健康状况的测量和评估的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在2022年宣布的新职业中,有医疗保健提供者和社区卫生助理。

初中毕业学啥男孩

新职业的新氛围

什么是职业学校

定期发布新岗位及相关信息具有多层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促进相关产业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公布新职业及其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一方面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或单位在设计相关产品和服务时提供较为全面、规范的参考标准,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相关职业的声誉和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吸引更多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相应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确和规范,从而在促进就业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

第二,为人才培养、评估和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人才评价的角度来看,科学的职业分类和标准化是人才评价的基础。及时发布新职业可以缓解国家职业仪式缺乏动态更新的状况,为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估和使用提供指导。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新职业从业人员测评为突破口,探索开展新职业职称测评,引导各类人才在新经济中集聚。到2022,全省共有9311名新职称人员接受了评估。

第三,帮助员工实现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对于劳动者来说,相对科学规范的专业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新职业发展的相关状况,有助于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设计职业发展路径。

发展优势互补劣势,促进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职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不仅代表了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也反映了一些需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成都市电子商务学校

从实践角度看,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加强对新职业与现有职业之间就业吸纳以及由此引起的就业结构变化的分析。新职业的出现为扩大就业和提高质量创造了空间。然而,一些新职业对就业的拉动并不是体现在增量上,而是体现在就业结构的调整上。例如,一些传统行业的员工流向新职业,导致传统行业工人短缺的原因、机制和解决方案,需要引起密切关注。其次,一些新职业的员工供给不足,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跟不上。第三,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职业的动态监测。相关部门或组织对一些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为社会提供参考信息。然而,一些职业的员工规模、流动性和收入水平仍通常在案例描述中,对整体职业发展前景的系统性、动态性评价不足,可能导致一些员工,尤其是大学生盲目领取资格证书的现象。第四,对新专业从业人员权益保护不足。一些新职业的出现与新的就业模式密切相关。事实上,这是一个多角度的问题。劳动法律制度已不能完全解决相关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文件进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上述问题是新职业发展中的客观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对新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和评价。除了发布新职业目录中的信息外,我们还应发挥各协会和大型企业的作用,系统调查和评估新职业从业者的规模、结构、收入水平、工作环境、权益保护和政策效果,并分析其对就业规模的影响,结构甚至就业质量。

二是结合近年来出台的新就业形式和新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监测员工权益保护情况。在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的基础上,全面评估和发现劳动者在新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权益保障的痛点和障碍点,完善和颁布有关社会保险和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是加强与新职业相关的员工培训。综合运用职业前景系统评估、案例分析结果等信息,科学推进人才培养。对于新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薄弱环节,可通过短期培训解决的,应安排技能提升行动和专项培训;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系统培训的学生,我们可以考虑在高职院校增加或优化专业;对于就业前景不确定或就业前景明显饱和的职业,应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

(作者:中国人事科学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永波)

黑龙江护理专业学校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