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模式_「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以“文化+”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2023-06-21 16:26:11文/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为突破口,通过课程思政、科研反哺、实践养成、文化浸润、网络引导、心理护航、管理约束、服务示范、资助感化、组织引领,形成“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构建文化育人新高地
楚雄师院附中2021年体育分数线
学院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机结合,挖掘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夯实红色文化理论基础,通过“理念凝练、行为支撑、环境打造、制度保障”四位一体,形成“红色塑魂、蓝色致用、绿色出彩”的彩虹文化核心理念,集成文化育人内容谱系,将其贯穿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就业创业等全过程,构建校园、专业、课堂、教材、阵地“五位一体”的育人“全模式”。在校园道路命名时,学院按照“横水纵山”进行布局,以“红色道路”体现“革命精神”和“长征精神”,彰显遵义地域特色和红色文化,通过红色大道传递革命精神。学院在校园内打造“重走长征路校园跑”体验路线,让同学们行走在校园里重温从“瑞金”出发,经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直至“大会师”“抵达延安”的长征全过程,让全体师生立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校园“彩虹文化”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年学院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入围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50强,获评全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基地等。
人工智能培优
四川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丰富“十大育人”体系
学院坚持系统观念,优化文化育人全覆盖体系,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把“文化活校”作为学院“五校战略”之一,列入“双高”建设项目,文化育人得到了进一步固化。引大师,传技艺,发挥榜样力量育人作用,聘请优秀校友刘丛强院士为名誉校长,引进竹艺非传承承人卢华英,成立“卢华英竹艺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艺传承活动,组建“周建松名师工作室”“邱宁宏工作室”,通过大师领衔,形成校内外联动、全员参与的文化育人矩阵效应。建载体、搭平台,助推文化育人内外融通,依托思政课程主阵地,借助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将文化育人融入第一课堂教学,先后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苟坝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签订馆校协同育人协议,在文化基地共建共享、文化团队培育运行、文化资源集成服务、文化育人多方协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筑牢文化育人阵地形成全时空育人场景
建红色文化阵地。学院先后建成1935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研究与培训中心、长征歌舞等5个红色育人阵地。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运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锻造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打造职教文化景观。建成“榛子林”“百竹园”“职教林”“爱国林”“知行林”等职教园林景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皆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实现学院绿化品质提升和一草一木皆育人的效果。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学院校门设计巧妙融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全市15个县(区、市)特色文化符号,实现优美校园环境与场景化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构建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专业教育、工匠精神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文化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新高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未来,学院将着力建成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高度融合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李静)
最新文章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模式_「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以“文化+”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重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公示_「重庆市市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拟立项建设名单公示」
1+x证书试点推进思路_「以“1+X”证书试点推进“三教”改革」
融合发展职业教育_「紧贴实体经济发展职业教育」
母校给毕业生上了最后一课_母校须给毕业生上好“最后一课”
加快形成产教融合生态圈_「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产教融合当好稳就业主力军_就业关口前移后,产教融合怎么样走好“服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