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协同创新_构建“产、教、科、创”协同教育体系
2022-07-22 21:57:32文/“初到贵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时,我觉得前途一片黑暗,我看不到光明,我找不到目标……”2015年6月,高考成绩不佳的王怀着迷茫的心态考入贵阳市郊华西大学城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那么,已经毕业于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的王呢?王说:“在被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学术带头人邓建平教授‘唤醒’后,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多次参加全运会,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大学生梦想,而且在本科学习期间创办了一家企业。毕业后,我被邀请作为校外教师重返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nal老师。”
西华师范大学2021招生目录
“这是学院积极联系酒、烟、茶、药、食‘五张名片’的一个缩影,酒、烟、茶、药、食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的主打产品。通过‘校政、行政、企业’来帮助‘产、教、科、创’可控,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双一流”高职院校,办好“全国创新创业50强”示范高职院校。”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范告诉记者。
校企共建共治“双创平台”推动“产、教、科创”共赢发展并不断深化
2015年6月,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所在的贵安新区发布了《关于支持华西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大学生创业落户贵安新区的三年行动计划(2015-2022年)》。“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学院校企合作部部长、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吴梅表示,2016年11月,学院与贵安新区华西大学***委会签订了运维管理协议,并决定在学院内设立大学城创业创新园(含华西大学***委会政务办公用地)和创客联盟基地,可用面积4.4万平方米。“大学***委会已迁至学校工作,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基础已得到巩固。”
学院与华西大学***委会商定,双方将在大众创业创新园和创客联盟基地共同举办文化艺术月、创客创业大会和大学城创业就业论坛;管委会为学院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政策、市场、资金、场地等支持。管委会利用大众创业创新园和优惠政策,吸引与学院专业相关的企业,鼓励企业与学院共建实训室或解决一定数量学生的实习培训;学院依托引进企业设立或共建相关专业,企业与学院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中软国际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学校和企业联合建设和管理大众创业创新园,是政府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
魏坝更好地利用“工业、教育、科学和创新”平台。学校和企业也纷纷引进最新行业标准和企业最新技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每年一次的小迭代和每年一次的大更新;学生入学后进行面对面的人才评估,并为他们建立人才“肖像”档案,每学期实时更新。“企业”教学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项目培训、过程管理、知识复习与考试、团队活动、实习与就业等方面全面实施。王说:“我大学毕业后敢办企业,这与我在中软国际大数据产业学院的实习和培训经历是分不开的。”。
自贡永安职中初中部
学院以“一校两园”为载体,搭建大众创业空间、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探索学徒制等“产、教、科创”相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订单培训、“1+x”证书试点、技能竞赛和大众创业创新培训,形成了大众创业、众包、众筹、众筹“四人”政企合作新机制,“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的作用得到了有力体现。截至目前,大众创业创新园共有报名企业317家,落户办公企业71家,与近10个行业协会合作,“产、教、科、创”共赢发展之路越来越宽。
学院“特色引领新发展,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大数据蓝领人才和聚集群体共同培养人才、服务酿造行业发展两个案例入选中国教育发展产业教育整合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产教融合典型校企合作》战略协会于2022年3月成立。
“三位一体”助力“产、教、科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融合高质量发展
“通过与黔翠银行的合作,学生作品入选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学生作品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宾;校企产学研协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项目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谈到与贵州千子兴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党总支书记俞太有耳熟能详。
广安康泉文武学校
2022年8月,艺术设计部与千翠银行在大众创业创新园联合建设“千翠银行国家文化创意中心”,探索体育人双重所有制、两地教学、校企双重身份管理,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黔翠银行在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的协调下,任命培训部经理张丽丽、培训部首席培训师罗文梅大师和继任者杨师晓、袁仁智、张文、吴秀芬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并成立了人才培养试点专家指导委员会。俞告诉记者:“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在闲暇时聚在一起,或讨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或示范人才培养方案,很快就实现了产教、校企、专业与创业的融合。”。
2022年,学院与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及省内外22家知名白酒企业和高校联合组建了贵州酿酒工业职业教育集团。酿造技术专业在酿造相关协会和企业建立了19个校外实训基地。目前,职教集团已整合专业研究、教师实习、技术研发、技能培训、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对外合作等功能,以技能竞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项目推动人才培养。2022年12月,职教集团被批准成为贵州省省级示范职教集团,有力地促进了酿酒行业“产、学、研、用”的协调发展。
“专业围绕行业运行,课程按岗位转移,课堂按车间建设,学生跟随大师。这是酿酒技术人才培养的生动写照。”轻化工系主任王表示,依托贵州酿酒工业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在省食品协会和白酒协会的支持下,学院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教授学生酿造技术和技能;学院教师多次应邀到西酒、国泰等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分享白酒酿造的理论知识。双方还共同成立了酿造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将行业人才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将生产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实现在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同频共振。
“大数据+”促进“产、校、研、用”资源共享,“产、教、科创”集聚优势初步凸显
泸州卫校要多少分
大数据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邓建平说:“开设这个‘轻’专业后,我们系乃至整个学院将在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重’的作用。”。
信息工程系2015年前,主修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演进的发展趋势,选择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学院抢抓机遇发展大数据产业。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软件技术等8个专业共有学生2383人,是学院学生数量最多的二级学院(系)之一。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该系实行教学和实践训练双重导师制。在42名专业教师中,25名是外部教师。
“要学好大数据,就必须在企业中实践。”信息工程系2022级大数据专业学生胡在与合作企业贵州国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轮岗实习期间从事大数据分析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度赞扬。2022年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王于2022年11月成立贵州云逸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开展高端移动应用研究。目前,收入已达120多万元。产品“喜校园”app打造了全生态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全国用户量超过15万人,增值功能收入26.2万元,2022在贵州省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中获得金牌。
“当我们在学校学习时,很难判断哪段时间是学习、研究和使用的。当我们把感兴趣的想法或设计付诸实践时,一个新产品诞生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和王云不由自主地感叹,“工业、大学、研究与应用”和“工业、教育、科技创新”只要他们愿意每天都可以发生,“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办好一个轻工业专业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今后,我们将把“政、校、企”共建的“产、教、科、创”职教协作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打造得更加精致美观,把学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贵州轻工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说,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记者景应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