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总书记在中国航空工业联合会第三届四次会员大能上的报告
2022-07-27 09:38:49文/内容摘要:2012年2月16日至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三届第四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席王瑞祥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现将报告全文发布如下,供大家学习!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
同志们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有哪些专业
攀枝花学院的车辆工程专业咋样
西安八一中等职业学校官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三届四次全体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历届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院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以实施机械工业“十二五”规划为抓手,总结摘要工作,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任务,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机械工业平稳快速发展。
刚才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同志的贺信。贾主席充分肯定了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和全行业取得的成绩,再次强调了机械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如何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快转型升级提出了殷切希望,促进机械行业振兴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这必将对整个行业的广大员工产生极大的激励和激励作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实施它。工信部首席经济学家周代表工信部特别是围绕转型升级作了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重大意义、八项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分析了当前形势,强调要做好八项重点任务,将要实施的六个项目和活动,以及扎实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工作重点和主要重点任务,为中国机械工业协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
接下来,我将谈三个方面。
1、 2011年工作回顾
(1) 2011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1年是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十二五”全面启动、国内外环境约束加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机械行业员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紧紧围绕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两个规划”)的实施,集中精力,努力奋斗,继续保持行业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全年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06%;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工业增长率(13.9%)1.2个百分点,占行业比重18.57%,仍居主要行业首位;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4%;进出口总额6312亿元,同比增长22.84%。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在统计的120种产品中,85%保持增长。其中,发电设备1.4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4.1%;金属切削机床86万台,比上年增长15.11%,其中数控机床25.7万台,比上年增长20.6%,均创历史新高;汽车产销分别为1842万辆和1850万辆,增长0.84%和2.45%。
宜宾南溪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
二是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表现之一是主机产品的加速升级。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设备占发电设备总产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数控机床的产量增长率比普通机床高5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的增长速度比小型拖拉机快近20个百分点。二是关键基础件国产化势头良好,投资显著增加,创新成果初露端倪。三是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全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2.61%、32.38%和27.06%。中西部地区发展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5和0.27个百分点。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高端仪表的发展势头强劲,如高科技产品DCS系统的国产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增压站设备等重大装备产品国产化取得突破,成功开发2万千瓦压缩机、拖动电机、变频器和管道阀门。一批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液密、气密关键产品和制造技术取得突破,工程机械高压液压缸、核电核级密封件等一大批高端产品替代进口。目前,第二代改进型兆瓦级压水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达到70%左右。
四是经济效益质量保持稳定。全年机械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14%;纳税总额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2%;机械行业总资产贡献率15.31%,企业成本利润率7.96%,产品产销率97.6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29%;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12倍,同比增长0.08倍,资产负债率为56.69%,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均处于良好水平。
「二」 2011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及其成员单位按照三会提出的指导思想和行业七大重点任务,围绕推进“两个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成都卫校有哪些卫校好
1、全力构建“十二五”规划体系,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
一年来,中国机械联合会组织力量,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完成或参与国家节能、优质、高端装备规划的起草、研究和编制,环保产业、人才等。完成机械行业节能“十二五”规划编制,参与编制《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和《工业产品质量发展纲要》、《核电技术与装备“十二五”专项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参与起草国家能源装备人才计划,对《工业通信行业“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和《工业清洁生产“十二五”实施方案》提出修订建议。参与了相关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研究和大量重点项目的评估。同时,凭借行业实力和行业智慧,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专家评审和广泛咨询,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编制了机械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8个专项规划和20多个专业规划。
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液压气密、仪器仪表、内燃机、塑料机械等协会或受政府部门委托,分别制定了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由政府部门正式发布,或积极争取将本行业相关产品纳入政府重点扶持项目。重机协会、仪器仪表协会等协会积极参与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企业完成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等多项专题报告。其中,智能综采项目首批获批,台中等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仪表行业3家企业4个项目入选。液压与气密协会制定的高端智能液压制造技术、变速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和数字智能密封技术三大专项发展计划首次纳入国家高端智能制造计划。机械与汽车学会积极参与规划、技术路线图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信息研究所和经济管理研究所参与了许多国家规划课题的研究。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机床、焊接等行业和综合管理协会开始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质量协会完成了《机械行业质量管理“十二五”规划》。安全健康、勘察设计、地面工程、机电设备维修改造等协会将行业规划目标任务与各自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提出各自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教育中心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制定了行业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