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行动_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圆满完成
2022-08-06 17:30:18文/一、2015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院2015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991人,均为本科学历,截止2015年8月31日,全校就业率为92.98%,其中朝鲜语专业就业率为100%,实现了全面就业。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合理:党政机关27人,比例为0.90%(以下为占毕业生比例);事业单位154人,为5.15%;国有企业99人,为3.31%;非国有企业(三资、民营、集体、个体)2274人,为76.02%,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27人,0.90%,出国出境就业升学143人,为4.78%。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31人,为1.04%。
3.毕业生区域就业流向:东部258人,就业率95.91%,中部94人,就业率86.24%;重庆市2032人,就业率95.85%;西部(四川、西藏、新疆、内蒙、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371人,就业率88.40%。由此看出我院67.9%毕业生选择在重庆本地就业,为重庆市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4.考研升学71人,出国出境升学、就业70人。
二、立足本校实际,完成就业工作
学院2015届毕业生英语专业占52.8%,女生占毕业生80.7%,相较去年我院英语专业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学院专业分类日趋多样化;不过女生所占比例小幅增加。女生就业难,英语专业就业更难,面对就业工作诸多困难,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会议文件精神,印发了《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并制订了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程。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作责任。在人员、机构、经费、场地等方面对就业工作给予充分保障。建立了招生、教学、就业、学生工作等机构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筹和领导。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到基层、到民营企业和境外企业就业,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院制定了毕业生离校前工作日程,旨在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毕业生收集各方面的需求信息,使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有新的提升。同时,今年举办了我院首次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三、结合社会现状,加强创业引导
创新创业是今后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校创业工作是帮助树立年青一代创新创业意识的必要手段。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把创业教育带进校园,先后组织开展了学院“首届创业文化节”、GYB创业意识培训及企业名师宣讲会等活动;并先后选派多支创业团队参加创业竞赛,完成我院创业项目申报,众创空间培育计划等。另外我院不定期通过就业信息网、展览、毕业生QQ群等方式传播国家相关就业政策,继续发扬“创业指导站”的积极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创业帮扶。
四、坚持实事求是,做好就业方案、数据报送
学院就业数据报送和就业方案制定是一项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在报送数据和制定方案时,学院按照重庆市教委就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客观的原则,保证了数据和方案的真实性、客观性和规范性,没有采取逼迫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随意编造就业率等“四不准”行为。在就业方案报送至市教委之前,专门组织优秀学生和辅导员对所收就业材料进行三次自查,挤兑水分,着力体现就业数据和就业材料的真实性,自查范围超过50%。最后在市教委抽查时也以优质的成绩通过核查,顺利完成了数据和方案报送工作。
五、完善就业服务结构体系,保证就业数量和质量双提高
学院继续坚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学院持续发展的宗旨,通过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健全和完善就业市场,为2015届毕业生及时提供信息和优质服务。一是优化学院“就业信息网”,该网站是下属于学院校园网的子网站,相较于以往有限的版块,就业信息网下含毕业生信息、招收信息、就业创业、毕业生风采等丰富多彩的板块内容,能够详细传达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帮助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双选平台,及时了解学院毕业生动态等,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业信息网将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二是学院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学院在现有毕业生就业市场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校企洽谈会”、“校园专场招收会”等活动,重点建立毕业生境内外两大就业市场。在建立毕业生国内就业基地同时,重点建立境外就业市场;学院坚持国际导向,一专多能的办学特色,积极拓展留学教育,为学生提供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学院积极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外高等学院在学术交流、教育与科研方面合作,逐步向国际化本科发展。目前,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展不同层次的语言培训,本科留学、本硕连读以及互派留学生等各种实质的合作交流。还开展供需调研,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三是学院建立了数据化校园系统。今年继续启动离校系统,毕业生简化办理离校手续流程,实现无纸质办公化,
六、真实准确发布我院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
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是在教育部统一安排部署下就本院毕业生相关就业情况所做的面向社会公开的评估报告。我院坚持实事求是,认真严肃地就2014年度学院整体就业情况作出客观通报,就毕业生当年就业情况,离校半年后相关信息及对学院的客观评价等问题进行调查。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的发布不仅让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透明化,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监督,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更是我们对自身就业工作的总结摘要和自省。
七、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保证转设工作顺利进行
作为学院转设工作关键性的一年,保证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达标是转设成功的基本要求。同时认真做好近年来就业材料整理和存档也是必要工作。我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特别是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已超过92%。相信在其后半年的努力之前,我院2015毕业生就业定会达到95%以上,顺利完成学院转设对就业工作的要求。
八、加强待就业毕业生管理,实现2015届毕业生全面就业
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我院采取“全面统计,分别推荐”的模式,努力实现所有毕业生的全面就业,具体措施包括:一、整合未就业学生数据,调查统计此类学生未就业原因及就业意向;二、联系长期合作的优质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应岗位,组织双向选择平台,实现用人单位和待业学生的双赢;三、了解未就业学生思想状况,提供相应心理、思想教育,增强其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最终实现全面就业。
九、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
2015届毕业生教育工作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做好了2015届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按照学院的总体要求,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充分调动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真正把毕业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明确内容,统筹安排,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毕业生教育活动 ,抓好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抓好了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三是抓好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教育引导毕业生明礼修身,举止得体,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爱护校园环境,做到了文明离校、安全离校。截止6月30日,已有2910名学生完成离校手续办理,占学生总数97.3%,并顺利完成费用催缴,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做到零事故、零投诉。
所谓居安思危,才可长久进步。在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就业工作取得实效,十分不易。建校十四年来,我院共为社会输送了两万余名优秀毕业生,近几年我院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态势,就业质量也年年攀升,这都是学院发展的必然产物。当然,我们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院是独立学院,首先是财务管理不能同公办院校一样,就业工作必要的经费保障力度不够,使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困难加大;第二是就业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学院将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学习成功的经验,克服既有的困难,为毕业生服务;按照学院“十三五”规划,根据重庆市政府、教委要求,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我院的毕业生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