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沈阳军区雷锋团推进向雷锋学习常态化

2022-07-27 09:43:34文/

    3月1日,沈阳军区新军衔的278名雷锋团战士站在雷锋塑像前,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永远记住我是雷锋的***人,学习雷锋精神,走雷锋之路,创造雷锋成就

  令人震惊的场面和庄严的仪式持续了50年。新兵被授予称号的那天,他们应该站在雷锋面前,当众宣誓。从今天起,他们怀着极大的荣誉和沉重的责任,加入了雄伟的人民军队,踏上了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新征程。

  50年的沧桑,50年的历史变迁。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任务如何变化,人员如何调整,无论时代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历届官兵始终把学习和继承雷锋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时尚潮流,并将其整合为长效机制,为新形势下推进学雷锋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立体教育引导,围绕示范引导,素质培养试点

  爱之光闪耀着信念

  为了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在“雷锋团”中,从团长、政委到普通战士,我们要走“三道课”:踏进军营大门,首先要走雷锋精神的“洗礼道”;在服务期间,要有一个好的雷锋精神“升华班”;告别军队,接受雷锋精神的“灵魂课”,继续写学雷锋的故事,拓展学雷锋之路,壮大高校雷锋队伍。

成都幼师职业学校公办学校

  空的工作和实践。扎实有效的“硬措施”完成了培育雷锋精神的“软任务”。在共青团政治部主任毛的办公室里,记者清楚地看到,近十年的政治教育计划中,该队每年都把雷锋的精神教育纳入政治教育计划。每月有一个教育主题,每季度进行一次教育评估,每年组织一次雷锋知识竞赛;每到“3.5”题词日和“8.15”雷锋牺牲日,从团到连,都要组织雷锋精神座谈会、讲座、交流会和报告会。春风化雨,与雷锋精神共建精神家园;润物细无声,让官兵坚守雷锋精神,敬佩雷锋。

  学习雷锋,成为***人,既是一个培养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唤醒和宣传”的过程。在“雷锋团”,新任团长首先参观团历史博物馆,学习前人学习雷锋的好经验,然后在雷锋塑像前宣誓;当新兵参军和新生报到时,他们收到的第一本书是《雷锋的故事》,他们学的第一首歌是《学习雷锋的榜样》,他们从事的第一项集体活动是学习雷锋,做好事;第一节课是听雷锋模范事迹报告。第一个承诺是“做雷锋那样的好战士”。营地里,雷锋路、雷锋车、雷锋帮脱颖而出,向雷锋学习的口号随处可见;一首接一首地学习雷锋的歌曲。团、营、连都有“雷锋传家宝墙”,最显眼的地方挂着雷锋标兵和活动人士的照片。

  “雷锋宣传队”是这个团的创新。1985年以来,他们每季度邀请10名士兵上台,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讲述身边的人和事,用亲身经历、亲身经历、亲身聆听的真实故事见证道德风气的弘扬,讲述生活中的爱和关怀。真人真事真情真言真情感动感染人。

  静水深流,润物无声。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使学习雷锋的实践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军营里,人人争当雷锋那样的好战士,820多人成为学习雷锋的标兵;告别军队,努力做雷锋那样的好公民。一个人是学雷锋的积极分子,七八个人是学雷锋的一个群体,二三百人是“多余的雷锋群体”。1200多人成为各行各业学习雷锋的带头人,500多人成为行业标兵。

  领导要真心实意领导,干部要真正带头,党员要真心实意推动

  为了每个人的利益保持持续的热情

  一营指导员张颖转行一年多了。然而,他带头学习雷锋留下的余热,这仍然温暖了整个营。

  该团队倡导建设学习型军营。当张指导员发现营连缺少学习资料时,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买了900多本书,并从同学和战友那里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和光盘。他在营地里建了一座一流的图书馆,更好地满足了官兵的就读需要。短短四年时间,50多名在图书馆度过业余时光的官兵提高了学历,20多名官兵被评为各级学习成才标兵。

  该团队利用互联网开展“雷锋在线”、“雷锋扶贫”等服务项目,为人们全年提供致富和工作信息。张指导员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根据全营官兵的家庭情况,通过介绍育种技术,推荐用人单位,帮助30多名官兵家属摆脱了生活困难。八个士兵的家庭成为致富的领导者。

  这位指导员的所作所为,使排长吴受益匪浅,也潜移默化地使雷锋精神在他心中扎根、开花结果。担任伪装连指导员后,他主动帮助战友学习文化和练功。他还先后资助了10名贫困学生,募集捐款20多万元,帮助230名贫困学生返校。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方向

  在吴的带领下,伪装连全体官兵参加了向雷锋学习的队伍。公司官兵积极开展“三二一”活动。每月,党员捐款3元,团员捐款2元,青年捐款1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照顾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形成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我和雷锋站在同一条线上,每个人都和我站在同一条线上!”这个口号被共青团党委知道已经有50年了。每次队伍调整,都把学习雷锋作为重要的交接内容;参加国外维和、抗洪抢险、森林消防等,团长距离前线、火线和险情最近。13个团、10名政委被集团军以上单位评为学习雷锋先进典型领导干部。现在的队员是6名学习雷锋的标兵。他们支持多达100名贫困学生。“小手牵大手”已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与时代、文明、期待同行

  只有满足社会需求,我们才能振兴

文山州卫生职业学校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和尴尬的场面。

  1998年3月5日,雷锋学习小组带着慰问品来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福利院的大门被关闭了。

  向雷锋学习,上街为群众修车理发。工具一放好,一个个体户就来了:“我们知道这个小手艺,挣点钱养家糊口。你们也是来提供免费服务的。我们怎么生活?”

  在剖析庄的烦恼时,党委“一伙”扪心自问:在学雷锋纪念日,福利院一波接一波地来了,老太太的头发每天梳七、八次,门窗玻璃每天擦十几次。你这样向雷锋学习,怎么能赢得民心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学习雷锋的一些传统方式如何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面对这一新的时代检验问题,团委认真研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讲话,逐步找到了答案:雷锋精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而是共*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学习雷锋要符合群众的新期望、时代的新要求、官兵的新要求。

  因此,他们彻底摒弃了用扫帚、推手、抹布行善的旧习惯,把突然的“义务劳动”变成了坚持不懈的“志愿”行动,把微薄的力量变成了动员全社会共同扶弱济贫。他们联合800多个共建单位向灾区捐款捐物,支持3500多户特困家庭脱贫;在147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撰写了1500多份报告,帮助教育了350多名失学青少年重返校园;给960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精神障碍者送去春风雨雨般的爱。

  他们秉承“变”、“不变”的理念,关注吃薯片、看大片、跟薯片一起成长的新一代官兵的个性和时尚活跃的特点。他们收集了大家手中的掌上媒体,如MP4、MP3、快易通等,将雷锋的短信、雷锋的歌曲、雷锋的电影、雷锋的故事等注入其中,做成“电子口袋书”,随身携带,随时收听,随处观看;在互联网上建立“雷锋网”,开辟“雷锋救援”等网页,为追求新一代的崇高精神打开了新的窗口。

  它符合新一代青年官兵的兴趣爱好,给花园带来了春天。今天,官兵们用38个QQ、113个微博、229个博客“线上线下学雷锋”、“线上说、线上说”赞美雷锋,凝聚了千千万万新一代年轻人的心声。每天晚饭后,许多官兵登录QQ,倾听烦恼,解答疑惑,帮助困难。一批又一批的“网络雷锋”都家喻户晓。

  标准化设计、系统化推进、制度化保障

  对普通人的善行给予更多的制度关怀

  2011年4月的一天,雷锋第24任班长黄邦伟外出执行交通任务时,看到一位老人从窗口躺在地上,立即停下来帮他。没想到,老人喊道:“我刚刚让你开车下来!”

  “军车撞倒了人!”一些不知道***的人来观看,老人大声喊道。为了尽快平息矛盾,小黄拿出自己仅有的380元,含泪递给老人。

成都五月花学校招生简章

  “你不能让士兵表现出爱和冷酷的心!”两天后,这位团长得知,在这之后,他用“雷锋基金”补贴了自己被冤枉的钱。

  为了树立“学雷锋光荣有功”的正确方向,他们出台了学雷锋“三有四优先”的方针,即荣誉牌上有团史记录、个人档案和照片;优先选拔和提拔士官,优先发展入党入团,优先选拔录用干部,优先使用提拔。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功成名就。

四川省汽修职业技术学校排名公立

  他们以言行凝聚了广大官兵学习雷锋***人的力量和热情。据政委王介绍,10年来,该团共“整肃”8名被诬告为行善的官兵,救出43名多年助人为乐的官兵;在该队学习雷锋的标兵和积极分子中,134人被优先考虑,340多名士兵被优先考虑入党、提拔干部和选举士官。“好人有酬”这一最朴素、最有力的信条,消除了“冷漠寂寞”的社会症状,也点燃了官兵“团结一致”学习雷锋的极大热情。

  “雷锋集团”在雷锋学习活动中引入“监督员制度”对“不作为”者进行批评教育,开创了先例。他们在公司和部门挑选了30多名监督员向雷锋学习,对危难不救、危难不救、困难不助等行为进行了专职“纠察”。经核实后,他们将其记录在有关人员的学习雷锋档案中。听完后,一些雷锋精神研究专家十分赞赏,这充分体现了“雷锋集团”学习雷锋的毅力和崇高努力。

  积极推进向雷锋学习的常态化,“雷锋集团”走上了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之路。多年来,他们坚持党委、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团、营、连带头学习雷锋,形成了联合管理、大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把学习雷锋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年初有计划,每季度检查评议,半年情况分析,年底总结摘要表彰,使学习雷锋活动永葆生机。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