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青春+梦想+“创造”文化陕西工学院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_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人

2022-07-25 07:40:53文/

   这个假期,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袁和鲁萌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训,精心打磨了他们的“指尖丝绸之路福茶”创业项目。

   该项目是由大学生与景盛鱼凫茶共同搭建的“丝绸之路芙茶”在线运营平台。通过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后,获得2016年咸阳市青年创业项目大赛二等奖。同时,在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陕西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名单中,学院物流管理学院和化工纺织服装学院均入围。

   2011年以来,陕西理工学院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为契机,积极适应“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需求。陕西理工学院立足高职教育特点、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内生驱动自我变革,构建以创新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引领就业,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用“创新”文化弘扬“积极向上”的青年,让学生在校园内积累和发展的创新因素激发其内在潜能,创造无限的智力潜能,成为未来职业的“蓝筹股”。

分层培养,实现创新教育,因材施教

成都师范学院军训严不严

以党的十八大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和国*院关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明确要求为指导,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为出发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播种、闻花、摘果”的培训机制,让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源动力。

启蒙与开阔眼界(播种):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在校三年分为三个阶段:通识教育、专业培训和多元化提升。通过通识教育、交叉复合和就业创业三条路径,可以满足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启蒙的不同需求。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分数线

体验训练,培养能力(闻花香):对于感兴趣和有潜力的学生,通过“创意、创新、创业”活动,注重覆盖和参与,优化训练计划和项目,借助不同类型的比赛,选择和探索成绩和团队,积极注重培养。

   对接市场、创新实践(采果):对于有成绩、有团队的学生,我们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分级、分类、分层孵化,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导师,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跟踪服务,提高落地转化成功率。

成都卫校2021年招生简章

因材施教使创新创业的概念深入人心。学院先后打造了“e世代浣纱”、“我们家陕西特产”等创客品牌,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创业就业人物马等30余位创业明星,亿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10余家知名企业。,梦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云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4项,获奖水平和数量均居全省领先。学院还被评为“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继承创新逐步推进创新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内容不断拓展,目标不断完善,理念不断创新,任务不断更新。只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及时吸收和整合时代因素和现代手段,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陕西理工学院依托传承66年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精髓与学院积淀的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融为一体。创新创业文化通过打造小舞台、操场、大熔炉的实践平台,成为学院创新发展的动力。

内江市技工学校官网

    打造能力提炼的“小舞台”:依托学校183个创新创业基地,集专业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技能培训为一体,实施基于一年创新培训项目的学习计划,二年级创新课程设计项目和三年级创新毕业设计项目,使学生提前进入实训室,提前参与科研项目,提前申请专利,实现实训;依托连续11年举办的技能竞赛月,共设置69个项目,90%的学生参加,通过竞赛实现能量提升;依托咸阳市首批定点创业培训机构所属学校,即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营培训单位,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全面认证,实现特别能力。

     打造实训“操场”:引入企业入校,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侯爵影像、服装设计定制、化妆品制作、机械设计、材料成型等工作室集群,承接市场项目;在《花样年华》中开设咖啡店、汽车美容中心、连锁超市和其他体验店,由学生在校园内担任经理;利用淘宝、京东商城、BPO客服中心等众创空间开展o2o合作,以学生为企业员工开展产品研发和营销;最后,去校外大众创业创新基地,让学生能够真正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

    打造孵化培育“大熔炉”:按照“校内孵化器+校外加速器”的理念,学院以校企共建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积极打造项目孵化器、创新工场和创业托儿所,实现工作转化、商品转化、成果转化的效益;同时,与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行知创客(北京)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幸福之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示范基地,并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接,国家和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寻求成果转化型企业,让创新创业的“金种子”能够找到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传承与创新,有效地深化了学院的精神素质和文化底蕴,也成为学院率先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学院综合办学实力在2015-2016年中国专科学校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在全省排名第一。在全国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科研竞争力居全省首位,是陕西省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首批“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合作培养创新型建筑学校”。

产教协同凝聚创新教育整体合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友风采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内容广泛,需要统筹规划,整合各种力量。陕西理工学院坚持以开放的视野推进与行业、企业和政府的实质性合作,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探索基于产教合作的三大融合方案。通过实施校企联合教育计划、产学研协同培养计划、校企文化融合计划,创新创业文化将成为产教协同教育的凝聚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始人

    实施校企联合办学计划:在学院牵头的陕西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的帮助下,按照“资源融通、协调互助、共同受益”的理念,订单班总数达到98个,受益学生4000余人;吸收企业高科技人才,形成“双师结构”的学习创业教学团队,采取双身份、双兼职、双考核的方式,实施专业建设“双领导”机制、课程建设“双骨干教师”机制,以及岗位实习的“双导师”机制,有效实现了“课堂工作室、教师大师、学生员工、学习表现、就业创业”的重叠与并行。

成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实施产学研协同英语培训计划:依托学院应用技术研究所,与陕西省机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面向中小企业,以校企联合研发、重大课题联合承接、联合技术服务、成果专利联合申请为纽带,以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教育、产业的融合互动,建成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训基地、陕西模具人才培训基地、Xi高新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区域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大连机床集团、陕西科艺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咸阳亚兰集团等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心,国家机械工业先进制造、日本DMG、日本欧姆龙等技术服务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平台。

    实施校企文化融合计划: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坚持“工匠精神”企业文化与“创业精神”的双重渗透“创新创业文化,先后建成了企业文化走廊、优秀校友走廊和创新创业明星式窗口,邀请知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开设论坛,创新创业讲座和文化书籍应运而生,日本欧姆龙5S现代管理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大力繁荣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成立相关科技创新协会86个,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学校涌现出“丝路芙蓉茶”、“香港晶晶兔”等一批知名创客项目,以及“新媒体创意大赛”、“创业设计大赛”、“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等品牌大赛。

产教结合也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学院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联盟、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集团办学试点的承担单位、国家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学院、国家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0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机械工业职业学院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与服务基地、陕西省教育管理办公室等改革试点单位。近三年来,先后建设了两个国家级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一个国家级机械产业创新与建设专业、八个省级综合配套改革专业。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连续三年获得省级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别奖。

陕西省创青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瞿亚梅供稿)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