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悄然兴起“破壁运动”
2022-07-28 14:59:25文/优佳机电学院、青年汽车学院、大理女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信通国际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系列以企业命名的二级学院,令人眼花缭乱。
中部地区一所职业学院院长问道:这是企业培训机构吗?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叶建明回答说:“没有”。这些新的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源于一场“破壁运动”,即高职院校教学楼的隔墙被“推倒”,企业被引入校园,积极探索“校内工厂”和“校内工厂”的成果。
高职院校的“破壁运动”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后来杭州、宁波等地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
教学楼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或业务部门
2006年,丁从温州大学副校长调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后,发现高职教育有点像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教育形式仍以课堂为主。如果这种模式继续发展,高职院校不仅难以赶上本科院校,而且毕业生也将被中职生所取代。
“实践技能不能在课堂上培养。”丁在学院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拆除教学楼教室之间的隔墙,引入企业生产车间和业务部门,创建基地生产型培训模式。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表示,此举给习惯于在课堂上用粉笔上传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带来了危机感;这给每天排队上大班的学生带来了紧迫感。
丁认为,国内学术界倡导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将学生大部分的培训时间推给了企业。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以及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水平都不如德国。高职院校必须发展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必须在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否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错误。
贵阳十三中学校怎么样
在学校的印刷车间里,几个机电专业的学生正在寻找机械故障。该企业的培训讲师表示,学生到印刷厂实习时,只能看到印刷品,很难联系到印刷机故障排除等领域。日本三菱集团把先进的设备放在学院的商务部,让同学们每天捣乱。
浙江绝帅服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学院内成立了专业的服装设计中心和童装研发中心后,温州市政府和市服装行业协会向学院投资400多万元,为全市服装行业建立了综合研发平台。负责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张教授表示,除了为全市服装企业提供生产、技术、管理和设计外,整个生产过程全方位向全院师生开放。
以此为模式,该职业学院自2006年起,将8栋教学楼中的5栋改为生产实训楼,重点建设了鞋类设计与技术、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电机与电器、机械设计与制造等10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筑工程、现代商业和126个培训车间和业务部门。即使是房地产营销和媒体等文科专业也有六个培训中心,包括房地产开发沙箱、规划和营销中心,以及早期拍摄、后期编辑和制作。
他们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潜力和自信心。例如,喜欢设计的学生应该在设计师的指导下接受培训,而喜欢从事工艺的学生应该瞄准电路板制造商,而不是培训一般熟练的操作员。在学院培训中心的液晶电视上,服装专业的培训产品每天都在滚动。许多服装专业的毕业生第一年的月收入为5000或6000元,第二个月的月收入超过10000元。丁说:“这是工业文化进入教育、工业文化进入学校、企业文化进入课堂的直接影响。”
企业老板担任副校长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百科
宁波江东宝冠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一楼为维修车间,二楼大厅为宁波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学生的教室。过去,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与企业的老板亲近和建立关系来维持的。目前相关专业教室均位于企业内,由企业负责人担任副校长。除了指导学生的实训外,他还承担了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该校校长张国芳表示:“这是‘破壁运动’的又一创新,它将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教学任务带到企业现场,同时上课和运营。”
该校2008届汽车技术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李冰和李志手上长有老茧,指甲上有黑色油渍。陆和李手拉手指示:如果汽车发动机不启动,首先检查车速传感器是否有问题,其次检查电路是否畅通,第三检查供油情况。
2021年宜宾市高中招生计划
过去,在学校培训实验室,我们接触到一些老式的汽车教具,这些教具比市场上的主流车型落后5-10年。李说,现在汽车维修公司有课有练,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到普通桑塔纳,都会遇到各种车型和故障,这完全是为了跟上汽车市场的步伐,学以致用。
陈曾经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后来成为了该企业的老板。他说,高职学生了解技能的诀窍离不开勤奋和悟性。以汽车维修为例。从拆装轮胎到维修发动机,只有经过大量的培训,你才能成为大师。
李说,学校实施的“螺旋式”培养模式对提高职业技能很有帮助。第一年,他们去企业进行认知训练,即了解和适应企业流程和制度文化,由企业老板担任副班主任教师,学生进入准专业人士角色;第二年是实践训练。同学们被拖到企业生产车间,用真正的刀和枪工作,而不是在学校培训车间消除一些人为设置的故障;第三年,他以“工人”的身份正式进入企业,一个萝卜一个萝卜地干活。
“与机械不同,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张国芳说,高职学生全面融入企业需要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企业董事长担任副校长相当于为学生聘请大量职业导师,引导他们成长成才。
按照国际视野和标准培养技能型人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苏经常向学院师生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企业为什么要与你合作,把资金、设备、人员交给学校;第二,我们培养的学生素质如何才能与众不同,成为企业的首选。
四川成都长江职业技术学院好不好
宁波企业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职业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专项资金每年投入5000万元。校企合作的“蛋糕”如此之大,关键在于高职院校是否具备对接服务能力,能否从高起点谋划,以最前沿的市场需求引导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大局。
前不久,宁波市副市长程在会见市发改委、人事、劳动和高职院校负责人时指出,一些专业设置相同,没有特别优势,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十年前,在校园里引进一条简单的生产线是一项倡议。现在,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其次,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如何引领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
金堂县城关中学校
苏表示,学院是坚不可摧的,并已将“拆墙运动”的影响带到校外创业街、创业园和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学院与宁波五星南苑酒店合作,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英语授课;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与北仑区政府共建人才资源开发基地;与余姚市政府共建模具电子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国际人才标准和跨国企业的要求,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美珍说:“这样,就不用看老板的脸了。”浙江省职业技术学院90%的毕业生在全省就业,而全省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60%。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关系到浙江个体私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局。在经历了年薪50万元找不到优秀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挫折后,一些企业开始关注人才培养。
随着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日益认可,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日益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王美珍说,高职院校在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确保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企业共同繁荣、共赢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