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三方视角看高职发展规划_从第三方视角看高职教育的发展
2022-07-26 03:28:11文/采访者:本报记者翟凡
访谈对象:马,《2014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主编、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
四川商务学校电话
记者:今年是高职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的第三年。作为报告的主要作者,能上描述一下今年报告的主要特点吗?
四川省信息工程学校怎么样
马:在7月15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把今年报告的特点概括为“一个稳定、两个创新、三个亮点”。这个总结摘要准确地反映了我们作家的初衷。
“一个稳定”是指反映学生发展指标的体系保持稳定。今年,我们继续使用2013年推出的“记分卡”,通过稳定的指标反映问题。
四川文理学院建校时间
首先,我们使用了新的质量管理工具。今年的报告推出了“资源表”,反映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水平正在提高。第二,积极应对新的社会关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的报告还反映了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的趋势,以及管理、管理和评估分离的必要性。
“三大亮点”。首先,突出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以专项财政项目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二是突出通过专业对接产业和服务区域发展形成的具有突出专业特色的优秀高职院校群体;第三,它突出了第三方的观点,并努力陈述事实,不加修改和夸大。
记者:能为我们的读者列出今年报告的主要亮点吗?
马:我觉得今年的报告至少有十个亮点。首先是在“教学资源”部分,在介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时,我们以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这些做法符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会见代表时提出的要求。其次,在“专业结构调整”一节中,写下了高职院校率先改革探索的一些做法,说明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五对接”具有实践基础。第三部分是“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合作”。据我们统计,1139所高职院校共有15.6万家合作企业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应该说,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已经打开。这里我们也给出了一系列的案例。四是“信息化建设”部分。高职院校已进入提高信息资源应用水平、推进教学改革的新阶段。第五,在“国际化办学”板块,多所高职院校率先探索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令我们高兴的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服务“走出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第六,在“学院治理”部分,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股份制学校,创新混合所有制教学实体。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加坡海员联合会共同建设股份制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开展中高端航海技术培训,取得显著成效。第七,在“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一章中,我们看到教育管理部门强化了财政专项的问责机制,并向一批项目建设单位发放了“红牌”,成为财政专项质量监督管理的一大亮点。八是在“招生制度改革与成效”部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人数占高职教育招生计划的43%。九是在“质量监控与保证”部分,对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的高职教育质量报告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评价。第十部分是“服务业”部分,介绍了中国交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牵头组建中国交通服务职业教育联盟的情况,这符合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鼓励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精神,符合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双重需要。
记者:报告没有回避发展中的问题。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
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招聘老师
马:是的,作为第三方,我们已经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发展中的十大问题。首先是发展环境。政策没有得到执行。报告中有许多反映。例如,在“生均经费”一节中,我们特别指出,一些骨干学校正在建设中,在落实有关部门在建设初期作出的投资承诺方面存在差距。二是财政资金没有保障。在“生均支出”部分,我们专门对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生的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进行了比较。从全国来看,普通本科生是高职院校的1.78倍。第三,中央政府的特别预算约束尚未完全实现。例如,在验收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时,暂停了1个省、54所高校和74个专业的验收,反映了预算约束的问题。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师生比例有所下降,但在一些省份仍高达18:1。五是部分办学资源评价标准调整滞后。第六个问题是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下降。七是规范有序的高职考试招生改革。一些省份速度太快,跟不上配套措施。第八个问题是,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执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偏差。例如,“记分卡”和“资源表”的相关内容没有按要求在地方和大学的质量年度报告中公布。第九个问题是,在高职院校质量年报中,60%以上的院校没有反映技术服务收入,近40%的院校没有反映社会培训规模的相关情况。我不知道它是否没有执行或没有填写。第十个问题是本科升学的“五大***”和本科转型带来的“五大压力”,我们在最后一章具体指出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