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解决职通分流的焦虑?专家招生
2022-07-23 03:23:02文/教育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家庭。
今年以来,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大致相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教育部办公厅在其《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年度通知》中提出了“保持高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比例大致相同”的声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职业教育。2022年,国*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同等重要。
2022 3月,国*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意味着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进一步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草案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相同的重要地位。
通江卫校2022招生简介及计划表
巴中市渔溪职业中学
初中毕业学什么好女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职业教育设定了目标。《建议》指出,到2035年,职业教育总体水平将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
不难看出,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然而,一些家长担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大致相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将职业学校视为“后进生”不得不选择的道路,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意味着没有未来。
为什么职业教育会给一些家长留下这样的印象?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兰明表示,家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受教育程度较低,目前的职场薪酬体系会因其学历影响其职位和薪酬,可能影响其毕业后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朱兆辉分析说,教育分流原本是为公众提供自主选择教育的权利,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一些地方分流手段的不合理和不完善,以及各类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善意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在现实中往往发挥着“消除分流机制”的作用。在学术社会、精英教育等强烈的公共情结下,职业教育可能被边缘化。
建立与普通高校大致相当的高职本科院校
放眼世界,以工业为基础的德国以其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而闻名。如何平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将合格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朱说,在德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职业学校拥抱市场。
“在德国,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楚说,以德国德累斯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其“双元制”班的学生是按照“在校2周——企业4周——在校2周”的安排安排上课的。大多数合作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他说,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比例远高于中国。从观念上看,我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观念隔阂和行为不和谐往往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和谐。
迫切需要解决分流带来的压力,扩大和加强职业教育。刘说,为了满足当前人民接受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有必要建立与普通高校大致相当的高职本科院校。
四川省商贸学校是什么学校
据了解,虽然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有30多所,职业教育体系内的上升道路已初具规模,但现阶段“攻读本科”的职业教育学生数量仍落后于通识教育学生,而职业教育仍处于“追赶”阶段。
“如果能够大量开设职业本科,畅通校企合作模式,解决就业问题,自然会有更多的学生欢呼雀跃地来到这里。”刘强调,如果学生和家长真的想把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放在心上放在同一个位置,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多办一些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并被广大学生家长接受的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专业)。
《关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指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大规模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已提上议事日程”。
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的“摇篮”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技能型工匠和大国工匠,具有重要意义。
楚说,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以岗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而不是“电子厂工人、砖匠”的输出工厂。他希望培养熟练的工匠和来自大国的工匠人才。
“要办好现代职业教育,仅仅依靠低水平的中等职业院校是无法满足我们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需要的。这就好比中国是一列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而职业教育就像一列绿色的低速列车,很难取得多大的成就。”刘说,从德国的角度来看,早在1971年,出于对高素质一线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的需求,梅赛德斯-奔驰和博世等大型企业就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校企联合办学的大学,即职业学院(职业大学)。此后,职业学院(职业大学)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不能满足当时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高质量地发展。
此外,与许多家长的简单猜测不同,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并不是“无法学习或找不到工作”。相反,注重实践能力、与岗位匹配度较高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毕业生是“稀缺资源”。《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2022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约为1900万人,到2025年可能接近3000万人,职业技能人才需求“供不应求”。
今年,教育部发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2)》。在科学分析行业、职业、岗位与专业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各行各业设置了19个专业门类、97个专业门类和1349个专业。刘表示,新版专业目录的修订着眼于生产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了目录发展的适应性,体现了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也是“专业对接产业”精神的有效落实。在新的《目录》中,有许多词,如“智能农业”、“智能制造”、“云计算技术”和“数字安全技术”。职业教育将瞄准产业,完成“高一步”的宏伟转折。
成都艺术职业学校2021招生
“培养良好的基本职业素质,增强新技术的专业实践能力,让我们的职业教育孩子拥有充分的就业能力,以及继续教育和发展的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做出灵活的选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