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扛起职教发展新担当_牢记长江嘱托 践行职教担当

2023-07-15 16:34:41文/

化工产业作为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约三分之一,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77家,其中4家跻身中国企业或中国制造业500强。身处习*平总书记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追求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成为宜昌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厚的产业底蕴、强大的发展动力、绿色转型的时代要求,对化工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立足宜昌、服务宜昌”,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极大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人才之翼。

企之所需  行之所向  努力探索现代职教体系

如何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做深做透,高标准供给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构建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宜昌职教联盟的龙头单位——三峡职院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的源动力。

宜昌化工产业的巨大体量与行业地位决定了化工产业技能人才缺口持续增加,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宁化工等大型企业求才若渴,而宜昌职业院校中面向化工生产领域开设专业的仅有四所,技能人才供应远远不足。

“面临宜昌化工产业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的突出矛盾,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三峡职院牵头,联合市教育局、科技局、经信局、发改委和人社局5个政府部门、15所职业院校及25家化工骨干企业组建了宜昌化工职教联盟。”三峡职院党委书记王军向记者介绍。

宜昌化工职教联盟的建立,为进一步促进校企融合,探索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宜昌化工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以平台为依托,实现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培养适应宜昌区域化工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服务化工产业能力,促进宜昌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同时,依托化工职教联盟,联合兴发集团、湖北宜化、三宁化工等本地龙头企业,共建集“教学创新、生产实践、技术研究、社会培训、创新创业”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践基地,打造高度开放的行业学习培训平台。

在联盟内如何发挥“头雁”效应,三峡职院创造性将化工与智能制造有机融合,组建了“绿色化工智能制造专业群”,2023年获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并成为首批对接湖北“51020”现代产业发展集群中“现代化工及能源”万亿级产业和“先进材料”五千亿级产业的专业群。学校以专业群为依托,指导区域内中职学校开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工艺、精细化工等化工相关专业,积极开展中高职“3+2”衔接培养,与兴山职教中心、宜都职教中心等进行“3+2”联合培养,打通了区域化工人才中高职贯通成长通道,构建了中高职学校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了化工专业群引领发展的集群效应。

双元六共  协同育人  加快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三峡职院矢志把总书记的长江嘱托变成现实,精准对接化工产业主动作为,化工产业学院应运而生。2023年8月,学校与宜昌化工龙头企业兴发集团联合组建了湖北省首个化工产业学院——兴发学院。兴发学院的成立,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合作方式,对接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产业绿色生态发展,构建了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如何发挥产业学院的磁铁效应,将产业与职业教育紧紧吸附在一起,形成真正“共呼吸、同命运”的发展共同体?三峡职院给出的答案是——落实校企双主体,实行管理队伍“双派双管”、教师队伍“双派双引”制度。学校主导基础教学、科研、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企业主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及企业文化教育。依托中国特色学徒制,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与中国特色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打造化工行业中国特色学徒制新标杆。

打造发展共同体,还需从体制上创新,从机制上保障,从深远处谋划,兴发学院探索出了“双元六共”的发展思路,推动宜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实现大幅度跃升。依托产业学院,与化工龙头企业合作“双元”育人,搭建学生职业基本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综合能力的阶梯上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产业学院已形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享技术资源、共搭创新平台、共享建设成果的“六共”绿色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关系稳固的教育共同体。

以创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引导化工产业学院在形态上不断成型,在功能上不断成熟,在运行上不断成势,强大的人才支撑必将推动宜昌化工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形成崭新的发展格局。

双向赋能  合作唱戏  充分彰显职教责任担当

泸县九中初中部

时不我待,击鼓催征。宜昌市站位全局,谋划推动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加快打造世界级宜昌的雄心壮志鼓舞人心,绿色化工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的奋斗目标尤需专业人才的支撑,强产兴城的铿锵誓言急盼职业教育的助力。

扛起职教发展新担当

为深化产教融合,三峡职院与宜昌高新区联合牵头成立了宜昌市域产教联合体,将宜昌高新区作为主战场,争取“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项目,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化工园区建设“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融合的新样板。“就地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企业员工提高级技术职称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学生可以更便捷接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这是我们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大诚意。”三峡职院校长邓曦东告诉记者,必将把基地打造成具有“产学研创训”功能的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绵阳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报名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21招生简章

持续为化工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三峡职院的使命担当。精准对接化工产业,采取“学校学习+实训中心操作+企业实践”的三站联动模式,培养出了金正一、胡立林等一批多次在国赛、省赛获得一等奖的优秀人才,为区域化工企业提供了实用性技能人才支撑和保障。近五年,学校累计培养化工相关专业学生3000余人,毕业生在兴发集团等化工企业就业率高达97%,薪资待遇良好、岗位晋升渠道通畅,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校与化工企业加强了培训体系和培训能力建设,夯实产教融合基础平台,在员工培训、科研合作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近五年,年均培训化工企业职工1200余人,校企联合开发培训教材、培训课程资源包近40项,企业员工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校企建立了7个联合创新中心、4个工程技术中心,推进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合作项目获评202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校企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宜昌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高。

产业是经济命脉,强市之基,要实现在赛道转换中超越,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为推动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为行业加速向前注入强大的澎湃动力。三峡职院将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鼓足劲,把产教融合推向深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 供稿

重庆铁路运输职业技术学校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