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带领乡镇孩子探索人工智能 ——泸职院“翱翔之翼”,打造沉浸式志愿服务

2023-09-12 13:35:20文/

近日,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对2023-2023年度全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及优秀科普志愿者进行了表扬。在此次表扬的50名优秀科普志愿者中,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有5位老师、12名大学生上榜,人数较多,引人关注。 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刚介绍,这份荣誉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有关,也与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翱翔之翼”有关。 位于西南地区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在全国几百所大学中脱颖而出,入选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这个项目在泸州的开展情况如何?师生们在此次志愿服务中又得到了怎样的收获?……近日,记者走近这个团队,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在泸州市工业机器人科普展教示范基地进行演练 长期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3月24日,记者来到泸州市工业机器人科普展教示范基地,这里一片繁忙,大二大三的同学们正在操控着各类工业机器人,做着演练。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 作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李刚告诉记者,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依托2023年成立的泸州市工业机器人科普展教示范基地服务队,由学校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成。团队目前有80余名报名志愿者,总服务时数千小时。 “‘小小科学家启梦’志愿服务项目从2023年6月开始开展,主要针对乡镇中小编生进行科普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智慧。”李刚介绍。 当初为什么会想到要去为乡镇中小编生提供机器人方面的知识普及?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泸州中小编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城乡发展不均衡,乡镇基础薄弱。”李刚说,他们调查发现,乡镇中小编的生均仪器设备值,仅为城区中小编的一半不到;科学课教师多由其他课程教师兼任;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而泸州市在校乡镇小编生约18.5万人,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渴望获得优质的科学教育。 同为团队负责人的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陈林介绍,近年来,机器人教育纳入了中小编课程,机器人学习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但他们发现,在泸州市小编生机器人项目比赛中,来自乡镇小编的参与者较少,大多获奖者都集中在城区学校。 因此,针对乡镇小编机器人专业师资不足、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教育困难等现状,2023年6月开始,在泸州市科协的指导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开始走向乡镇,开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普教育活动。 经过几年的锻炼,志愿者服务队的组织机制趋于成熟,活动流程日益完善。也正是因为前期的努力,2023年11月,在中国科协发布的“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名单中,由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申报的“小小科学家启梦——科技进校园”成功入选。 2023年初,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申报工作,当时全国有245家相关单位申报。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最终100家单位获批,四川仅有四个单位入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泸州唯一。 志愿者刘鑫在甘孜州巴塘做科技志愿者服务 常年服务于偏远乡镇中小编 最远去到800公里外的甘孜巴塘 从最初的“带着情怀做志愿服务”到后来“项目纳入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身为带队老师的陈林感触颇多:“志愿服务的目的更明确了,管理也更规范,服务内容也更丰富。” 据介绍,“小小科学家启梦——科技进校园”项目不断完善,团队利用高校优势,打破校园界线,创新采用“123”模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1”站式科普教育,集讲解、展示与体验为一体。线下培训、线上指导,“2”条并行路径,确保科普效果。“3”大活动品牌:“科普大篷车”送教走进乡镇学校,约10000人受益;“研学之旅”邀请小编生走进大学校园参与学习,约1000人受益;“博士课堂”,和博士一起学科学,约2000人受益。项目还携手乡镇科学教师,推进科学教育,提升乡镇学生科学素质。 21岁的刘鑫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大三的学生,也是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老队员。这个老家在四川德阳的小伙子,现在说起泸州的三区四县可是熟悉得很。他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他跟随团队一起去过叙永县摩尼镇中心小编、古蔺县太平小编、合江县神臂城小编……最远的一次去了8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 “铁打的团队,流水的大学生。”目前项目团队的志愿者,涵盖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多个专业。项目会定期在“志愿四川”和线下进行志愿者招募。对于通过考核的志愿者会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志愿者的技能。 目前,项目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热心人士参与”的组织体系,形成志愿服务合力。学生志愿者实行梯队建设,每年有新的学生志愿者加入项目;教师志愿者团队相对稳定;不断有社会热心人士、其他高校师生加入。项目志愿服务参与人数多、常态化、示范效应显著。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志愿团队也日益成熟,开始实现志愿服务自我造血。 2023年1月,项目团队尝试在泸州市工业机器人展教示教基地进行了中小编生机器人研学活动,主要介绍高端工业机器人,进行机器人科普、机器人DIY制作等,对中小编生进行科学启梦、职业启蒙教育,得到广泛认可。基地开展公益性研学活动,收益补贴科普下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自我造血。研学基地项目获2023年“挑战杯”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铜奖。 “翱翔之翼”项目走进龙凤中心校 尝试志愿服务不断发展创新 推动乡村科学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目前,“小小科学家启梦——科技进校园”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学校邀请项目带教科普,同时带动了泸州市其他高校参与到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该项目也荣获四川省高校首届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志愿者刘鑫还记得,第一次在甘孜州巴塘县乡村小编讲课的情景。“那之前,好多次老师都鼓励我去讲课,但我不敢。”刘鑫说,后来经过精心准备,他终于拿着机器人站到了孩子们面前,尽管有些紧张,但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今,刘鑫已经成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骨干。做志愿服务不仅没有耽误他的学习,反而锻炼了他组织协调、语言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他不仅当选了系学生会副主席、机器人技术协会会长,还收获了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2023年四川省机器人大赛上获一等奖。 作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主要负责人的李刚,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内容体系的不断创新、科普项目的持续开发以及志愿服务提档升级带来的变化。“我们在带教上门的过程中,解决科技活动设备难题,用‘知识讲座+项目展示+亲身体验’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科普活动,科技服务得到落实。同时,充分调研,了解学校所需。持续开发新科普项目,实现‘双向订制’让志愿服务精准有效。‘博士课堂’邀请高层次人才一起志愿科普,博士、教授齐参与,助力小编科普教育发展,也保障了服务质量,对参与教师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泸县太伏镇国仁学校校长沈国华在志愿服务反馈表上这样写道: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发展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也正是反馈表上一条条这样发自肺腑的感谢,给了志愿服务团队更大的动力。 虽然“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规定的服务时间是从2023年8月至2023年3月,但“小小科学家启梦——科技进校园”项目不会停止。 李刚告诉记者:“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会不断提升志愿团队的助学支教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智慧。” (川江都市报 彭方均)

初三毕业后女生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重庆轨道2021年校招时间

重庆市巫溪县职教中心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