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传承百年传统铸就强农之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门户)

2022-07-24 02:56:01文/

纵观人类教育史,有上千所大学,有上百年的大学,但百年职业教育的大学却十分罕见,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其中之一。1903年,学院前身“湖南私立职业学校”成立。毛泽东、徐特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长期忧世”的教育思想和“坚持现实、振兴中国”的革命责任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实践者”,铸就了数百年来源源不断的“职教精神”。

2008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任命为学院名誉院长。“隆平精神”的核心是:牢记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同心同德、精诚合作的思想作风,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直面困难的坚强意志,严于律己、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的高尚情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现代化的高职院校,将百年办学精髓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紧密结合,将“学术精神”、“隆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工匠精神”相结合,确立了“服务时代、使用工具”的办学宗旨、“务实、修身、精业”的校训和“凝聚、创业、创新”的大学精神,构建了以“和谐、求实”为主线的文化体系。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率

文化之根:“三个阶级”铸就新灵魂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三农”基础、“育人”基础、“做人”基础,全面深化“三德”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党建+课程+文化+实践+n”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加强农业、振兴农业时代道德建设、培养新人的根本目标,着力打造“三个阶级”。

第一节课: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专业教材和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时代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成立“学习论坛”,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为师生传播专业新知识、解读文化经典。围绕“育人时间、用工具时间”的校训、“求实、讲道德、讲专业”的校训和“凝聚、创业、创新”的大学精神,开展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精良、素质优良的新时代优秀青年,体格健壮,审美高雅,热爱劳动。

第二节:课外活动。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院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三湘读书月”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开展了“魅力花园”、“魅力鲜花”文化艺术节、“汽车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形成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文化品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共有2000多人参加了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多项奖项。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节课:校外课。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学院弘扬“隆平精神”,积极为“三农”服务,鼓励师生深入农村、深入田野,用脚量人心;积极开展“三个一”工程,即教师主持工程、与企业联合、服务地方。在农民和企业家眼中,学院的教师不仅是教授和顾问,而且是技术培训师和生产指导员。同时,学院丰富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了30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德”精品课程,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合学习,体现了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德阳黄许职业学校电话

三个教室始终坚持“工具为先,工具为先”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批有信念、有责任感、有技能的有前途的年轻人,铸就了学院的文化素质。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教师中有“中国最美家庭”的代表张和“湖南好人”薛军;学生中有“2022年度全国义举道德模范”温、“全国优秀共青团成员”田维佳,湖南省最美丽志愿者吴。

突破之刃:“一粒种子”提升“双高”

今年5月20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隆平高新技术学院战略合作共建协议签字仪式举行。隆平工业学院将陆续开设种子生产与管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农村管理三个专业;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双重所有制机制,培养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知名校友

临床医学统招大专招生

近年来,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和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并与隆平高新、中联重科深入合作,积极对接现代种业,建立了种子生产管理专业团队。2022年,学院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依托种子生产管理专业群,成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基础种业和湖南粮油果蔬等千亿产业,形成了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以国家种植者杨元柱为核心的结构化教学团队。

四川省宜宾市三中学校

“粮食在世界上是安全的,种植是基石”。种子背后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未来共同体”的结果。创新“两园交替、季节轮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国家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训基地合作模式、订单培训合作模式、“校-厂”或“厂-校”模式等,与隆平高新、中联重科、正大集团等省内外近200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等,与170家企业建立了培训基地合作关系,与近100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训”协议。以种子生产与管理专业群体为例,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毕业后都成为了企业的潜在员工。该专业群毕业生年底全部就业,企业满意度95.3%。

学院与市场接轨,勇敢站在科研前沿,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引领的发展道路。近五年来,先后立项国家科学基金等5项国家重点项目、57项省级项目,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119篇,开发农业应用技术成果35项、标准18项、新技术(产品)27项。

2012年,学院名誉院长袁隆平提出,国家发改委批准该项目,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学院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生产示范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南苏丹、阿富汗、埃及、埃塞俄比亚、乌拉圭学生开展植物科技专业交流,向世界弘扬“创新、拼搏、奉献、合作”的“隆平精神”。

成都市博才学校

“与时俱进,服务社会”,学院全体师生怀着一颗坚强的心,让“守时器”的责任力在新时代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转型机遇:产业对接与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贫困战略部署,立足自身农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学院创新了工业服务模式。2012年,学院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休闲农业高职专业。几年后,它已成为业内知名的“网络名人专业”。创办湖南省第一个休闲农业高职专业,编写国内第一套休闲农业教材,建立国内第一支休闲农业教授服务团队

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交二合一”的休闲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三个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员工互动,通过微信公共平台与学生和农场员工实时互动;第二,教师和农业专家的角色交换。农场主教学生,教师培训农场主并在农场实践;第三,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教授团队为农场提供诊断和其他服务,并获得实践案例,不断补充教学。“两个合作”:学校、政府部门、产业和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产教一体化,形成“校县合作”和“校企合作”两种合作机制。学院与湖南省望城、长沙、沅陵、永兴、江永五个县区签订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战略合作协议,与省内外15家休闲农场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26个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一视同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既要培养高职休闲农业人才,又要培养懂休闲农业的新型专业农民。2015年,湖南省新化县荔云山庄桑树综合产业园园长王在湖南生物机电技术学院的帮助下,系统研究了种植课题,将基地从单一的桑树、无花果种植基地改造成产业链完整、占地5000多亩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通过直接帮扶、产业发展、分红分红、订单农业等方式,成功引导200多户贫困户精准扶贫,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

休闲农业成立以来,毕业生供过于求,相应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在“挑战杯”和“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五项省级奖项;培训了700多名休闲农场主和1.96万名新型休闲农业专业农民,并在福建、广西、湖北等省承担了培训项目,为促进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学院项目组参与制定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十三五”规划,参与了望城等13个县区休闲农业规划的制定。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批准休闲农业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016年,学院承办了由国家农业部、教育部主办的首届全国“休闲农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三位一体、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出版的第一套休闲农业系列教材,已在北京、湖南等地的多所高职院校以及全国多个单位推广应用。湖南日报、湖南经济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红网等媒体对这一特色专业进行了报道。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著名职业教育学校,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遵循“保设备为时,用设备为时”的办学宗旨,经历了“务实、修身、精业”的校训。其办学特色和示范作用日益突出。努力建设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稳步向国家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迈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