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我国高校面临着深刻的生源危机,招生计划多年未完成_招生难题 招生瓶颈

2022-07-25 11:05:03文/

    在200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降之后,2014年全国高考申请人数量首次上升,比2013年增加27万人,达到939万人。高考申请人数呈现停止下降、趋于稳定的趋势。然而,由生源下降引起的高校生存危机并没有得到缓解,高校招生难已成为常态。中国教育在线2日发布的《2015年度优秀招生调查报告》再次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入学困难成为常态:入学计划未完成

凉山州农校

卫校多少分可以考上

  几条下降曲线清楚地显示了高校招生的新趋势:全国高校招生计划多年未完成,形势不容乐观。

  高考生来自广东省。在2013年第二批B(本科生)的最后一次志愿者征集后,参与志愿者征集的60多所本科院校实现了零招生;2014年,第二批B第一次招生结束时,有15000多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河南是中国最难上大学的省份,优秀的招生计划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完成。2014年,未完成招生计划近7万个,占总计划的11.36%。

  北京一直被视为“高等教育的聚集地”,从逻辑上讲,它在优秀的招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然而,北京的招收计划已从2008年的7.67万人调整到2014年的5.22万人,降幅超过30%。即便如此,2010年至2013年,第二批北京本科生连续四年未完成招生计划,第三批北京本科生连续四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中国高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生源危机。”中国教育在线主编陈志文表示,为了改善无人能记录的局面,山东在2012年将两批专科学校合并为一批,分数低至180分,但效果仍然不明显。上次招募志愿者时,共招募了56000名志愿者,候选人不到3000人,数百所高校的招生人数为零。2013年,山东省高考申请人数量开始上升,但空缺和零入学问题仍未解决。在2013年专科学校批量招收志愿者备案后,山东省招生考试学院发布了一份简报,显示在专科学校批量最终备案后,170所文科院校和224所理科院校没有被填报。

  2014年高考,山东省第二批本科生首次招生后,174所高校出现“零招生”。有近10000份招生计划需要征集。经过两次征集,仍有许多高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

  严重同质化:高校吸引力下降

  “生源危机,表面上是一个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质量危机和特色危机,高校定位存在问题。”陈指出,大多数高校盲目追求大发展、全面发展,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这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上大学的吸引力减弱。

高校招生现状

高校招生现状

  据了解,国际教育界的一个共识是,高校招生难的实质是质量、特点和就业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同质化发展的快速扩张阶段。专业设置的盲目趋同导致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在陈看来,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引导,甚至“闯红灯”。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高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1681个,30多所高校开设了10多个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类高校54所,翻译类高校44所,工程造价和酒店管理类高校39所。这10个专业占新增专业总数的22.42%。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平台提供的数据,中国有250所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和101所翻译专业的高校。

  尽管教育部近年来试图通过就业率的统计来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但2015年优秀人才招收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情况并不乐观。根据国家大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数据,2013年,国际经贸、法律、中文、文学等10所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超过10万人,会计和艺术设计。然而,从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和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律等毕业生数量较多的专业在各个地区的就业率排名较低。这种对比必须发人深省。

达州西南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

成都城市建设技工专业学校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警惕的趋势

  陈说,在申请人数和招生规模之间的“剪刀差”背后,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高等教育正在加速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根据普遍定义,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教育为15%-50%,普及教育为50%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据统计,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8年的23.3%上升到2013年的34.5%。

  “根据这一加速,中国预计将在3到5年内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多的问题,例如如何完成大学学业和找不到工作?”陈说。

四川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据了解,世界各国在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在回避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许多国家通过专业设置指导和就业结构调整来提高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从精英主义到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后,需要更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更合理的规划与发展,这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有所体现,但仍需加强。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