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_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2022-07-23 03:36:57文/

 

近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把“文化育人、文化育人”作为文明校园建设的“战略重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三个结合”的方式继承、弘扬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育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职业特色的“环境+教育”模式

在谈到创建文明校园时,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说, “多年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为载体,不断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实施‘大学生文明自修工程’,不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成功引导了学生的成长和成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光        

孔子文化广场上的孔子塑像和《论语》碑文

青岛市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墨子文化广场上的墨子雕像和墨子名言画廊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        

学生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自主设计制作汉、唐、宋、清传统服饰

构建“校园环境+隐性教育”的教育模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古代圣人为代表,建设孔子文化广场、老子文化广场、墨子文化广场,定期更新广场石刻和著名标语,与圣人交流,由圣人陪同,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建“大学图书馆+尼山书院”的教育模式。尼山书院按照“六个一”的标准(统一标志、圣人肖像、汉学讲堂、道德陈列室或展区、汉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文化体验室或活动区),开展经典就读、汉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五盘”的优秀活动,礼仪和音乐教育、道德实践和兴趣培养;构建“书院制度+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学校依托七所二级学院,共建七所书院,开展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通过书院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模块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知行书院坚持举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系列传统节日庆祝宣传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文章,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汉海书院华韵汉服会以汉服为主要依托,通过汉服展示、古代礼仪展示、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向学校师生和公众弘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青年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春风和雨润,万物皆可长。”“青年职校生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深耕深广,使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激荡,凝聚青春的力量。”张,这位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任教33年的“齐鲁最美老师”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郫县机电工程学院官网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网站

张教育团队工作室汉学讲堂第一期汉学班开学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        

学校在临沂市沂南县成立了“梦楼沂蒙红色文化产业研究院”。图为“筑梦红蜡染精准扶贫”工作新闻发布会

山东青岛文化产业学院 

 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开展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活动

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地址

强化中国优秀文化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支撑点。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名师队伍建设,组建了以“齐鲁最美教师”张为首的教育团队,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网络课程,开设了经典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30多个系列选修课。每学年开设一堂“汉学课”,由多名教师共同授课,分模块讲授经典就读、原创性学习、故事解读、问题讨论等方法。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国内知名传统文化教师担任客座教授,专任与兼职相结合,构建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真正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心灵。

“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与教育的联动“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突出实践教育特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行动,在临沂市沂南县成立“筑梦沂蒙红色文化产业研究院”,搭建教学培训新平台,学校和当地人的工业研发和产品孵化。成立了一个学生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七所二级学院赴社区和中小编与西海岸新区共建社区学院,开展人才展示、文化支持教育、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和专业实践;与蒙阴、沂南等地的文化机构建立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让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推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涵盖“全方位”。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构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由经典课程解读、职业人文课程、人文研究课程、隐性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其中,对经典课程的解读,以国学讲堂为中心,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墨子为主线,孟子、庄子等学者为辅,突出和继承独创精神的整体课程规划;职业人文课程着眼于旅游专业群体的专业发展需求,阐释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校园和职场生活,解读人际沟通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公***识和敬业精神;人文研究性课程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山东特色,探索特定事物/场景背后的人文内涵;隐性实践课程,成立珠山书院、淑女书院等文化社团,学生社团负责组织一系列讲座,以及读书会、观影会、诗歌会议等分享活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职业教育”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讲好文化故事。这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责任《泰晤士报》向我们报道。”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校园文化品牌负责人田秀莉在谈到如何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旨专家鲍彭山四次应邀来校为师生做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广安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好不好

启动青年职业文化创意市场,学生可以自主创作突出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化创意作品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        

珠山书院社区学生穿汉服读《道德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主题教育品牌活动为辐射点连续7年举办一系列高端讲座和学术沙龙,举办青年职业诗歌大会、汉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经典就读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家谱展、茶艺展、民间技术展等展览;开展传统文化项目体验、展示、实践等活动;主题教育月每年覆盖8000多名大一和大二学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以“青年职业学院演讲厅”为引擎点,百场论坛名师鲍彭山、当代雷锋郭明义、儒学泰山学者马师远等3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开拓者应邀来校作报告,并开设了“文化课”、“道德讲堂”等10多个副品牌讲堂,每年举办100多场讲座,覆盖6000多名师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文化传承平台,我们与青岛市慈善总会爱心基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友共同设立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首个奖励基金——“爱心基金青年职业明德奖”,表彰和奖励在校学生,每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月期间,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优秀团队(项目)。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启动“青年职业文化创意市场”,开展陶器、剪纸、皮影、面塑、扎染、篆刻等文化创意体验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讲解相关技术,展示传统技艺,聚集师生力量,在扎染、织造、版画、陶器、珠宝首饰等门类创作出一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作品,并定期在学校举办成果展,在专业教学拓展方面取得新突破,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大众创业与创新教育。

成都天府新区大专学校有哪些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将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继续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方法,积极倡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全面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营造具有强烈认同感的独特校园文化教育氛围,有效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记者曹立坤孙燕泽)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