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金龙建议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2024-03-06 17:14:27文/“我们说的人才,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人民之才,是人民当中各行各业的有能力的人。”钱学森的《社会主义人才的系统工程》中这样写道。
正在举行的2024年***上,曾用手中的喷枪告诉大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特级技师杨金龙,带来了《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职业教育也能成就出彩人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早在2015年,毕业于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来到巴西圣保罗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这项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参赛选手终生只有一次参赛机会。
那次大赛,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中一举摘得桂冠。夺冠后,面对不少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和学校的留校邀请,杨金龙主动选择了后者。
“当时意识到,国内的技能人才缺口极大,要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技能水平,就必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杨金龙说。自此,他开始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同学们。
在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召开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新春第一会”,明确要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着力完善“人人皆可成才”的制度机制。
杨金龙关注到,浙江力争到2024年底、2027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330万人、1500万人,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465万人、550万人以上。
对于这一目标,杨金龙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如何培育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呢?或许可以在杨金龙《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中找到答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就必须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这其中,需要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以及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
在多年调研与实践中,杨金龙建议,大力推广委托式、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服务企业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
贵州航空工业技师学院有哪些专业
仁寿县二职高中
同时,创新建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建共商共治”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让产业学院建在学校、建在园区、建在企业,从而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
此外,杨金龙建议引导企业在薪酬分配中体现技能价值导向,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山东省机动车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http:www.sdjiapei.com
辽宁省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入口手机版「辽宁省综合素质评价手机版」
怀化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登录http:jwmis.hhtc.ed.cnhome.aspx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上报名swgl.nvsc.com.cn或www.chinaskills-jsw.org
青海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登录入口http:stdent.qhczzp.zhsz.qhed.cn
宁夏综评在线登录入口https:czzp.nxedyn.com
南京晓庄学院信息门户入口http;my.njxzc.ed.cn
湖南省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入口:http:zhpj.hned.cnlo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