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全人格”人才培养模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胡格尔模式”实验班研究
2022-07-25 07:21:34文/2013年,常州科教城与德国巴登符腾堡联合成立的“常州中德教育培训中心”在常州科教城落成。中心与八福州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签订合同,开展“机械制造教学改革实验班”项目。德国巴福的“胡格尔模式”最早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五所高职院校引进。
2014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从2014级新生中随机抽取38名学生组成第一个“胡戈班”,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院已招收74名学生两期。2016年,它计划扩展到4个专业7个班。
四川成都华西卫校青羊区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的“胡格尔模式”是在双方合作探索下,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集聚中德职业教育资源优势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三年来,学院中德合作的“胡格尔模式”创新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改革路径。第一届“胡格尔”实验班的学生受到“德国大师”的高度赞扬。我在这群学生中看到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和奉献,胡这样评价学生。女学生葛,谈到胡戈实验班:“一开始,我很难知道自己被分配到胡戈班,我甚至说我有大规模的机械恐惧症是为了换专业。但几节课后,我突然被这个专业的魅力‘迷住了’,没想到我这个女学生会爱上机床和切削工件。“胡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跨国界的平台,使他们不忘初衷,超越自我。
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人格?
“真正的教育,不是金石成佛,而是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每个学生创造辉煌的生活。
从一开始,“老虎模式”实验班的师生就对改革的最终目标达成了一致,“构建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这一目标明确、简单、实用,但要求相当高。这是一种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培养,它不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将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课程和专业教学实践。
“我们的大脑可以记住10%的就读内容,20%的听力和30%的视觉,但它可以记住90%的我们所做的事情。”霍格模式课堂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老虎模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张江华表示,实验班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三个渐进项目。在第一年,德国的“手动冲压机”项目将完全采用,该项目基本涵盖了所有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第二个两年,将采用中德联合开发的“移动搬运机器人制造项目”和“小型机械设计与制造”项目。
从项目载体、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三个方面对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统筹考虑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结合起来,构建学习者的自我体验和知识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培训讲师黄新东表示:“胡的教学突破了课程壁垒。一个学期后,同学们自己完成了真实的作品。结果表明,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于“手动冲压机”项目,共有38个部分,涉及4种加工方法,需要分7个步骤完成,例如制造、测试和组装。项目德方仅向中方提供一套图纸,采用什么流程进行加工,采用什么流程完成项目,这是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学生需要有计划、有效地控制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如何倾听、如何沟通、如何合作等。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图纸、澄清过程,如何规划分步实施的时间,以及如何“仔细计算”和“仔细雕刻”所有细节。
在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会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让学生独立、系统地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胡教授的话说,“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
传统课堂是如何被颠覆的?
成都五月花高级技工学校百度百科
南充市的中专学校
课堂的意义在于使学习有效地进行,教育将增加价值。在“老虎模式”实验班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实质上是“阻碍学习”。教师必须停止低效的“喋喋不休”教学行为,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地方。
“教学”变成“公司”。“老虎”实验班的观察员尚德强认为,老师对学生来说是“一棵树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另一朵云”。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同学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学生的皱眉可能会向你发出帮助的信号,老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微笑可能告诉你没关系,老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师生之间的对话变得更加丰富,“为什么?”“怎么做?”“分享”,“尝试”,“很棒!”已经成为高频词。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出现率和发声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解决问题的想法。对于不敢和不能的学生,他们需要团队的帮助。当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举手向老师提问或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胡歌”课堂上,师生关系得到了重建,“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小编希望同学们像以前一样聪明。小编希望同学们有探索的精神,不仅学习,而且生活。”这些是老师在一次普通的班会上给学生的信息。这些文字表达了兄弟们的希望和朋友们的祝福。
“教材”成为“学习材料”。随着课堂角色的转变,传统课堂教师用来“教”学生的“教科书”也成为“老虎”实验班因材施教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由”决定“学习材料”的形式。学习材料更多地由一系列问题和任务组成。例如,工作页面用于安排工作任务并引导学生为项目实践做准备。对于“手动打孔”项目,有350多个工作页;指导性文本,用于扩大专业知识范围;学习材料是课堂实施的“关键线索”。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每套学习材料都有明确的主题。《学习材料》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完善了教学加减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共同备课和反复实践,教师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的任务是什么,谁是第一个出现的”。课堂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我们经常互相倾听,吸取集体智慧”,让每一位老师集思广益。在“学习材料”的背后,浓缩了教师对学生水平的动态控制,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水平。它已成为教师课堂组织的有效载体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
“教知识”成为“教学方法”。“老虎”实验班的教学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有事可做”,或独立学习,或与两个、四个或八个学生合作;卡片复习法,涂鸦学习海报,小制作……学习变得可见;旋转木马对话方法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交流和冲突;扩大分组方法,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在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学习行为的合作性。“有很多游戏和活动”是胡同学对课堂的集体印象。教师经常收集和“转换”国内外各种新的教学游戏,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林曾经在班上堆了一个“棉花糖塔”,让学生用意大利面、胶条和绳子分别在18分钟内“造一个塔”,最后把棉花糖平稳地放在塔顶上。无论哪一组拥有最高的塔都会获胜。在一个小游戏中,同学们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条件、熟练运用力学等知识,共同讨论最佳计划、做出决策并继续练习,从而最终实现目标。有无数类似的游戏。
简单的四个字“寓教于乐”振兴课堂。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学习简单,学习有效。这背后是教师队伍的颠覆性变化。混合团队带来的碰撞与磨合,教学设计的反复模拟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组合与应用,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他们闪耀着智慧,疲惫而快乐。
学习生态系统是如何构建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前,教育的对象在变化,学生的需求在变化,教学改革也在发生变化。“胡格模式”使学生能够完成课堂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态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动力问题。
成都市成华区职业学校
学习环境。“老虎”实验班的教室采用理论学习教室与训练场所相邻的设计。教室告别了固定的桌椅。有了可以随意组合的桌椅,同学们被分成几人一组,每组学生围坐在课桌旁。教室里有许多海报,墙上挂着时钟和醒目的标语。“我们的教室和实训室是一体的。老师的办公室和我们的教室隔着一堵墙。两年的学习时间是在老师的陪伴下度过的。除了每天睡觉和吃饭,我们基本上都呆在这里。”2015年的学生李说。实验班配备8名专业教师和3名非专业教师。对于普通班级来说,同学与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每个老师都戴着手表,经常按铃提醒学生“时间到了”。水彩笔、荧光笔、卡片、剪刀、吸管……这些似乎只有幼儿园孩子才喜欢的东西是学生在课堂上重要的学习工具,因为老师经常说“成年人都是高个子”。
学会做一件事。实验班机械制图老师金说:“现在是‘体验为王’的时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体验’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制作了一名志愿者来描述魔法盒中的物品。他看不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他只能通过触摸来感知物品。其他学生根据他的描述尽可能准确地绘制3D图形,在此期间不要提问。因此,学生绘制的图片非常不同,这就导致了“机械绘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绘图是最准确的语言,是设计师和制作人之间的桥梁。在实验班,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边做边学,边做边学,恢复知识的新鲜感。基于项目学习的小组讨论、成果分享、项目竞赛、游戏活动和实验训练,“再做一次,再做一次,边做边做”,“老师鼓励我们犯错误。只有在纠错中才能真正进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评估反馈。作为学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闭环”,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可或缺。采用德国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建立服务于“全面人格”培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在入学前、一年、两年、三年后进行能力测试,将非专业能力评价纳入日常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项目完成质量为基础,辅以笔试,评估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注重学生查阅材料和手册的能力,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反馈机制分为课堂反馈和学期反馈。每位班主任将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评估、填写报名表、课堂反馈或课后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课程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实验团队建设后,教师团队的每个成员负责3-5名学生,并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6-8周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通过师生一对一的对话,反馈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下一步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每学期进行2-3次过程评估和反馈。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地址在哪里
“现在我们制作一件手工艺品的速度是普通班学生的三倍,但我们更注重质量。”“不要低估游标卡尺,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工具。从学生拿起尺子的动作,你就会知道你是否专业。这是德国老师斯蒂芬·怀特布埃希特在第一课告诉学生的。”丁浩说。对刀精度是数控专业术语,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老师叫我们用一张白纸垫起来,看看有没有错,确保准确。”“有一次,胡老师来上课。下课后,我们放下工具走出了教室。胡老师给我们回了电话。他认真地强调,工具的摆放反映了你的专业素质,”丁浩回忆道。“工具属于工具,量具属于量具,习惯体现品质。”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2014年,钱曾经是一个害羞的男孩。每次老师说话,他总是低下头回答“是”和“嗯”。进入虎班一段时间后,在校园里,你可以看到他从远处问候老师,并主动要求老师就课堂交换建议。甚至在二年级的时候,他就大胆地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建议。
胡模式通过量身定制的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以及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学习生态的良性循环。在这一良性生态系统中,教师队伍“变得越来越勇敢”,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更具创造性,学生更加自信,教学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教学各方相辅相成。根据对毕业后第一个雨果实验班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37名学生中只有2名表示不确定,另外35名学生明确表示希望继续在该专业工作。在教师团队看来,所有努力也取得了可观的回报。“有这样一个平台,做你想做的事,做你喜欢的事。”“我找回了当老师的感觉,我没有忘记我的初衷。我有强烈的使命感,我也获得了专业成就感。”这是老师们衷心的话语。
如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胡格尔模式”试点班已经两年了。不久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五名学生自主设计开发了“酿造自动码垛系统”,突破了酿造过程中“码垛”必须手工完成的技术瓶颈。该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并已被国内知名酒厂采用。这五名学生来自学校的第一个“老虎班”。2016年,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旗下的“中德合作教师培训中心”落户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