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校企联合培养双轨融合共建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2-06-28 03:37:19文/

学院进一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并实施了以培养“教练型”教学大师和“工匠型”技能大师为主线的双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打造了一支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际化视野,优化结构。

1、 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创新阶梯式教师培训体系

根据国*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多措并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明确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发展专业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以标准为指导,创新双轨“三级五级制”和阶梯式“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一是“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型教师”发展轨道;二是“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技术骨干-技术专家-技能大师”的发展轨迹。“双轨”和“双轨”培训应按照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教师成长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提供教师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努力向更高层次迈进。

2、 开展“双师型”教师选拔鉴定,实施教师动态管理

根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全面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改革的建议》中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和《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对符合《管理办法》认定标准的教师进行遴选和认定,经个人申请、部门评审推荐、学院遴选和认定,确定“双师型”或“双师型”教师。对确定的“双师型”教师,采用过程管理和动态考核的方法,进行年度“双评”,即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核。

初中学历能创业吗


图1教师专业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

3、 构建双轨“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以培养“教练员型”教学大师和“工匠型”技能大师为主线,继续推进双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1) “一轨”:完善“三级五级制”阶梯式“辅导”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形成了具有差异化和发展空间的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建立了“三阶段五层次”的阶梯式“教练型”教师培训体系,即从岗位适应、成长培训、创新发展三个阶段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领导和名师。完善了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完善了“双送、双训、双挂”的教师培训体系,包括选择大学进行培训,选择企业进行轮训;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访问学者;临时合作企业和临时培训基地。完善研究、培训、企业实践和临时岗位培训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记录教师成长过程,开展教师评估管理,促进教师自我诊断和改革发展。

「二」 “另一条轨道”:完善“三级五级制”阶梯式“工匠型”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制定了教师专业技能标准,建立了“三阶段五级制”的阶梯式“工匠型”教师培训体系,即分岗位适应、成长、培训三个阶段选拔和培训青年教师、“双师型”教师、技术骨干、技术专家和技术技能大师,创新发展。根据教师的阶段和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分层、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培训。青年教师必须在企业实习6个月以上,在学校培训基地实习6个月以上,具备“双师素质”资质;鼓励“双师型”教师取得国家或行业相关专业资格、高校教师资格和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并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双师型”教师分阶段、分批选拔,在校内、校外、工厂、企业培训基地任职和临时任职,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产品开发,参与应用技术研究、先进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研究,在生产、服务和管理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和新工艺研发,培养技术骨干。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培训、工厂企业的临时培训、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等模式,定期派出技术骨干到企业实习,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理论联系实际,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和完成校企合作项目,努力培养能够有效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技术专家。选派技术专家到工业企业临时任职,担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服务、管理、科研一线岗位。同时,从企业中选聘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临时任职。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具有独特技能的技术大师。通过构建“三级五级制”的“工匠型”教师培训体系,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学院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成都电子职高

图2“三阶段五步制”的“辅导”教师培训体系


专业护理学


图3“三阶段五级制”的“工匠型”师资培训体系

成都技术学校怎么样

2022年幼师的就业前景


4、 利用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素质

2022职业高中招生

利用学校“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智能制造、自动化、车辆、能源),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基地不断总结摘要经验,提高培训水平和效率,形成了科学的教师培训运行机制,构建了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基地管理水平。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双师型”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教材等,打造远程培训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校和企业认可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以“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为载体,全面提升师资水平,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5、 “引进、就业、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采取“引进、就业、培训”的模式,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外部引进方面,探索“固定岗位+移动岗位”相结合的教师资源配置模式,灵活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形成校企双向流动、两栖发展的“双师型”教师聘用机制。在内部培训方面,应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科学设计和实施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地点、培训考核等,充分发挥现有“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使其成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桥梁。通过建立提升校企教师能力的合作平台,推动传统校企教师向合作发展中的“双师型”教师转型。通过培养和培训,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提高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学院在兼职教师聘任制度、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修订了《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加大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能兼职教师的力度;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专业人员、熟练的工匠和引导学生在岗位上实践的企业技术人员被任命为兼职教师。建立了全日制、兼职、校企互聘相结合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制定了“双学科”、“双导师”就业管理办法,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队伍是动态管理的,数量相对稳定,规模逐年扩大。

6、 创新“双师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干部创业活力

“一主体多配套”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了教师创业的活力。建立了“一主体多配套”的评价体系,创新了教师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制定了《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机制的实施办法》,加强了师德评价,突出教育教学绩效,重视社会服务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立校企联合评价组织,制定专业化评价指标,管理信息化过程,综合应用评价结果。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搭建教师绩效评估平台,为师资队伍建设和规划提供支持。

成都的高铁职业学校

7、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成都成都的铁路学校

以培养“教练员型”教学大师和“工匠型”技能大师为主线,制定并实施了双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通过岗位适应、培养成长、创新发展三个阶段的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1) 通过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进行选拔和鉴定,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努力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共有239名教师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涉及30多个专业工种。其中,16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评审员证书,6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高级评审员证书。通过取得专业资格证书,教师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了解了最新的专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有效促进了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改革。“两送”、“两训”、“两挂”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教学水平、管理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专业

「二」 通过构建双轨“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1人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人才”荣誉称号;6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技术专家”荣誉称号;两人荣获“自治区级技术人员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6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11人在企业兼职担任技术顾问或工程师;国家机械、电力、冶金、焊接、材料、水利等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1人;内蒙古自治区材料能源、制造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专业建设委员会或协会8人;6人担任技能挑战赛“数控车床项目”国际评委;国家电力、水利、数控等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或专家组成员7人;内蒙古自治区高职组、中职组、职工组职业技能比赛中担任裁判员19人,包括电力、电力、空调、数控、汽修、焊接、计量等。

「三」 通过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校企合作成立了“洪海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孙振斌技能大师工作室、史文宗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共开发科研课题28个,技术服务16项,公共发展论文18篇,出版教材5部;在学校组建了2支学生创新团队,完成了4项工艺和设备的改进,获得国家职业学院挑战杯特等奖1项、自治区职业学院挑战杯一等奖1项、自治区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1项;“举办了“大工匠”洪海涛技能工作室首届技能大赛,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实现了创新数据的共享和创新技术的传承。

「四」 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培训,全面提升了“双师型”教师素质,显著提升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学院与中航国际有限公司合作,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刚果、乌干达、马拉维等7个非洲国家提供职业教育技术支持和服务。在肯尼亚建立“东非职业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学院成立“中航国际内蒙古机电非洲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依托中心开展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开发、培训室建设等工作,制定了非洲教师培训的认证标准、评估计划、教学大纲和计划;已向肯尼亚派出6批13名专职教师,对来自20多所高校的260名师生进行技能培训,涉及8个工种,培训效果良好;开发建设肯尼亚学生培训题库,编写项目型教材、中英文双语教材等13部;编制了肯尼亚实训室建设方案和教师培训方案,指导并完成了肯尼亚理工大学等10所大学实训室的建设,建设了20多个实验实训室;帮助非洲建立ATC竞赛题库;它向肯尼亚企业和学校提供了7项技术服务,并为提高非洲职业学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负责海外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有能力参与和引领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王毅、马立平、范哲超、张晓丽撰稿)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