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_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

2022-07-23 07:43:15文/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13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教育理念,开启了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根据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

① 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基本环节

自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教育界就“经济向高质量转变时如何办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热烈讨论。在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部署背景下,围绕“教育质量发展”的研究思路层出不穷,这不仅反映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的变化,也为“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

《建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向素质提高转变,既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建设现代教育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基本环节,关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注重在教育系统内优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以促进社会子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关注教育发展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依靠创新促进发展,依靠质量巩固发展,将逐渐成为公众的共识。当前,整个教育体系正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向和要求进行部署,把国家推动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实际行动。

② 充分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全面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质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如形状、颜色、气味等,这是质量的“质量”规定;二是表达满足由此衍生的特定对象需求的程度,即适用性,如好或坏、好或坏等,这是对质量“数量”的规定。

质量是事实和价值的耦合概念。不同主体理解和认可的质量是事物自身属性和个体可接受性的函数。如今,质量的概念已经从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上升到满意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对发展状态的一种事实和价值判断,是指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上达到高质量状态,表现为教育价值和质量的提高。它不仅涉及教育增长方式和路径的转变,而且涉及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的过程。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优质教育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平发展的质量更高。基本消除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提高教育供给的充分性和均衡性,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机制和保障机制,优化完善共享机制和驱动机制。

二是均衡发展质量较高。根据教育布局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科学规划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完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优化教育模式。

三是协调发展质量较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校际协调发展目标。

第四,全面发展的质量更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个教育”并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

新时代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

第五,创新发展的质量更高。要实施教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教育创新新动力,突出问题导向,统筹规划,落实综合政策,提前安排,填补制度薄弱环节,消除刚性路径依赖,打破固定的行为结构,激发教育创新活力。

第六,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更高。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要素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优化各类教育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和边际收益,促进教育发展体系、发展动能、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的优化。

第七,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更高。我们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教育,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创造新常态。

八是安全发展质量较高。坚决履行为党和国家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三正”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道德修养、陶冶远大理想,培养战斗精神,锻炼个人修养,成为立志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任务的时代新人。

从宏观上讲,优质教育的发展是适应高质量需求的发展,是以新的发展观为引领的发展,是全面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发展。它是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发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新的使命,中国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新的期待和发展新蓝图。

③ 推进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事关大局。中国的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人才资源基础。因此,“构建优质教育体系”要认清和用好有利条件,从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释放教育创新和服务的潜力。

在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快重点领域标准的供给。这些标准反映了各方的利益,并相互联系。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监督标准,将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美育等内容纳入质量监测监督指标体系。尽快出台全县义务教育质量标准、中小编质量标准、中小编生身心发展质量标准。二是完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教育标准质量。成立国家教育标准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教育智库的专业优势,更新和完善各级教育标准,提高标准水平。三是加强标准宣传,树立标准观念和意识。四是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养成规范办事的习惯。

在各级各类教育改革方面,我们将进行以下改革:

四川省红十字卫生学校官网

贵阳高铁专业学校新生入学

第一,学前教育,高质量和包容性发展。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和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素质;形成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机制;建立“小编幼儿教育治理”的规范体系。

成都公办幼儿师范学校

二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全面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痛点、阻滞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全面回归学校教育的教育优势和功能,肩负起全面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总结摘要优质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精髓,继承经典,塑造新形象;全面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全面完善义务教育课余服务体系。多渠道提高教师素质,形成以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新局面。制定中长期规划,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第三,普及和多样化高中教育。通过相关调整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缓解高中招生的恶性竞争;倡导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女生一般选什么专业比较好

巴中市网络计算机科技学校

成都城市职业技术学校有什么专业

职业教育理论提出者

四川省盐业学校在哪里

第四,高等教育要夯实基础,加强研究,在发展中创新。本科教育是根本,必须坚持“以本为本”的原则,夯实学校定位、人才培养、优质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全面落实“四个回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教师专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做好二、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实施“六优一拔尖”计划,加强高校素质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是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坚持支持为主、标准化并重;创新办学体制,鼓励基金会办学;明确学校定位,提高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优化教学过程,加强质量管理,细化教学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调整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调整职业教育课程中心,满足行业人才需求;调整职业教育教学中心,加强技工人才培养;支持和帮助农业大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省部共建试点改革,探索老工业基地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

第七,特别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为特别群体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科学安排特别教育机构,为特别群体提供专业支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设计,提高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的能力。

第八,继续教育,深化发展。从全民教育转向全民学习,构建服务全民、惠及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跨境一体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依托各级学校和大型企业建设完善的继续教育机构。

教育兴国,教育强国。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推进布局,强化质量基础支撑,以优质教育巩固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全社会蓬勃发展。

(作者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论文是中国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项目的成果纳,“新时期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vfa190004])

        作者:刘、郑兴元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