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_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五个重点”扎实推进“双高中”建设
2022-07-23 08:39:20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积极响应江苏省对优秀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党建和道德建设这一根本任务,重点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以国家“双高”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德才兼备为基础,以服务学生多元化成长和成功为中心,聚集了6所重点工业院校和8个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打造了“双学科、两融合、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CCI(双证实用、专业复合、创新创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我们进行了基于个性化教育的“信用银行”体系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成立了“大国工匠顾秋良工作室”,并与品牌企业合作成立了开源创新学院。以“汇聚优秀人才、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养模式、造就优秀人才”的理念,促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的综合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技术应用能力强、技能精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将全面提高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2022年,大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5项一等奖,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大赛中获得2项二等奖,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全球网络赛道二等奖1项。
注重产教融合,提升机械行业发展动力。学校秉承“合作共赢、协同教育、本地化服务”的理念,依托智能制造和特色专业优势,积极引导和推动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和本地化发展。2022年,校企合作项目总数达到424个。同时,与无锡市洛舍镇人民政府、扬州市高邮区人民政府、无锡市良溪区科技局等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并召开成果推介会,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全年学校与企业签订横向项目175个,合同金额4628万元以上,收到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3460万元。此外,学校还专注于数字制造技术、智能生产数字系统等研究方向,新增了经省发改委批准的江苏智能车间5g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了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等3个千万元研究院所,为中小微企业提供500项技术服务。同时,学校以服务领域产业转型发展为导向,积极在科技应用链中寻求定位,形成服务企业生产和服务的“端到端”全智能升级能力。2022年,学校与无锡市滨湖区科技局共同建设无锡市滨湖区科技合同认证登记中心。全年登记合同近2000份,合同登记金额125亿元,其中免税合同金额23亿元,为企业实现税收优惠3亿多项。学校还获得江苏省机械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能源汽车技术陕西那个专科学校好
注重技术应用,完善社会服务支持。学校依托国家机械工业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和校园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与施耐德、思科、,华为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期合作机制,实现与企业的物质和智力资源的集中和共享。学校与企业共建7个省级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同时,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将生产和科研中不断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和前沿知识转化为教学和科技资源,组建了“智能制造数据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物联网信息融合关键技术”等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各种平台和团队,学校在疫情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年接待教师和社会培训项目42个,完成社会培训12万人次。同时,学校还扎实推进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2022年,学校为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伊犁丝绸之路职业技术学院(预科)开展教师培训5718人天,共招收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6人,伊犁丝绸之路职业技术学院(预科)教师3人,与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1名教师进行2个月的跟踪学习,帮助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四川省卫生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注重开放教育,提升智能制造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学校建立了“引进、创造、输出”的国际交流模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依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世界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wfcp)平台和学校现有的8个中外合作项目,夯实国际交流合作基础,多渠道引进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对中国特色智能制造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转化、吸收和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智能制造企业海外发展需求,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通过建设海外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海外分支机构,促进高职教育产出。2022年9月,在国际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学校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在印尼共同建设了“无锡职业学院-德龙印尼学院”,并招收204名印尼学生进行德龙订单班培训,以更好地帮助当地制造企业发展。学校还获得了世界职业学院和技术大学联合会(wfcp)2022年卓越奖的“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
成都卫校读几年
四川卫校需要多少分可以上
成都航空专业学校排名
注重党建工作的指导,提高智能制造特色学校建设任务的保障。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学校发展放在首位,带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特色学校”的国家“双高”学校建设目标,努力探索创新,以一流的党建水平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已成为苏锡常都市圈职教党建联盟的牵头单位。学校党委及时关注“双高”工程进展情况,全年组织召开“双高”大学建设专题会议13次,定期会议4次,支持启动“双高”大学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同时,注重绩效导向,以项目为导向,确保“双高”建设项目改革的实施。学校在借鉴我国首批医改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医改理念在“双高”建设中的全面运用,实现了目标明确、路径细化、管理科学的全过程。通过系统实施“六个一”,即规划工作流程图、编制绩效指标表、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构建一对建设项目矩阵、梳理资金映射表、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双高”项目推进战略,确保了项目的全面实施和运营。2022年,标志性成果完成情况良好,国家成果13项,省级成果57项,市级成果10项,2022年“双高”任务总体完成率95.8%。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孙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