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3-09-16 16:01:06文/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在现有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度不高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以下几个依据: (1)教育部、省教育厅对各专业都有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而一般不会有地方政府的指导建议,因此发展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不能通过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很好的传递到各专业。 「二」以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为主导,邀请企事业单位专业参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于缺少政府人员,校企合作时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传递给政府,导致政府手中的大量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参考兄弟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差异未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全面体现。 「四」沿用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人力物力的约束,各高职院校用于众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做到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往往会导致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跟不上最新的经济发展动态。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地方产业参与偏弱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以下几个问题: (1)资源建设中地方产业人员的参与度不够。资源建设包括软资源建设和硬资源建设。软资源建设,指的是专业资源库建设、课程建设、试题库建设等。在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的约束下,软资源建设多以本校教师为主,地方产业人员参与度远远不够;硬资源建设,包括校内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实训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因为此类建设多少都需要收集一定的企业建议,以适应真实的职业教育需要,因此企业人员的参与度会有一定提高,但各专业的情况不统一,且缺乏产业标准等刚性约束,非常不规范。 「二」教学运行过程中企业人员的参与度不够。教学运行,包括理论课运行、实习实训、项目设计等。由于历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主要都由本校教师完成,虽然有外聘教师管理办法,但以解决专业教师缺口为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对外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制度要求。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缺乏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包括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考核评价、毕业生就业评价等。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考核评价主要以学校教务、督导组织完成,毕业生就业评价更多借助麦可斯之类的专业调查机构完成,企业参与少,无法把自己的声音和建议加到评价标准中。 (三)师资缺乏企业经历和职业经验 高职院校的师资存在以下问题: (1)主要师资来源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的师资门槛逐年提高,从以本科毕业生为主逐步上升上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但不管他们的学历如何提升,师资拥有的企业经历仍是一个最薄弱项。 「二」师资职称晋升条件以学术科研为主,缺少到企业锻炼约束。当前高职院校副高以上师资职称晋升评审权限已从省教育厅逐步下放到各高职院校,但省内各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师资培养的质量及学校声誉,多会组成若干高校联盟,大体沿用原有评价体系进行职称评审。因此职称晋升仍以发表学术论文、开展科学研究为主,对企业锻炼的需求并不强烈,且由于缺乏相关制度设计,很难找到一个类似文章发表的企业锻炼考核依据。 「三」现有体制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愿到企业进行再提高。教学任务重的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完成大量的课程,没有时间到企业再提高;教师收入以课时费为主,到企业去几个月,损失的课时费无法补回来;没有从制度上要求教师必需到企业锻炼。 二、改革的思路及实践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实践中,实践了以下改革思路。 (一)将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放入学校中长期规划目标中 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地方高职院校,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顶层设计中进行加强,最明显的一点即在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中,将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健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提到“在师资培养中与地方政府、 行业企业协同培养教师、在社会服务中要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手搭建政产学研服务平台”。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到“大力实施 合作发展战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以‘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校参与、需求导向’为主线,以‘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可见,各高职院校主要在师资培养、社会服务、平台办学等方面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当然,仅在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相关目标,离具体落实仍有一定距离。但只要学校充分意识到与政府合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并在年度计划中列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则上述表述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二)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来推动专业建设和地方产业的深度合作 如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建议中,提出以下要求: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试点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业园区模式、生产项目化模式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智能学院、土木学院、电信学院和经管学院分别遴选1-2个专业进行“2+1”或“1.5+0.5+0.5+0.5”等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加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政行企校”深度合作,加强订单人才培养,每个二级学院制定1-2个订单班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此类要求已经非常具体,可量化可操作,二级学院完全可以执行到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进有实际意义。 (三)通过校级重大项目建设来推动师资到企业去锻炼 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推行的“一流专业、一流名师、一流骨干”(简称“三个一流”)建设任务中,通过以下制度支持和评审考核来推动师资与企业的深度结合: (1)制度支持:加大优质师资的引进力度,优先为“一流专业”引进高职称、高学历及有企业从业经验的名师、技能大师等高层次人才支撑专业建设。任期内,学校为“一流名师”“一流骨干”提供国内外一流高校、企业进行考察、学习、交流等素质培养提升的机会。 「二」专业建设考核约束: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考核中,要求产教深度融合,近三年合作企业支持专业建设有力度,并要求为该专业投入建设资金或捐赠设备软件等价值累计若干万元以上、或专业教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横向技术服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到若干万元以上;依托该专业开展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建设省厅级认可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团队)为市级以上党政机关提供决策咨询、调研报告并被主要领导批复参考、采纳。 「三」师资队伍建设考核约束:在一流名师、一流骨干教师的建设考核中,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每年在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若干个月;主持横向技术服务,并到位技术服务项目资金若干万元以上;为区域内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有效决策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若干次及以上。 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来提升师资的企业经历和经验,既有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又有考核评审压力,效果比只提宏观要求,然后寄希望让老师主动去企业锻炼要切实可行得多。
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工程
重庆市轨道交通专业学校
卫校有临床医学专业吗
最新文章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https:czqdgz.lnzsks.combaomingHTMLhome.html辽宁专升本招生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赴四川省法纪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gkweb.ybzsbscwb阿坝州高考报名「阿坝州高考成绩今日公布」
2021四川单招补报时间_@单招生注意!2023年四川省高考补报名时间、对象、方式揭晓!
https:www.edyn-cn.com毕节市中考招生录取系统
这所国家电网自己的高校喜迎2023级新生入学报到「国家电网喜欢的学校」
贵州高考志愿填报入口:http:gkzy.eaagz.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