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调和“鸳鸯火锅”
2022-07-26 05:47:09文/一年一度的节后“劳动力短缺”再次发生。东部地区的大型企业、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都在传递一个信息:缺人、缺人、缺人……甚至电视画面显示,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求职者进来,几名工人同时围在周围。与此同时,“就业难”在全国各地刚刚开学的高校中也被频繁提及。
自贡三星职业学校官网
“民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有些人嘲笑它。这是中国现阶段独一无二的“鸳鸯火锅”。一边是快速煮沸的红汤,另一边是缓慢冒泡的白汤。两边的罐子有什么不同?你可以先看看各地的就业情况。
据媒体报道,西部直辖市重庆也遭遇了“劳动力短缺”。现阶段,某知名加工企业重点招收能够独立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但供需明显不平衡。对熟练工人的需求很大,但符合要求的人很少来申请。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分析了人才缺乏的原因。一是自身人才缺乏;二是重庆制造企业众多,竞争激烈;第三,人才流向沿海地区。
与往年一样,广州再次经历了假期后的“用工荒”。据媒体报道,人才短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对326家企业的调查,今年放假后广州市的就业缺口将达到12.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4万人。
广州有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节后出现“劳动力短缺”。今年中心城市武汉的企业数量为9万至11万户,比去年增加1万至2万户。
青川职高的分数线
各地区“民工荒”的情况不同,各企业的就业需求也不同,但不难看出其共性。与雇佣普通工人和简单重复劳动相比,熟练工人与受过一定培训的各类服务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这一情况,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企业纷纷组团向主要劳务输出省份和地区招收人才,并提高工资、降低学历、改变年龄要求等,以招收更多人才,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然而,不得不说,这些都是“暂时的佛脚”做法,被评价为“缺少的不是人,而是愿景”,缺乏对人类长期储备的愿景和策略。相比之下,许多企业吸取了过去几年“用工荒”的教训,增加了员工培训,改善了员工待遇,加强了校企合作,直接从学校招人。
这提醒职业教育,企业需要的人才正是高职院校近期应加大培养力度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工荒”在一定程度上是职业教育调整专业和方向的顾问,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
对在制造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进行了调查。25%的毕业生认为高职院校缺乏实验实训设备,20.67%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相距甚远,15.56%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盲目性,这些数字表明,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
此外,从连续几年的情况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和几个大城市春节后连续几年出现“民工荒”的原因,是一些劳务人员发现回到家乡后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避免了离开家乡的痛苦。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内地104个城市就业情况的统计,2013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就业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比2012年下降5.9%和9%。中部地区就业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1.8%和2.9%。另一份报告还指出,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也成为人才输入的新地区。那么,这些信息应该成为各地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晴雨表。
在“鸳鸯火锅”的另一面,“就业难”也发出了新的信息。
工商管理专业好就业吗?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几年制
2013年曾被称为“历史上就业最困难的一年”,一些人预测,对于2014年即将毕业的700多万大学生来说,找工作将“更加困难”。据估计,无论“就业难”是否是人为设置时间节点进行统计的“伪问题”,从平均工资的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工资优势不再存在。在郑州、石家庄、太原、昆明、哈尔滨等省会城市,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平均月工资略高于2000元,而广州蓝领工人今年的起薪已达到3000元。
在这种新型的“脑体倒置”中,“脑”是指脱离社会需要,按照原有的“精英教育”进行培养,但并不精通的本科生。相反,一些具有应用技能的高职学生在找工作时就像水中的鱼。
如何调整培养模式,合理设置各类学生的入学比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校园职业技能,也是“用工荒”带来的机遇和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