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融合赋能_浙江省温州市坚持“双链融合” 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2023-05-31 17:00:26文/浙江省温州市认真学习贯彻习*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通过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课程与岗位精准对接、教师与技师精准对接,深化定向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需求链“双链融合”,全链条打通人才培养通道,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招生分数线
成都市卫校好不好
校企联合,铺设技能人才培养“高速路”。一是对接产业需求,在温州湾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布点建设7所中职、技师、高职、应用型本科学校新校区,开设人工智能、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等应用型地方紧缺专业,为园区1000余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品设计与研发等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持。二是创新合作方式,共建“学校+园区+企业”融合体,实行校企“双师双岗”互兼互聘,动态选配“双师型”教师,把企业技师引进课堂,让教师走进企业车间,通过“企业出题、学校接题、师生解题、市场验题”的良性互动,精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医康养护教”培训综合体,加强“一老一小”方面技能人才培养。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引进社会资本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眼镜产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等。
康复治疗技术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产城契合,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专用道”。一是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成立温州市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优化专业(群)建设和指导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做优做强鞋服设计、智能电气、汽车零部件、印刷、护士护理等专业(群)。2023年全市高职院校新增专业22个,“校企双元、中高职贯通”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增加至33个。二是实施“一县一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整合产业优势推动“中高行企”一体化。如,推进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乐清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中低压电气工业设计研究院及相关企业共建智能电气产业学院,服务乐清电气产业发展需求。三是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办学,发挥县域高职学校作用,着力为当地解决产业人才需求问题。如,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文成县、泰顺县设立特色产业研究院,建成山药加工冷藏、食用花卉烘干房、山茶油精炼线等产业共享服务平台,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
产教融合,打通助企人才培养“立交桥”。一是强化激励保障。出台《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3年)》《温州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办法(试行)》等政策,从激励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面着手优化政策环境,激发校企合作育人新动能。二是抓实订单培养。推动全市5所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与195 家企业合作举办200余个订单班,培养大数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人才2600余人次。如,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企业实行联合招生、订单培养,带薪跟岗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三是做优科技转化。组织实施教师进企业、学生大实训计划,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全市5所高职院校共开发阀门自动生产线等1430余个创新项目用于企业一线,获发明专利授权数达810项、科技成果项目620项。2023年,5所高职院校与 1861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关系,共有5500余名学生参与本土企业实习,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简介
最新文章
双链融合赋能_浙江省温州市坚持“双链融合” 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万荣春: 留在东北小城教书「渤海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重庆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谭大庆: 野百合也有春天「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校长_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粉霞: 陪学生一起成长
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_「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吕杰: 在钢铁上“穿针引线”」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_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建林: 我在职教战线深耕40年
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马丹:每一颗星星都期待被点亮「武汉市旅游学校校训」
![](https://tu.058ss.cn/2022/08-04/fac681ecbe83db9251a5183207861ba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