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件!教育部将于2022年实施教育提案_教育部又发布了一个重磅通知
2022-07-23 13:01:58文/群众反映的教育困难,也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2022年,教育部共受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879件,其中人大代表提案1130件,政协委员提案749件。所有提案和实施的提案均按时完成。
今年,教育部如何解决教育问题并回应社会关注?与教育小微一起观看↓↓
解决教育问题,回应社会关注
自贡飞鱼职业技术学校
--2022年,教育部共受理人大代表提案1130件,政协委员提案749件
成都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扩大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效益,依法打击“学校风波”,解决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2022年新增高职招生116万人,改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群众反映的教育困难也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一年来,教育部积极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建议,在解决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进展。
2022年,教育部共受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1879件,其中人大代表提案1130件,政协委员提案749件。所有提案和实施的提案均按时完成。
进一步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年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2022年,中央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168.5亿元,用于奖励和补充公共公园,支持普惠性私人公园,重点扶持贫困地区,支持各地资助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结合张代表提出的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的建议,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配套公园治理。据初步估算,治理将增加约370万个包容性度,包容性公园的覆盖率可提高8个百分点。扩大学前教育供给,鼓励和支持街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兴办公园。
成都五月花高级技工学校官网
为了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地都以各种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了补充。目前,已有19个省出台了公立幼儿园教师设置标准。此外,教育部还对幼儿园的“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提出了指导性要求。2022年6月,完成幼儿园“小编”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办学标准,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就吴委员、韩委员提出的“依法打击‘学校风波’,重振教师尊严”的建议,与代表成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2022年7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建议》,将八种行为界定为“学校***”,从加强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治理体系,完善程序,妥善处理纠纷,严格执法,依法惩处“学校***”行为,多部门合作,形成联合治理格局。北京和河北已制定地方法律法规,以促进相关安全体系的建立,并为安全办学提供依据。
教师结构性短缺是近年来制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江苏、河南等地,调查当前中小编教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会同中共中央编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了相关建议,推动地方教育人事部门加大创新潜力,盘活人才储备。为了优化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教育部起草了相关文件,要求各地开展调查整改,推动各地落实城乡统一的人员配备标准,充分考虑小型学校、寄宿制学校、课程改革等附加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验证,更好地适应中小编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与升级
2022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业教育20条》)出台。第一句指出“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相同的重要地位”,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教育部结合代表委员提出的有关建议和建议,坚决落实“职业教育20项”总体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新时期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根据国*院关于扩大100万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有关部署,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发布了《高职院校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素质扩招,先后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总结摘要宣传典型案例。据统计,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增加116万人。
教育部响应车代表提出的“以特色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倡议,加大支持力度,指导和支持吉林省率先实施“20项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深化“三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20条》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新的定位,修订相关法律的任务更加紧迫。2022年,教育部多次举办《职业教育法》修订专家座谈会,广泛征求有关高校、职业院校和工业企业专家对《职业教育法》修订的建议。据介绍,职业教育法目前已形成最新修订草案,加强了省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整体协调作用。
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20条》明确要求加强中央各部门的政策联动和制度协调,强化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责任。
2022年2月,国*院召开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研究新时期职业教育办学的有关问题。为了促进部省联动,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奖励措施实施办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奖励措施。在省级合作方面,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教育部建立了区域协调机制,通过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合作行动计划(2016-2022)》及其实施计划,帮助职业教育脱贫,以及在滇西的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已完成签约全覆盖,签约率100%。合作办学跨省招生规模达到31.9%,辐射全国20多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0多所学校。
加快高校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坚实保障是
如何改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教育部积极采纳宁代表的建议,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推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建议》的进一步落实,坚持服务国家需要、注重实际贡献的评价导向,探索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周期;二是要突出教育教学工作量评估,加强质量评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课堂教学纪律评估,有效扭转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三是完善高校岗位设置和职称评定标准,使高校能够自主决定具体岗位设置,并在一定限度内聘用本单位人员;四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治理,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去行政化探索。
通过改革,包括复旦大学和全国人大在内的许多高校削弱了教师评估体系中对论文数量的要求,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返还给了教师。
结合张代表关于制定“振兴东北高校支撑计划”的建议,针对东北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失现象突出等问题,教育部提出了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等人才政策。一方面,东北地区在实施“长江学者奖计划”中得到了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实行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补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东北就业创业。此外,在东北地区开展科研和平台建设,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一轮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深入探索东北地区发展道路。
针对河北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快京津冀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教育部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按照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支持所属高校参与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建设,人大附中小编在雄安设立校区。支持新区高校办学“双一流”建设,努力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流雄安大学,协调科研平台和设施,整合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建设教育高地。加强对河北省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对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指导,实施省部共建、共建战略。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同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总体规划协调机制和讨论决策机制,系统部署大湾区人才培养工作。
一年来,教育部不断深化医教合作,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规范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确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教育部在新建一流大学医学院设置专业时,充分考虑了医学结构的需要,推动一流大学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建立更加合理的阶段性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