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百年“产教交叉”名校

2022-07-25 06:50:23文/

他是一位伟大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将造福子孙后代。

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它不忘初衷,坚持“产教交叉”的原则。

一代又一代默默奉献、创新务实的职业教育工作者。

……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址在哪?

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股力量聚集了强大的势头,帮助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里展翅飞翔,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南通提供了务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生产与教育“共生”

从“厂长”到“校长工厂”

在素有“教育之乡”、“近代中国第一城”之称的南通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无疑是低调的。然而,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灯光。在百年办学历史中,学院办学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是南通市两所获得“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高校之一。同时,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了“高效、集成、共享、开放”的协同教育平台。是南通市唯一一所获得“江苏省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称号的高职院校。

“我们学校是由李先生创办的。张于1912年以“工厂中学”的形式出现。可以说,它诞生于工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和教育交替使用”的特点从未改变。2013年,我们与海门市政府部门合作,在海门港建设了一个具有“工厂在学校”特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包刚健笑着说:“我们不仅是工教结合体,而且是工教‘共生’。”

在学院的一长串合作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

海门市政府根据学院与南通海门市政府“校本融合、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投资5亿元,在海门港建设具有“厂在校”特色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技工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产教融合发展

以南通高端纺织产业建设为目标,发挥学校纺织服装专业链与纺织产业链紧密联系的突出优势,与江苏联发集团合作,投资200万元在学校建立了“江苏工学院联发高端纺织创新中心”,集“科研、培训、展览、教学、设计、竞赛”功能于一体;

双高计划建设内容

学院主动融入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南通家纺产业链建设,与南通经济信息部、浙江瓦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中国(南通)家纺设计交易平台;

学院为长三角航空业发展提供深度服务。根据航空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特点,与华夏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共建办学实体南通航空培训中心。学校投资1200万元购买A320飞机,开展ccar-147技能培训和A320型专项培训,实现人才培养与民航所需技能证书的融合;

学院积极服务区域智能装备制造人才需求,携手世界领先的过程机器人制造商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500万元,建设具有“人才培训、技术展示与服务、用户培训、社会培训”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培训基地和“库卡机器人江苏应用培训中心”;

学院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倡议建设具有“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功能的江苏省(南通)建筑业现代化培训中心,江苏中南建设集团和龙信建设集团服务于区域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此外,学院还拥有中央支持的现代纺织技术实训基地、中国高级技术职称能纺织服装人才实训基地、江苏省风光互补发电研发中心、南通市中小企业IT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国家职业技能评估机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内涵建设

“有美德的材料是可以使用的材料”

“张提出了‘德才兼备,皆为美’的人才标准,所以德才兼备就是可以用的人才。因此,我校强调育人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党委书记包刚健认真地说。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课程改革目标,积极推进“双基导向”课程建设,开发基于“社会生活过程导向”的公共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通过“全程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差异化成才的需要,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大规模招生培养机制和“学分制”改革;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从“专业认知”到“行业感知”再到“职业取向”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深化“竞争促教、竞争促学”,建立师生专业技能竞赛常态化机制,定期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学校师生技能竞赛周活动,实现“拔尖人才快速产生,教与学共同成长”;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构建“面向全体、分层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

同时,学校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思想先进、教学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专兼职一体化、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成立了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以一系列专项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依托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具有“辅助教学”功能的“数字学习中心”和“SPOC学院”,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功获批为“网络教育数字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的高职院校分中心;在学校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还建设了一个多功能展厅——文化博物馆,由“张职业教育思想展厅”、“申寿刺绣传承馆”、“中国家纺艺术馆”和“南通色织土布艺术馆”四个特色分馆组成,弘扬优秀纺织文化,继承张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将江苏工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学校拥有14个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和4个重点专业群。同时,充分利用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红利,以纺织服装专业群为纽带,与南通大学开展了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家纺设计“3+2”分段培训试点,并与南通中等职业学校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服装设计与工艺“3+3”分段培训试点,打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的《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课程体系“双基础指导”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成果“2012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的教学成果”,纺织服装专业连锁特色资源库和开放式学习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2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产教双赢

工业帮助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工业发展

文山技术学校有几个

“张先生的理想是‘以工助教、以教兴工’,以实现工业兴国的目标。百年后,这一思想仍然具有启发意义。”王毅校长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定位和集聚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更有效地培养实用人才,帮助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双赢”

面对南通抓住长三角一体化与江苏东海岸发展战略优势叠加的机遇,学校不断探索、统筹利用、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对接当地主导产业,并提出“地方经济社会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可以办,专业建设既要顺应社会,又要引领社会”。

针对南通市“3+3+n”产业体系建设举措,从专业共生发展、资源整合共享的角度,通过淘汰落后专业、整合传统专业、培养新兴专业,与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专业形成了一个新的专业,以建筑工程管理等为骨干,以社会急需的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航空机电、电子等新兴专业、艺术设计、生物制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实现了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增强了学校专业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兼容性。

二千零一十三全年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3项,省市科研项目29项,授权专利162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轻纺”科技进步奖1项。

学校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多次受到表彰,荣获“南通服务地方贡献奖”和“南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为南通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作为江苏省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董事长单位,充分发挥了纺织服装产业鉴定培训基地的作用,并与企业合作,制定了“纺织工艺师”、“纺织检验员”职业资格标准和“机电一体化技能”中级职业资格标准,满足了“纺织工艺师”的要求,《纺织检验员职业资格标准》和《机电一体化技能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分别纳入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还是“国家计算机专业教育基地”、“江苏省首批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是南通高校唯一获政府部门认定的就业项目定点培训单位。其中,仅2013年,南通航空培训中心就与南通华夏航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10499人接受了社会培训,1443人接受了技能鉴定。

学校通过对口支援、师资培训等形式,全力支持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新疆纺织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与新疆自治区政府部门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建立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举办了10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全国培训了260名教师。

学校的改革成果在“第二届新加坡-中国-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合作论坛”、“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年会”、“全国纺织服装高职院校教育理事协会第二届年会”上介绍,并得到充分肯定。全国各地纺织院校前来学习交流。《中国青年报》、《纺织服装周刊》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该校的特点。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张先生是一位长期以来认识到工教育富民强国的重要性及其互动关系的思想家,强调工教育的“交叉使用”。百年来,江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几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在继承张职业教育思想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新中国强国梦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成都希望职业中学怎么样

记者:王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