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聚焦“六大工程”,系统开展有组织科研
2023-12-08 17:30:07文/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聚焦“六大工程”,系统开展有组织科研
为了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把握科教融汇新方向,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聚焦“六大工程”系统开展有组织科研,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
一、实施科研制度供给工程,提升治理能力
(一)聚焦关键问题,强化有组织科研制度供给。承担《关于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关于高校有组织科研制度体系建设的调研》调研课题,广泛开展调研、系统研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教科研制度、解决方案。以教科研工作专题会等形式广泛调研、研讨凝练制约学校教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改革方案与实施路线图,有序推进、系统解决,提升学院科研治理能力。
重庆市益民技工学校
长沙市湘麓医药职业学校招生简章
(二)聚集链式服务,探索建立有组织科研体系。按照“合作平台→科研团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服务链条,修订完善《产学研用平台(团队)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落实“项目负责制、信用承诺制”,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教科研管理全过程;修订纵向、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推行科研财务助理制,简化程序流程,营造服务便捷的教科研工作生态,让科研工作者将精力投入到找项目、报项目、做项目中;修订高水平成果奖励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与横向课题,提升学校技术服务到款额,增强学校的区域贡献度与科技竞争力,擦亮“新城建”品牌。
二、实施科研平台提质工程,深化科教融汇
(一)秉持产学研用,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落实“一体两翼”职业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不断拓展学校牵头成立的全国建筑低碳能源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古建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山东省建筑产业技术创新与人才共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涵、职能与组织形式,聚焦建筑产业发展升级技术需求,校企联合打造科研攻关团队,调研征集共同体内企业实际面临的生产性和技术性难题,建立产教融合与科研攻关项目库,打造高水平成果“孵化库”和“蓄水池”。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鼓励教师将四新技术与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参与技术服务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的机会,培养服务能力和创新思维。逐步建立“产业出题目、科研做文章、研究入决策、成果进课堂、应用推产业”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路径。
(二)秉持高效运行,探索平台工作机制。以应用为主的科研定位,充分发挥住建部、省政府共建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近零能耗建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教育部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王复明院士工作站暨坝道工程医院等国家级平台的引领作用,“一室(双碳国际联合实验室)三中心(智能建造、建筑能源减碳、绿色建筑)”省级创新平台集群的支撑作用,分类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技能积累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以及新型智库五类平台。围绕平台开展科研团队培育计划,柔性引进泰山学者、产业教授等高水平人才或团队,吸纳来自行业头部企业研发人员,根据研究领域对科研和技术服务团队进行重组升级,选拔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优秀学生担任科研助理,新组建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团队,探索以科研目标与项目为驱动的横向科研组织形式,巩固学校在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检测修复科研方向的集聚效能,积极布局低碳能源、绿色建材、数字治理、生态修复等科研方向,做精做特绿色智能建造全链条。
三、实施项目成果培优工程,提升服务能力
(一)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精准培育机制。制定教师科研能力专项提升计划,引导科研工作者聚焦双碳、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结合学校与专业布局,加快细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储备。完善学校、教学院系两级学术组织建设,建立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专家库,在项目成果申报与布局给予精准化指导。实行科研项目成果分类分级精细化服务,科研处及时更新申报指南与路径台账,当好师生指导员、宣传员和信息员,分类拓展申报路径及时发布信息,及时传达上级学校文件精神,聘请高水平专家精准指导。
(二)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三教改革试点。秉持“问题导向→政策渊源→理论依据→系统设计→实施研究→特色凝练→成果推广”的系统方法,各教学系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产业链组建专业群、以专业群建产业学院,探索“三教改革”项目试点并按教科研成果布局培育。强化项目理论研究与理念创新,对照国家标准找差距、补短板,跟踪本科院校、同类院校的研究与实践,突出学校亮点与优势,制定分步实施计划,强化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协同多方资源,目标任务贯穿,权责明晰,定期开展教研研讨,确保按进度实施。
四、实施科研评价增值工程,培育创新动能
(一)坚持分类评价,创新科研成果评价办法。突出科研在服务社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大科研绩效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将教师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业绩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修订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办法,建立以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激励办法,以智库成果、学术成果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研究成果评价办法。
(二)坚持代表性成果评议,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将科研任务目标分类细化为可操作、可追踪、可评价的多级指标,破解项目负责人“首位”问题,对于校内研究人员参与跨专业、跨部门、跨领域科研所产生的不同形式的研究成果,探索相应的认定兑换机制以及成果合作共享机制,调动科研人才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
五、实施成果转化赋能工程,助推产业升级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綦江
(一)聚力市场需求,畅通成果转化机制。开展有组织科研,就是要把科研成果、科学技术转化在祖国大地上,转化在生产线上,转化在建筑工地上,服务于生产生活,努力使科研成果价值实现最大化、实体化。以政策修订为手段,修订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与省建设科技与产业化中心等企业科研合作,培育产学研用一体的科教融汇基地群,校企建立专利导航和科技成果库,挖掘各类研究成果的潜在应用价值,推动实现“从1到∞”的成果加工和实践转化。
昌平鹏鹰学校招生电话
(二)聚力激励保障,探索成果转化模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移转化、成果评价等配套政策,探索将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等研发服务咨询费纳入科研项目经费。落实《关于完善高等院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的指导建议》等文件,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动力。以“小切口”推动“大突破”,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低碳能源等学校优势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工作,探索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六、实施科研绩效评价工程,激发科研活力
(一)深化校企合作,拓展科研经费渠道。深化与企业的科研合作、生产装备开发,通过承担技术服务咨询、技术攻关以及装备开发等横向课题,培育高质量科研项目和知识产权,提升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二)优化工作流程,实施全过程绩效评价。建立公正、透明的科技项目立项程序、科研经费审批及科技奖励评审机制,落实完善分类经费保障机制,简化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与报销流程;完善学校科研项目内部审计制度,推行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供稿人: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刘庆堂、张荣辰
最新文章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聚焦“六大工程”,系统开展有组织科研
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培养更多高素质民航优秀学子
墨子产业园_辽宁:关于2023年度“墨子工坊”项目拟确定名单的公示
辽宁:关于2023年度质量提升项目拟确定名单的公示「辽宁质量检测」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关于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成绩的公示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三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广科院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团队“大数据应用开发”赛项访谈侧记

热门文章
宁夏综评在线登录入口https:czzp.nxedyn.com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上报名swgl.nvsc.com.cn或www.chinaskills-jsw.org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心得」
南京晓庄学院信息门户入口http;my.njxzc.ed.cn
智慧心育(https:www.izhxy.com#login)
https:www.scxszz.cnprosidentityindexgx.action国家奖助学金在线申读
青海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登录入口http:stdent.qhczzp.zhsz.qhed.cn
北京学校美育调研管理系统http:gl.twy.bjed.cnartre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