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总结_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22-07-24 17:52:12文/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

四川卫校招生要求2020

    二千零一十七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20十六行动计划(2015-2022年)及完成相关工作的通知》,通报了承担任务(项目)的32个省、47个执委会的年度实施情况。根据通知,2006年,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和公安、食品药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指导委员会尚未开始承担行动计划的任务(项目);全国各省指导委员会和相关银行共承担任务1329项(开工率80%)、项目501项(开工率70%)、项目128项(开工率87%);28个省、25家分行共投入专项资金470561万元。

    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扬帆起航

    科学规划,积极整合。各地注重顶层设计,积极把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实施方案,积极把行动计划作为重要的行动指南,指导和推动地方高职院校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准确制定地方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是从支持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主动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将承担任务和项目作为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载体,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第二,各省和行政指导委员会都制定了行动计划的实施计划。其中,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省先后出台了地方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和推动了一大批高职院校编制了学院版实施方案,形成了“全国地方(行政指导委员会)-学院”三级梯队推进格局。第三,认真研究任务(项目)的内涵,统筹资金分配,做到精准发力。例如,上海坚持“财务引导、流程管理、科研支持”的原则,按照“承诺的预算支持优先、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优先、预期成果量化程度高”的原则,根据高校申报的项目和任务数量,分为A、B、C三类,配套资金比例分别为2:1、1.5:1、1:1。同时,将承担的49项任务和12个项目分为重点任务、难点任务、创新任务、深化任务、统筹任务等五类任务进行精细化管理。

    我们将陆续推进,全面落实。按照行动计划的要求,地方和行政委员会以加快承担任务(项目)为重点,以建立和完善任务推进机制为重点,勇于承担责任,主动推动高职战线质量效益有序提高。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推动所承担任务(项目)的落实,使行动计划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广西已拨付省财政专项资金51887万元,启动各项承接任务(项目)建设,推动各项承接任务(项目)全面落实。二是建立健全任务(项目)管理规范化机制,抓好小任务的落实,加快落实。如云南实施“五位一体”工作运行模式,即下达总体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和任务管理办法,开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总体建设方案备案制度,并建立了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和授权下,由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智库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参与的《高职创新与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绩效定期评估机制;这五项任务紧紧围绕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是以承担任务(项目)为载体,层层施压,逐步压缩任务,将承担任务(项目)分解到所属高职院校,促进所属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如辽宁以行动计划为抓手,稳步推进地方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形成了46所高职院校全覆盖的格局。

    加强监督,确保有效性。按照“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做好监督管理”的要求,教育部建立了覆盖“全国地方(执行指导委员会)-学院”三级体系的行动计划管理平台,完成了20年实施业绩汇总,并报告了地方和执行指导委员会承担的任务(项目)的执行情况;地方和行政委员会应加强过程监督,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一是教育部建立了行动计划实施年度绩效收集机制,对承担任务(项目)的地方和执行指导委员会进行绩效收集,推动任务落实,加强过程监控,了解实施难点,解决突出问题,巩固了建设成果。二是教育部建立了年度执行情况通报制度,通报承担任务(项目)的地方和省级委员会的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承担任务的省份与省级委员会之间的信息交流,督促各单位全面落实任务(项目)。三是教育部建立了年度绩效评估机制,组织专家对地方和行政委员会的年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摘要建设经验,准确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四,地方和行政委员会成立了专家指导和监督机构,加强对承担任务的高职院校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例如,河北省成立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领导小组,选派120名专家组成省级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专家库,根据业务划分为9个专家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第五,地方和行政委员会应建立竞争和动态的管理机制,加强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例如,在推进优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浙江省对列入建设计划的五所重点学校和15所优质学校实施了中期评估和评估制度。淘汰考核成绩较差的机构,适当补充空置名额。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推广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23个省启动建设292所优质高职院校,打造了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高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高职院校,行业优势突出。例如,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认定18个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计划用4年时间建设一批国家一流、世界一流、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为广东省实现“三个面向、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提供坚实的技术人才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技术支持;贵州启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积极适应全省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服务贵州“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精准扶贫”等重大发展战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四川铁路机械学校

    三十各省已启动3159个骨干专业建设,23个领导委员会已启动298个骨干专业建设,重点支持贴近产业发展、校企合作深入、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优先发展,从而提高高校服务业的发展能力。如重庆连接区域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七大特色惠农产业。市财政按文科80万元/专业、理工科100万元/专业,规划150个骨干专业。同时,学校按照1:1匹配构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标杆,提升全市高职教育专业化水平;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需要,各学院决心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专业队伍,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就业率高。每个专业群投入200万建设资金,建设周期为2年,以促进品牌专业群建设,带动学院整体发展和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

    22各省建立了641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8个工商委建立了114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47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标准,确定了74564名“双师型”教师,不断完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突破管理体制的限制,依托专业实训室,校企共建了由企业技能大师和学校名师共同命名的“双师工作室”,培养了10多名在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名师,如粤南优秀教师、广东省高职教育领军专业人才、阳城学者等。六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按照建设“人人都能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刻刻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将信息技术融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教学管理、管理模式创新等核心领域的进程。教育部计划推进教学信息化应用,启动建设两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其中,125所高职院校开通了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学校项目管理平台和微信群,开展日常管理,开展校际沟通,实现专家咨询指导、成果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项目学校的合作和整体实施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教学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云集成平台,拥有各种视频、课件、教案、工具软件,虚拟培训能力10t,用户11000人。开展远程教学、虚拟仿真训练、触摸操作等信息化教学创新,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智能学习方式转变。

    增强高校活力。29个省组建了389个职教集团,17个领导委员会组建了35个职教集团,探索多种形式的集体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例如,天津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京津冀模具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积极适应京津冀模具产业协同发展的需要,进行技术技能、资源共享和技术服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布局需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助力三地模具产业协同发展。

    28四省推动427个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七个领导委员会推动29个单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20十六,教育部备案并审核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633个(牵头单位为100个高职院校试点单位),共有1878家参与企业、370所高校、535个试点专业,涉及学生362268人。每个试点共承诺5.9亿元,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试点工作。例如,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精密机械技术专业(时钟方向),签订了《企业学徒协议》和《学校培训协议》,明确了学生的双重身份。企业为学徒提供午餐津贴、工作服、工伤保险和津贴等福利,并发放1000元/月、1200元/月和1400元/月三级津贴,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

    十六各省将建设127所混合所有制中等院校,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公共资源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例如,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同投资1000万元(学校和企业各占50%),建设混合所有制的智能交通学院。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混合型教师团队,共同实施教学、科研、培训和产业应用创新。学校和企业共同搭建新一代通信培训平台,构建“智能交通”主题培训体系,建设研发培训中心,服务“互联网+”产业创新战略。

    一百五十三高职院校招生13376人,其中65所高职院校提供1798万元的奖学金和奖学金,为58个国家114所高校的建设提供外援,促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扩大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地方和行政指导委员会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吸引留学生来华留学,不断扩大规模,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出国留学,为周边国家培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提高中国职业教育的软实力。例如,中国有色金属产业人才中心支持高质量产能“走出去”,组织7所高职院校的21名教师赴赞比亚,培训6个工种的100多名当地员工,推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培养中国有色企业海外生产经营所需的本土人才。

    加强技能积累。23个省建立了362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7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了29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点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形成高校与企业共同促进技术技能积累的创新机制。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学院建设的水禽基因库和江曲海猪养殖场两个国家级保护研发机构,将7个水禽品种推向市场,每年带动2000多名农民发展优质水禽养殖,成功向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了1000多万只优质商品雏鸭鹅,创造了1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民族兽药分离纯化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服务民族兽药开发,共完成1500项政府订单合作培训指标,引导2万多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惠及近10万人,为武陵山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贡献了职业教育。

    26在12个省建立了5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174个技能竞赛工作室,充分发挥了技能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学徒制、技术创新与交流、技能研究、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江西陶瓷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景德镇“四大名瓷”中的粉彩瓷和古彩瓷为出发点,建设了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教授为首的“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工作室”,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朱教授为首的“古代彩绘大师工作室”共有11位技艺大师,其中3位是国*院政府专项资助的专家,2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传承人。

    地方和各级政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专业众创空间,打造一批“众创”示范基地,着力培育“众创”新生力量。例如,在北京电子技术职业学院,教师利用暑假调研走访企业,最终确定了88家合作企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42门创新创业课程,共同实施教学过程,企业为学生提供全套课程解决方案、人才培养、学生参观和实习机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空间,为创业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服务,细化和规范服务流程,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创业打造全面、阶梯式的服务平台。

    完善质量保证机制。862所高校完成了《高职院校章程》的制定(修订),702所高校的章程已获得高等教育部门的批准。642所高校设立了学术委员会,232所高校设立了理事会,135所高校设立了董事会,高校自主权不断增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逐步实施,依法自主管理、***监督、社会参与的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成都医学院校长

    坚持内外并举,加强教育教学内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评价、约束和激励机制,巩固学院、地方和国家各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形成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质量控制体系。例如,河北省出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等四项制度,开展专项培训,推动全省47所高校启动教学诊断与改进。高职院校的覆盖率达到83.9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注重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以信息平台为支撑,建立运行顺畅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从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从经验管理到大数据科学管理,从外部驱动管理到独立治理。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我们要以道德建设和育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的融合。

攀枝花商贸电子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紧紧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例如,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跟踪、记录、检查和评估党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在学生会、公寓、实习基地、科研平台、实验中心等地建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建设、素质教育、技能培训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保障机制和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一些地方和行政指导委员会的总体指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地区(行政和指导委员会)对《行动计划》没有很好的理解,该计划只是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推广,不能与该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的任务和项目内涵和定位不明确,影响和制约了任务(项目)的建设效果。部分地区(管委会)对行动计划研究不够深入,实施计划的地方特色不够明确;高校承担的任务(项目)缺乏统筹规划,部分地区(管委会)和高职院校承担的任务梯队推进效果不明显。

    需要从整体上推动所承担项目的实施进度。首先,各地区和世行指导委员会之间的启动程度参差不齐。在承担任务中,各省启动率为87%,银行指导委员会启动率为51%;在所承担的项目中,各省的启动率为80%,银行指导委员会的启动率为57%;在承接项目分布中,各省启动率为92%,银行指导委员会启动率为52%。全省承接任务(项目)总体启动良好,本行指导委员会的承接任务(项目)需要加快。其次,任务之间的启动不平衡。大多数任务(项目)承担地区和世行指导委员会都已启动。在一些任务中,承接省份需要加快推进,如rw-10、rw-29和rw-33。未开工省份的比例分别占承接省份的43%、75%和47%。

    资本投资需要进一步落实。根据地方和银行指导委员会承担的任务(项目)统计,该地区预计总投资为2057175万元,银行指导委员会预计总投资为234280万元。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缺口很大。一是金融投资专项资金地区与行委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包括北京在内的28个省的省级财政专项投资资金为451982万元,其中云南省今年的省级财政专项投资资金为3090万元(预计投资资金为3000万元),河北、安徽、江西省没有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专项资金18579万元,用于安全等25个线路指导委员会和餐饮、造船、电子商务、工业与信息化、广播影视、环保、粮食、煤炭、农业、轻工、食品、水利、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16个线路指导委员会,验光和眼镜、外语没有安排专项资金。第二,项目和任务之间的投资不均衡,一些省份对项目的重视程度高于任务。在行动计划涵盖的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中,一些省份重视项目的实施和资金投入,对任务和资金投入不够重视。

    要加强对任务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一些地方和行政委员会的管理和监督仍然不足,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效率不高。一是部分省份(管委会)未按要求填报业绩数据,内蒙古及公安、食品药品、外经贸管委会等4个单位未完成数据填报,电子商务、环保、新闻出版等6个管委会,邮政、中医、艺术设计尚未上报业绩数据收集汇总和年度业绩总报告。第二,绩效收集的质量有待提高。部分省份(分支机构和委员会)的总体绩效报告未能反映当地和行业特点,总体绩效报告未能涵盖绩效收集的关键点,少数地区和分支机构和委员会的总体绩效报告中的相关指标数据与绩效收集数据不一致。例如,在吉林、甘肃、新疆等省,优质学校的数量在一般绩效报告和绩效收集数据中是不一致的。(作者高)  高的

 


卫校毕业可以考医学院吗

成都铁路乘务学校有哪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