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启动并建立_全国高校科技创新
2022-07-25 09:14:27文/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支持大众创业创新,以陆炳恒、姜庄德、徐宗本、谭建荣、杨华勇、林忠勤、丁文江、李培根、丁韩、罗建斌、高金基、蔡和高、郭东明等院士为首的“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王立定、王华明等科学家已经宣布。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
创新网络将聚焦于创新设计、3D打印、机器人、智能设备、制造大数据、先进制造材料、设备运行智能监控等方向,汇聚高校最优质的智能制造创新资源,为社会提供创新服务,具有协作、开放、共享理念的产业和企业,以政府、产业、大学和科研协同创新的优势服务于公众创业和创新;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将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细化重点创新方向,组织多所高校联合攻关、形成突破,与重点产业和企业合作,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转移和转化;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还将与众多国际创新组织和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抢占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分工价值链高端攀升。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多大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先进材料等高校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网络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将陆续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现代农业、生活健康、清洁能源、军民融合。这些创新网络将以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学者引领、创新突破、产学研对接、引领发展”为宗旨,汇聚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千年计划学者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以及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高校创新平台,通过在多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重点城市建设区域创新站,提供知识产权交易、创新创业孵化等服务,并通过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建立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肩负起推动我国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抢占国际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的历史责任,全面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