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招生简况(2022年西南石油大学招生概况怎么写)
2022-07-22 19:58:32文/西南石油大学概况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在哪里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它是一所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的学院,主要由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石油工业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这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毛主席视察四川隆昌气矿,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1958年3月,位于南充-东莞、广安-武胜和遂宁-大营的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震撼了全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于秋里将军主持南充工作,主持召开了中国石油四川省会议。为了加快四川省油气资源开发,培养西南合作区油气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国家决定在川北重镇南充设立第二所石油大学,这是川中石油战役的总部所在地。
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首先在成都招收643名初学学生,然后任命基础设施司司长马同志率领一批青年专家、干部和工人到南充筹建学院。9月20日,经国*院同意,石油工业部、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学院。自此,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开始了非常规的学生后建校实践。
1970年7月,经国*院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3月,学校划归四川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要管理。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级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08年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西南石油大学。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批准建设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学校拥有16所教学学院,1所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研究所,1个工程培训中心。学科专业涵盖理、工、管、经、文、法、教、艺8个学科,有本科专业60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8个,四川特色专业16个,国家本科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6个,有4种硕士学位类型(包括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授权领域、1个翻译硕士授权领域、1个工程管理硕士授权领域)和8个在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供高校教师使用。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规划”创新(培养)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石油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第三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石油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研究流动站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流动站”,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9396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1863人,硕士研究生3605人,博士研究生621人,留学生11人。此外,还有1262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226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8人。全日制教师151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亿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四川省“尖塔”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8人,享受国*院政府特别津贴的专家46人,在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4人,省部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博士生导师10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6人,国家优秀教师5人,国家优秀教育家1人,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四川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省优秀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省著名教师9人,省优秀教师8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7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计划”,8人获霍青年教师奖,18人获孙科技教育基金奖。
学校共有59个各级科研基地平台,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1个国家能源开发研发中心、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国际合作实验室、1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基地,有34个厅局级和横向合作科研基地。
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科技研究(支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995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优秀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别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等500多项省部级奖励。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4.35亿元。“十一五”以来,共发表论文11341篇,专著204部;学校授权专利674项,其中发明专利269项,实用新型专利405项。
这所大学有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是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都市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依托学校科技资源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科技园将逐步建成西部地区第一个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研发为重点的大学科技园,孵化石油装备和石化核心技术产品,并整合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和办公服务。
在最近三届教学成果奖中,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46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4项,二等奖17项。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编制了27部国家规划教材和14部四川省“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45本教材荣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学校在成都和南充设有两个校区,总面积3000多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24000台,总值3.6亿元;图书馆拥有187万册纸质图书和36029gb电子图书。在四川峨眉和重庆北碚有两个野外地质实习专业基地,在四川南充有占地近100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在成都有科技交流中心。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具有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并由四川省高校领导小组先进单位开展“四好”活动。自2008年以来,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已达到67.6%,毕业生中的党员比例一直保持在45%以上。
建校50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特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保证,各项工作蓬勃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全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流动站”,“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模范之家”、“全国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全国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优秀高校”、“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农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水平评估,评估结论良好。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再次被评为“优秀”。
学校毕业生思想素质好,团队精神强,扎根基层,工作努力,基础扎实,勇于创新,起步快,有足够的毅力,成绩突出。他们受到了雇主的广泛赞扬,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4%左右。学校成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1.63万余名毕业生,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专家、教授、学者、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条战线的技术管理骨干。
今天的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加油、争创民族荣誉”的精神,践行“德才兼备、敬业奉献、博学创新”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争创一流,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