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_教育改革难点观察:怎么样有效衔接中专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2022-07-28 15:11:12文/
[困难概述]

成都师范学院排名2020

  今年秋季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校护士护理专业学生季文佳赶上了中高职教育的第一条“直通车”——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后,他可以直接学习高职教育。

  今年,上海是首批在四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三所高职院校开展试点项目,以打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壁垒,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直通式培训。近日发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从2011年起,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术学校和技师学院的制度”。

  无论是“直通车”还是报考中等职业教育,都是一种探索,即逐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将其转变为可以升级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小步,也是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联系的一大步。

  然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如何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而属于高等教育范围的高职院校专业相对较少。中职生如何学习高等职业教育?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大多从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来源开始。如何将课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如何避免重复教学?

  此外,招生考试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由于现有的中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不一致,文化课在考试中的比例和难度将极大地影响中职生的报名。如何避免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脱节,走应试教育之路?高考如何规范合理?这些都是制约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难题。

  [实践探索]

  顺德职业学院自主招生,让中职生站在高平台上

幼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

四川省幼师专业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日前,2010年中高职院校完成自主招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515名考生全部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资格审查,录取率100%。招生数量和录取率在广东省15所高校中排名第一。

成都市中山职业技术学校地址

  2009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首次被广东省确定为全国唯一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学校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按照“三证以上”职业高中考生的相关要求,探索建立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选拔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自主招生衔接是一件新鲜事。中职生对此知之甚少。我们该怎么办?学校利用报纸、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宣传,并通过手机短信、QQ群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印制了15000份宣传材料并分发给学生。经过宣传、考试和录取,2009年193名中职学生被顺德职业学院录取。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文件,推广2009年顺德职业学院中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对接试点经验。学校招生范围主要从顺德户口扩大到广东省户口。

教育部 高职创新教学团队

  学校有2009年自主招生、2010年自主招生的经验,新生与在校生同批招生;同时,报名条件得到改善,要求考生具备与原学生类似的技能证书和专业,考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水平证书。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

  虽然报考条件有所改善,但中高职院校对接、自主招生的普及程度明显超出学校预期。2010年学校自主招生总计划为480人,但在招生计划确定之前,已有500多名应届中职生准备报考。最终申请总人数达到1205人,通过资格考试1069人,合格率88.7%。

  来自该省18个城市的1000多名候选人。为方便考生考取,顺德职业学院与相关地区教育局联合设立了10个笔试考点。考试包括笔试(综合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测试。笔试合格后,你进入专业技能测试。经过层层筛选,共有862名考生参加了专业技能测试,515名考生通过了专业技能测试。经公示,515名考生全部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资格审查。

  顺德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肖文平说:“过去,人们喜欢把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事实上,这是两种教育,而不是两个层次。培养技能型人才也应该有自己的渠道和层次。”。

  在肖看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肖说:“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读完中等职业学校后直接工作的好方法。读高职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为他们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建议]

  有效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入口”和“路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辉: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这是对技能型人才科学类型和层次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衔接;在形式上,一般有“以学校为中心”和“以课程为中心”的联系;在这条路上,不仅有一条连接学校的“直通车”,还有一条通过社会“中转站”继续学习的天桥。

  “接口”和“渠道”是解决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关键。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生源渠道和生源数量。多年来,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占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三校”毕业生占很小一部分,历届在岗人员较少。高职院校要尽快研究科学的“准入标准”,按照专业目标进行分类引导,对一些技术能力强、学制要求长、职业能力要求高的专业适当扩大中职生源,在现有“5%”比例限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

  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办法。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门槛”越来越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性越来越高,政策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自主权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相结合,对中等职业学生进行“3+x”独立测试。部分地区试行免试、创优、报考等措施;例如,广东顺德职业学院旨在自主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广东省有15所试点职业学院,自主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社会人才。2010年,全国73所独立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建议赋予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探索多种形式的考试录取新途径;给予企业一定的权力,企业将推荐工作2-3年的员工到高职院校学习。对口考试招生本身体现了突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衔接的理念,也是选拔和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途径和机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途径和方法。一是校际快递,高职院校直接从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二是面向社会,从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在职人员中进行选拔;三是非学校兼职学习方式——高职课程学习,它以报名学生的形式完成了高职教育的学习,这也是多层次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的含义。学校之间的直接联系更容易实现,而课程之间的有效联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张春明)

  中国教育日报2010年12月16日第2版

天府金融人才工程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