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职业发展教育的收获_职业教育的成就和经验

2022-07-24 15:11:13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它符合10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政策和战略部署。从《决定》到《建议》,32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完成了职业教育的“中国化体系”,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化模式”,创造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化样板”,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省成都卫校招生费用

四川省宣汉县毛坝职业技术学校

    基本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垂直可加工性和可学习性

    横向通用通信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希望职业学校

    一千九百八十五《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发展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逐步建立从小编到高中、产业配套、结构合理、与通识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

攀枝花学院卫校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也得到加强,职业教育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为贯彻《决定》精神,1986年7月,经国*院批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具体行动。

四川有哪些英语专业好的大学

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986年至2014年,国*院召开或批准了7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4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养大批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紧密结合,维护稳定和先进文化建设。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培养大专以上职业教育人才,乃至具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的高级应用型职业教育人才日益迫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如3+2中等职业教育、3+2中等职业教育、五年一贯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本科教育,在全国各地悄然探索。一个横向交流、纵向联系的“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将形成。

    二千零一十四 6月23日,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成功召开,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2年)》。至此,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体现合理教育结构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中、高、硕士、博士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式确立,职业教育“中国化体系”基本形成。

    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

    深化校企合作

四川省汽车营销专业中专院校排名分析表

    一千九百八十五年,《决定》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当时,我们已经认识到工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2022年,《建议》再次提出要完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职业发展教育的收获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受到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供给模式特征明显。它不询问需求、工业和经济,只根据学校制定的培训计划逐步“教育”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形势逐步好转。2005年,《国*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密切与企业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

    为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现代学徒制和新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导校企合作,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学徒制试点单位。与此同时,覆盖90%以上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集团化也在广泛开展。地方职教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开始有机衔接,教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此外,许多高职院校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和大规模生产实习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常态。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建设成效显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日益完善。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双除法的质量

    优化双分割结构

    职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足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指出,教师严重短缺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决定》提出,要建立一批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并由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任务,使专业教师有一个稳定的来源。2022年,《建议》再次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体制。

    三十多年来,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职业教师培训基地。目前,已建成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代表的6所独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以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代表的2所中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同时,成立了93个教育部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单位。2022年9月8日,国*院总理李克强视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希望同学们成为“中国制造”和“工匠大师”的杰出雕塑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和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

    “双师型”教师概念自1995年写入国家教委文件以来,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身份标签。此后,许多国家政策文件将“双师型”教师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志性要求。《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国*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资格标准,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实行教师企业实习制度。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电话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使约65万名高职院校教师接受了专业培训和企业实习。同时,《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习条例》、《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企业实习的规范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有效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和“双师型”结构的优化。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9.1%,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9.5%。201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规划(2022-2022年)的建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高职院校要开展专业带头人领导能力研究,“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优秀青年教师岗位考察、优秀校长专题研究、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究、紧缺重点培训专家团队建设中专业教师技能的传承与创新、,教师企业实习等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继续加强。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探索了一条适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国样本”正在塑造一批服务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匠型教师”。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与贡献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积累技术技能

    培养工匠精神

    一千九百八十五《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高级科技专家,而且迫切需要数百万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中小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城乡劳动者。

    二千零五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四个工程”、“四个规划”和“四项改革”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规划》,2010年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规划》,这些高职院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人才的素质也开始在多方面表现出来,如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大国工匠”以自己的“工匠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制造传奇;“鲁班工场”以“一带一路”继续向世界延伸;在国际论坛上,中国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职业学院收到了来自东盟国家的“人才订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千零一十七《建议》指出,要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23项,高职专业教学标准410项。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多数省市都建立了高职院校的生均资助制度。标准的制定和资金的投入,覆盖了教育公平底线和民生需求,为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技能积累创造了条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保障。中国的职业教育正日益贴近现实,融入世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从19085年的《决定》到2022年的《建议》,我国职业教育历经风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中国成就与经验”在国际职业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琳娜·博科娃在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表示,中国职业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规模大、就业率高的职业教育为世界提供了经验。

    (作者: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