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政法教育_潍坊职业学院:打造“特色五餐”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
2022-07-22 20:18:05文/全面构建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体系,大学生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普法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1、 匹配普法“套餐”优化公法课堂教学
目前,高校实施法治教育的课堂要素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律部分。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承担公法普及的任务。为此,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专职和兼职法学教师组成法治教育备课小组,集体备课,形成了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等九个专题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讲义和课件,经济法、社会法、程序法等,并精选法治教育经典视频和优秀案例,弥补法治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师之间法律教育资源的共享,选派具有良好法律基础的教师,开设法律选修课和特色公共法律课,丰富法律教学课堂。
2、 做好“点心”普法工作,做好“个案”栏目
2021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升本哪些学校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校报开设了“个案”专栏,每月两次从大多数学生那里收集经典案例。结合所选案例,引导学生查阅相应的法律规定,并邀请法律教师发表专业建议。由于所选案例与大学生关系密切或社会影响广泛,这种集“案例陈述、法律环节、教师点评”于一体的普法教育形式深受师生欢迎,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美丽风景区。截至目前,《校报》已刊发“个案”100多期。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对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进一步编辑完善,并通过袖珍书、微信等形式的“讲案”进行推送,取得了法律可以随时随地普及的良好效果。
3、 打开普法“小火炉”,创建普法专项协会和活动
为了满足广大学生对法律的特别需求,学院成立了青年法律学会,每所二级学院设立了一个分会,每个班级都有一名校级法律学会委员。学院作为班内普法骨干,率先组建了普法队伍,形成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普法网络体系。近年来,青年法学会组织了一系列的普法活动,如法律辩论比赛、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治报道、以及“3.15”消费者权益普法、“12.2”道路交通安全普法、“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普法等。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法律知识竞赛已成为影响最大、普法效果最好的传统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法学教师编印复习提纲,内容涵盖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法等八个法律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30多部法律。每名大二学生都参加了课堂预赛,与二级学院青年法律学会组成一支队伍参加了半决赛,并最终入围决赛前四名。每次法律知识竞赛一般持续两个月,充分参与和充分互动。普法的效率和效果都很好,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普法教育的不足。
4、 准备普法“快餐”,搭建多元化的普法网络平台
达州市汽车驾驶学校
在互联网时代,学院注重将网络元素融入普法工作,构建并实施“互联网+普法教育”的工作模式。首先,要注重课程资源和学习方法的网络化、共享,率先升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其建设成为精品共享课程,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和即时共享。二是充分挖掘我们的媒体资源,成立“微智法”QQ群和“微智法”微信群,通过网上宣传及时普及法律知识,与学生在网上进行沟通和讨论,教师积极融入学生的“***场”,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争取普法话语权,实现普法时空的有效延伸,大大提高普法的效率和效果。
四川省兽医专业学校
5、 开展普法“外卖”,拓展校内校外法律服务领域
川北医学院今年招生多少人
传统意义上,高校教师的普法工作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课堂,普法服务对象有限,这不仅影响了普法的作用,而且导致普法教材来源单一僵化,缺乏新鲜生动的普法资源,影响普法效果。学院出台激励措施,引导省级思想政治名师、法学硕士建立名师工作室和特色团队,聚焦突出问题和实践项目,确立专业研究方向,开展专题研究实践;并依托青年法学会等协会,通过选修课、法律报告、法律咨询等方式,实现研究成果实时共享,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学校,积极参与校外法律服务,在市公务员培训、转业干部培训、法治宣传等活动中为普法工作做出贡献,通过参加市政府立法智库立***证会,提供纪律服务和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