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聚焦“食品药品”特色产业助力农村扶贫

2022-07-24 01:22:59文/

香喷喷的冬菇、朱红的经济丹参、紫色雅致的药用白术、淡黄色的短圆形多功能天花粉……一排排的经济作物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近年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聚焦“食品医药”特色产业,全力扶持“三农”发展,积极扶持地方经济,突出国家“双高”院校的社会责任和责任。

与“细菌”合作帮助阳光扶贫

岳池县职业高中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校是大专吗

初冬,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城际镇条河村食用菌产业园迎来了旺季。50万根蘑菇棒陆续上架,在食用菌温室内成排摆放,其中15万根已投放市场,散发出阵阵蘑菇香味。

“我们十余人都是当地村民。在这里种植食用菌是我们通常吃的蘑菇。我们每天可以赚70或80元。”在条河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工作的村民贾平特别高兴地分享了最近的情况。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作为当地“阳光扶贫”项目的技术指导团队,经常来这里指导村民种植食用菌。

“2022年,团队与条河村取得了联系。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这里有很多老人、妇女等劳动力,有些田地是不可耕地的荒地。考虑到这两个因素,我们选择食用菌种植项目作为科技扶贫的起点,这既是轻体力劳动,也是荒地。”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团队成员、教授郝迪飞说。

2019年,郝涤非教授在涟水条河指导香菇种植.jpg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该团队与贫困户配对,进行了一对一咨询,使条河村的农民初步了解了蘑菇栽培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通过科技人才、专业技术、科技项目和承包服务的整合,推动农村科技项目的实施和转化,编制食用菌种植培训教材,引导村民开展食用菌种植和病虫害防治,进行100人次训练,培育5块技术性干骨。

第一批香菇上市后,受到市场追捧。该项目年收入超过15万元,直接带动了20户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通过技术推广,条河村农民尝到了种植食用菌的甜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上级的支持下,基地新增了50座栽培温室。科技扶贫、阳光扶贫得到了村民们的真诚支持。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照片、图片

在学校科技团队的帮助下,“条河村食用菌示范基地”已成为该地区扶贫产业的“标杆”。村民通过承包温室蘑菇或合作社增加收入,村集体通过收取温室租赁费增加收入,实现了科技强农、富农支农的目标,为扶贫做出了突出贡献。

E808ABE996CEAE5B70684623BB8A9339.jpg

万金良“药”增产增收

在距离市区30公里的涟水县陈市镇,300亩丹参和白术正在等待村民收割。与往年不同,今年每亩药材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今年收成这么好,没想到我们的丹参亩产量这么高,今年的收入至少会多几万!”陈石镇红旗村的一户贫困户朱继高刚刚收获了一些土地。他很高兴通过电话与江苏食品药品大学科技团队分享这一情况。在过去的两年里,团队不仅教会了村民如何种植中药,还为这个“百药园”带来了优质苗木和标准化种植技术。

2.项目团队成员合影.JPG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报名网

“可以说,我们是一群和陈一起成长起来的人!”作为团队成员之一,江苏食品药品大学制药工程学院教授张表示,陈的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与中国“药都”安徽亳州处于同一纬度,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在充分考虑区域适宜性后,团队选择了丹参和白术进行广泛推广,分别建设了120亩和150亩白术和丹参中药材种植基地。团队还编写了《丹参种植技术规程》和《白术种植技术规程》培训教材,对3200人进行了科技培训。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联系陈、徐、程等地开展“三农”活动,促进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鼓励教师,学生和党员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ac5cc8fefb93baa650de3928e0ed82a.jpg

此外,江苏食品药品大学科技团队还联系了校企合作企业雷允上药业集团,前往陈市了解并考察了该地生产的中药质量。包装好的丹参和白术在充分欣赏后,已成箱运到雷允上制药厂,在那里它们将发挥更大的药用价值,当地村民将不再需要奔波销售。这一举措帮助红旗村今年收入超过400万元,帮助82名药农增产增收。

“专家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中药种植技术,还为我们的农民提供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村农民参与种植的积极性。”红旗村党支部书记蒋汉松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向专家学习,形成规模效应,努力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名片!”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怎么样

红旗村.jpg

“瓜”熟根振兴农村产业

成都翔飞航空职业技术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小天花粉,大工业。

在2022届的毕业设计中,1612药学班学生邢凌的毕业设计尤为引人注目。她的研究重点是构建优质瓜蒌产业链,探索瓜蒌果肉和饮料制备的色素提取工艺。仅仅几个月后,该项目就出现在江苏金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备选方案中,以延伸产业链。

“瓜蒌浆本身在野外是一种废物,但经过实验室的开发和实验,它可以制成瓜蒌产品,这让我们的帮助更深入。”李老师说。

“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药提取与分析及化妆品的开发”、“瓜蒌衍生物的设计与开发”、“中药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质量分析”等专题讨论和学术研究在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师生们以瓜蒌产业建设为核心,探索课题,拓展化妆品、保健品、清洁用品等领域,以提高优质瓜蒌产业链建设的科技水平。

“校企合作创新扶贫方式。我们以瓜蒌种植为中心,引进中药科普、体验、诊疗、药膳等项目,打造特色中药材品牌,拓展瓜蒌种植的产出路径提高农民技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项目负责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冯峰介绍道。

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带动了该地区瓜楼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40多户大种植户,比种植其他作物每亩多产生约2000元的效益。

学校通过“科技专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不仅通过科技专员创业链组建科技专员技术服务团队,在全省广泛开展优质瓜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升优质瓜蒌产业链建设的科技水平,还依托学校与政府共建的淮安中药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技术整合创新,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基地和瓜蒌种植示范基地提供技术示范推广服务。

QQ截图20201130163730.jpg

“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更加重视学校、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共同打造的‘参与式’扶贫方式,把选择权还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呼声。”该校党委书记陶说,“未来,学校还将充分发挥“输血”和“创血”、既“扶贫”又“智力支持”的食品药品相关资源,真正实现农民的需求和愿望,充分激发帮扶地区的内生动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