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两制”改革试点能走多远
2022-07-27 11:28:12文/追赶“双轨制”大船
在41岁的时候,杨再次超越了自己。他在这个单位工作了12年。今年,他终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大学毕业证书。
中专毕业的杨,曾经尝试自学,想拿到大学文凭,然后拿到技师资格证书。这样,他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但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今,由于浙江省教育厅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动的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创新改革,一切都已实现。2007年以来,浙江三华制冷集团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试行职业教育“双元制”。该系统可以使杨穿的制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二是公司的员工。
三年来,杨不仅没有耽误工作,而且学到了专业知识。他可以在不离开企业的情况下享受学校教育。大学梦想终于实现了。
同时,杭州大河热磁电子有限公司还与浙江机电职业学院合作开展了“双轨制”职业教育班,首批38名学生。
“正是校企合作让我们能够继续在工作中学习。”在毕业典礼上,杭州大河热磁电子有限公司员工邱汝彪谈到了“双轨制”的真正含义——校企合作。
“双重体系”的魔力
“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培训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浙江机电职业学院院长关平说,认为“双元制”的实施条件是校企深度合作。浙江省实施的“双轨制”成人教育改革试点确定了学校和企业的需求。
“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本地化’的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而‘双轨制’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合作企业杭州大河热磁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世健介绍,大河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公司对工艺应用人才需求较大。
据倪介绍,在“双轨制”改革试点班的38名学生中,大多数是生产线上的员工。他们学历较低(中专、高中等),员工的综合素质跟不上企业的快速发展。他说:“通过三年连续的集中学习和16个模块的在职实训指导,学生基本了解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据了解,首批38名受训者中有30人通过了职业技能技师水平评估,并获得了技师证书。一些简单的操作人员已经逐渐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010年,杭州大河热磁真空事业部获得6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专利由“双系统”学生开发。学生姜也是“产品水压试验用检具接头”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多次获得公司级技术创新奖和项目。
“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额外的收获。我们真的感受到了这次合作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我没想到‘双轨制’会如此神奇。”倪笑着闭上了嘴巴。
“对于学校来说,自从‘双元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培训服务收入也迅速增加。”浙江机电职业学院院长助理王建林负责学校的继续教育,“双轨制”改革试点由他具体操作和实施。
关说:“当然,双元制试点改革不仅给学校带来了收入,也给全校带来了教学改革,留住了许多企业兼职教师,为高职院校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创造了广阔的天地。”。
“双元制”的核心是校企合作
“双轨制”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关认为,“双轨制”形成了开放灵活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一是双招生。学校直接与企业或行业合作,招收企业或行业在职员工。“双元制”的学生是工业和企业中的成年在职员工。
不仅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双重计划。双重制度是基于企业的工作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设计教学模块,开发教学内容,全面为企业服务。
三是双师型教师。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定教师和大师承担教学工作,每个学生配备一名理论教师和一名技能教师,在“双导师”学徒制下实施教学。其中,技能指导主要是企业师傅,一个技能师傅只能带5~6个学徒。理论教师主要来自高职院校,技能型教师与理论教师紧密合作。
四是双重管理和双重评价。学生管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专门机构负责教学实施和评估。教学运行管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学生的评估和评价以企业为主,学校参与。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学场所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其中,企业车间和岗位已成为学生技能培训的实践场所,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的时间约占总学习时间的50%。
五是双证书。即“大专学历证书”+“技师等级证书”。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校报名时间
在“五个二元”的指导下,学院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实习后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二元”成人教育改革试点班学生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和措施。关说:“最后,双元体制改革试点已经进入体制层面。”。
推进“双元制”任重而道远
这项改革在浙江省得到了推进。
关认为“双元制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还要学习技术。毕业后,他们不仅要有学历证书,还要有技能水平证书,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开设这样的培训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稳定行业劳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这项改革是由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全力支持下发起的。这两个部门就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共同讨论了以下内容。这一改革也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主任刘康认为,浙江省试水“双元制”最重要的意义是加快技术工人的培训。在过去,从初级技师到技师资格,不仅需要找到一位具有自学能力的好老师,而且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坚持10年以上才能取得好成绩。“双重制度”的出现将使这一周期缩短至少3-5年。“这意味着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已经从个人培训转向批量培训。”刘说。
教育部职业与成人司产教合作司司长林介绍,浙江省实施的“双元制”改革试点,为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说,“双元制”的试点可以从现代学徒制的角度来解读。因为现代学徒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招收即招收”或“招收即招收”;一种是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成人教育,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林说:“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意义在于,学校和企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分担风险。这些要素在浙江省的‘双元制’试点项目中都有体现。”。
四川西南航空学院要求
虽然这一改革得到了各方的认可,但关对推进“两元制”仍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将‘双元制’成人教育模式推广到全日制学生的培养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实现‘招收即招收’。传统的学徒制培训方法是一对一,个人与个人,而高职院校对全日制学生的培训意味着对学生的培训f大规模、批量和通用型人才,其培养方法、模式和内容应严格按照行业和企业的一般要求,我们不应单方面强调单个企业的要求,这需要在推广中特别注意。“(记者梁国生实习生钟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