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院校学术调查报告发布: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积极乐观的(高职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2022-07-23 10:29:04文/
中高职学生学习投入各维度的水平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同等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从参照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转变为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提高质量,大力提高新时期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针对高职院校扩招后生源的多样化,我们应系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心理期望进行深入研究,准确了解不同生源学生在成长背景、就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有助于高职院校充分挖掘不同生源的潜力,实施教育扬长补短,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教好”、“学好”、“管好”,实现学生优质就业。为此,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联盟的帮助下,于2022年4月至5月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职业院校学习情况调查。
1、 调查基本情况
根据职业教育的划分,考虑到高职生认知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选取了中高职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了两套针对中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经过几轮预测试,所有测量工具的定量指标均满足计量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根据高职院校的不同类型、层次、发展水平、区域分布、生源规模等因素,进行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调查。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25所中等职业学校和203所高等职业学校中选出173671名二年级学生(其中中职生72438人,高职生101233人)。样本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质量提升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突出问题,为职业教育的增值赋权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2、 调查的主要结果
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和就业竞争的压力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校教育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也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1) 学生的学习投入:心理投入良好,行为、认知和时间投入有待提高。
四川省护理职业学院五年制大专联系电话是多少号
学生的学习输入包括学习心理、学习认知、学习行为、学习时间等。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积极乐观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行为规范但积极性不足,能够反映和改进学习,但他们的深层次认知相对不足,课内外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积极乐观的,大约一半的学生几乎没有学习压力。良好的学习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都有积极乐观的学习心理,90.2%的中职生和92.2%的高职生表示“想学得更多、长得更好”,75.6%的中职生和77.3%的高职生表示“对学习感到高兴”。大多数中职生(90.1%)和高职生(9.2%)具有中等或以上的学习动机。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小,54%的中职生和44.3%的高职生认为学习压力中等或以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就业。68.6%的中职生和84.5%的高职生认为就业压力高于中等水平。
南充的所有职高
二大多数学生有规范的学习行为,缺乏课内外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可以调节他们的学习行为,在不逃课、不抄袭作业、不在课堂上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按时完成作业方面,日常表现良好的中职生比例分别为94%、98%、91%、82%,相应的高职生比例分别为94%、96%、92%、86.8%。虽然学生在学习行为规范方面表现良好,但仍然缺乏主动性。例如,在课堂学习方面,只有45.1%的中职生和47.7%的高职生在课前积极预习,课后积极复习,只有48.9%的中职生和55.8%的高职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或回答问题;在课外学习方面,只有31.3%的中职生和42.3%的高职生积极到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只有43.7%的中职生和41%的高职生积极到实训场所实习。
三大多数学生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他们的深层认知相对不足。学习认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反映了学生为理解复杂概念或了解高难度技能所做的必要努力。良好的认知策略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元认知策略,60.1%的中职生和66.2%的高职生表示能够积极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然而,学生的深度认知相对不足,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深度认知策略。例如,46.3%、51.1%和48.2%的中职生能够整合不同的课程观、容纳不同的观点和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而高职生分别为52%、59.9%和57.6%。
四学生学习实践课程的时间不足,一些学生没有花太多时间自学和课外实践。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时间投入可以用来衡量学生的努力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实践课程的时间不足。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中职生和高职生每周平均学时分别为20小时和21小时,其中每周平均实习训练学时分别为7小时和6小时,低于国家关于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一半以上的要求。部分学生的课外自学和课外实践时间不长,约60%的中高职学生每周的课外自学和课外实践时间不超过10小时。从未进行过课外自学和课外培训的中职生分别占4%和7%,高职生分别占18%和49%。
五不同阶段、性别、水平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表明,中高职学生的整体学习投入水平不高,处于“及格线”以上或以下。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输入水平不同,中职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显著低于高职生,得分率分别为58.3%和61%。中职生学习投入各维度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职生。两者得分率最高的是学习心理输入,其次是学习认知输入,最低的是学习行为(包括课堂内外的学习行为)(见图1)。不同性别、水平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水平上存在差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男生的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得分率分别为59%和57.3%;国家示范学校学生整体学习投入水平显著高于省级示范学校和普通学校,省级示范学校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得分率分别为67%、59.33%和5067%;东部学生的整体学习输入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显著高于西部。三者得分率分别为60%、57.67%和57%(见图2)。在高职学生中,男生的总体学习投入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得分率分别为33%和59.33%;“双高”学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投入水平显著低于非“双高”学校,得分率分别为60.33%和63.33%;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整体学习输入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三者的得分率分别为6一67%、6一67%和60%(见图3)。
「二」 学校教育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部分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支持系统有待完善。
学校教育环境包括人际关系、课程教学、学习支持等。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课程内容合理,但一些教学方法需要改进,对学习和生活的支持是多样化的,但一些措施需要加强。
一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环境中最基本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中职生(70.6%)和高职生(78%)与同学关系良好。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71.5%的女生与同学关系良好,比男生高出17个百分点;在高职学生中,男生的相应比例为74%,比女生高出14个百分点。大多数中职生(69%)和高职生(65%)与教师关系良好。中职生中,女生与教师关系良好的占6%,比男生高出1.3个百分点;在高职学生中,男生的相应比例为66.7%,比女生高出24个百分点。大多数中职生(66.4%)和高职生(67.3%)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关系良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66.7%的女生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关系良好,比男生高0.5个百分点;在高职学生中,男生的相应比例为68.9%,比女生高35个百分点。
四川医学院护士学校
二课程内容安排合理,部分课程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课程是学生发展最直接的教育空间。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中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公共基础课体现了基础性、专业性和综合性,76.3%的中职生和75.8%的高职生认为该课程侧重于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74.4%的中职生和76.7%的高职生认为该课程侧重于职业方向,89%的中职生和83%的高职生认为该课程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中高职学生认为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现了实用性和适用性,82%的中职生和86.6%的高职生认为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84%的中职生和86%的高职生认为,该课程注重运用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新的情况。有些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30.9%的中职生和29.8%的高职生指出公共基础课主要由教师讲授,27%的中职生和26.5%的高职生表示公共基础课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大班;15.7%的中职生和15.1%的高职生指出,专业课程主要由教师讲授,很少用手操作。19.4%的中职生和11.7%的高职生表示专业课程都是合班制。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设置标准
三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支持,需要在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支持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调查结果,约80%的中高职学生评价学校注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支持,部分学生评价学校在某些方面缺乏支持,3.2%的中职生和2.9%的高职生评价学校不经常邀请或聘请专家、劳动模范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27%的中职生和22%的高职生评价学校不太重视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三」 学生学习反馈:教学满意度高,部分学生综合能力收获有待提高。
学生的学习反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收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较高,他们在道德、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收获颇丰,而在综合能力发展方面收获相对较少。
一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感到满意。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反映了他们在接受教师教育和教学服务的过程中对学习和生活的体验和结果的判断和建议,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中职生(55.7%)和高职生(59.4%)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较高。不同层次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满意度高的比例不同。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中,63.6%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较高,分别比省级示范校和普通学校高出44%和15.6%;东部高职院校的相应学生比例为60.2%,分别比中部和西部高职院校高37个和10.4个百分点。在高职“双高”学校,60.3%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比非“双高”学校高出15个百分点;东部高职院校学生比例为58.9%,比中部高职院校低3个百分点,比西部高职院校高21个百分点。
二大多数学生在道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收获颇丰,但在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相对不足。学生的学习收获水平反映了学生个人学习投入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在道德、知识和技能方面获得了很多。认为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职业道德有了很大提高或有了很大提高的中职生比例分别为75.4%和79.7%,相应的高职生比例分别为82.5%和84%。在扩展的知识领域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方面,中职生认为自己有很大进步或有很大进步的比例分别为77.1%和75%,高职生相应比例分别为86%和80.1%。7.46%的中职生和80%的高职生认为自己的熟练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或提高。学生在综合能力发展方面的收获相对不足,例如,在学习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只有70%左右的中职生和75%左右的高职生认为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或有了很大的提高。
3、 思考与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坚持“宽进严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术指导,加强质量控制,提高高职教育的底子,促进学生增加学习投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
(1) 坚持“宽进严出”激发学习动机。质量源于严格。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引导职业教育发展,为提高标准化职业教育质量发挥基础性作用。严格控制研究生的教学标准和质量标准,适当给学生加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按标准提高学习质量,杜绝学生“混合学习”问题。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招生计划
「二」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质量得到提高。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训教学比例;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完善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德才兼备的机制,构建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
「三」 加强学术指导,提高学习能力。素质是教出来的,没有名师很难培养出一个好学生。教师应针对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引导优秀学生拓展深度学习,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偿教育,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磨练学生的坚韧性格,在教育服务中引导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合理分配课外时间,培养学习意识。
「四」 加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完善。质量是强大的,没有内因就没有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于学生。我们应该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心态,改善积极的人格,开发心理潜能,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
「五」 加强质量控制,开放学习质量成果。质量得到控制。没有消除坏钱就没有好钱。学校应加大学业难度,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学生学业预警退出机制”,奖励学业优秀者,学业困难者推迟毕业,学业不合格者退学,培育内部素质文化。加强第三方教学质量监控,监控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习认知,揭示学生学习质量状况,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
「六」 提高高职教育的基础,改善学习条件。质量被打压,没有建立高平台的基础。地方政府应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改善学校环境,巩固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夯实基础,加强高职院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合格。补短板,扶持西部高职院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能力建设。扶持弱势群体,加强区域性专业和弱势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文是2022年公益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学术状况调查》的研究成果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项目编号为ZG202204项目负责人:曾天山,项目组成员:刘、唐、方、黄、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