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面临重组压力时怎么样应对危机(如何选择高职院校)
2022-06-27 23:05:38文/3月25日,教育部公布了今年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73所高职院校名单。高职教育自主招生被称为“高考招生改革的试金石”,是高职教育招生改革的一条出路。
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建议稿)》明确规定:“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组织(自治区、直辖市)。“。当然,这是招生权的下放。然而,为什么要下放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如何组织它?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针对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专家指出,高职院校应根据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学,并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点。因为,在未来,考生和家长将对学院和大学做出更详细的选择。未来,好的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将高于办学质量低的本科院校。这只会导致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的快速分化,这种分化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并使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变得更糟。
铁路机电学校
对此,高等职业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做大做稳?高等职业教育应如何应对危机?
“半个国家”能坐着不动吗
如果仔细梳理高职招生规模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高职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2004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总量的47%~48%,全国“半壁江山”开始上升。随后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同步增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略有好转。2007年,这两部分的学生人数最终达到1:1;2008年,高职学生占51%,首次超过本科院校。
绵阳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
然而,当2008年带来的兴奋尚未消退,国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时,2009年,本科生的比例上升到51%。
正是这种微妙的变化曲线,让人们似乎看到,虽然从概念上来说,“一半的国家”可以用来描述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然而,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拐点。
这不是危言耸听。一系列数据证实了这一判断:
一是跨省高校招生比例上升。目前,中国高校跨省招生的平均人数约为21%。自2008年以来,跨省高校招生比例大幅上升。目前,除四个直辖市外,跨省招生6万多人的省份还包括湖北、陕西、辽宁、四川、江西等省的高校。四个直辖市的非本地学生人数超过40%,北京和上海的学生人数超过一半。跨省招生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高校优质资源的跨地区共享。然而,不可否认,真正的动机是入学压力。
成都有多少职业学校
第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客观上有所下降。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连续四年直线下降。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普通高中,达到51.3%。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招收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后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以及农民工和复员军人。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将减少,他们将受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影响和压力。
第三,外国学校出台了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抢夺来华学生。
可以说,以上所有信息只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高职院校的“半壁江山”并非不可动摇。在新一轮生源大战中,受到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冲击的高职院校将面临艰难的时期。
高职院校是否会遭遇新一轮招生“滑铁卢”?这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习惯性地在招生季前失眠。面对记者对“一劳永逸,或彻底失败”的嘲笑,一位院长抛出了一句话:“很难说!”
***还是危险
近日,武汉大学校长顾海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未来10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面临破产的学校包括高职院校。这位专家说:“我能感受到高职院校院长的巨大压力。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句话非常适合描述未来三到五年的高职教育。中国的大学正面临重组,一些高职院校可能正面临生与死的危机。”
这是事实还是事实?
他进一步介绍说,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四大”压力:
首先,入学压力。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急剧减少。例如,今年,北京和湖南的高考申请人数下降了20%。预计到2022年,河北省的学生人数将仅为2009年的50%,而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出现申请人短缺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至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生源的减少将加剧高职教育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管理不善的学校将陷入困境。
第二,就业压力。在就业率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相对较好,但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者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不应以简单的就业率来衡量,而应以就业能力来客观评价。
第三,教育的内部压力。目前,一些本科院校正在以高职教育模式向高职院校学习,培养人才。实施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三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它还要求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教师应来自企业。这样,现有高职院校的所谓优势将不再明显。他们将采取什么措施与他人竞争?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毫无疑问,哥本哈根会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形势将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低碳经济”对中国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此举必将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当地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高职院校也被推到了这一关头。高职院校能否适应这一挑战,完成自身的转型?
第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客观上有所下降。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连续四年直线下降。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过普通高中,达到51.3%。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招收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后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以及农民工和复员军人。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非初中毕业生约占生源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将减少,他们将受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影响和压力。
第三,外国学校出台了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抢夺来华学生。
可以说,以上所有信息只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高职院校的“半壁江山”并非不可动摇。在新一轮生源大战中,受到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冲击的高职院校将面临艰难的时期。
高职院校是否会遭遇新一轮招生“滑铁卢”?这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习惯性地在招生季前失眠。面对记者对“一劳永逸,或彻底失败”的嘲笑,一位院长抛出了一句话:“很难说!”
***还是危险
近日,武汉大学校长顾海亮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未来10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高铁学校的招生条件是什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面临破产的学校包括高职院校。这位专家说:“我能感受到高职院校院长的巨大压力。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句话非常适合描述未来三到五年的高职教育。中国的大学正面临重组,一些高职院校可能正面临生与死的危机。”
这是事实还是事实?
他进一步介绍说,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四大”压力:
首先,入学压力。高职院校传统生源急剧减少。例如,今年,北京和湖南的高考申请人数下降了20%。预计到2022年,河北省的学生人数将仅为2009年的50%,而上海已经连续三年出现申请人短缺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至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生源的减少将加剧高职教育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管理不善的学校将陷入困境。
第二,就业压力。在就业率方面,一些高职院校相对较好,但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人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有研究者提出,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不应以简单的就业率来衡量,而应以就业能力来客观评价。
第三,教育的内部压力。目前,一些本科院校正在以高职教育模式向高职院校学习,培养人才。实施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三年,在企业实习一年。它还要求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教师应来自企业。这样,现有高职院校的所谓优势将不再明显。他们将采取什么措施与他人竞争?
第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压力。毫无疑问,哥本哈根会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形势将中国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低碳经济”对中国提出了挑战,需要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此举必将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人才结构需要调整。与当地经济联系最紧密的高职院校也被推到了这一关头。高职院校能否适应这一挑战,完成自身的转型?
高职院校要想生存,就必须改革。
的确,从教育当局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当然,这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5岁。未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年龄是否会调整?我们可以选择多少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如何选择?未来学生的结构是什么?接下来是如何改变教学和管理?
在未来十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答案将是达摩克利斯破解高职招生的利剑。
高等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招生问题,许多地方和高职院校开始将中职毕业生视为主要生源。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费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619万人,2010年为800万人。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为860万人,今年预计将适当减少830万人。这个群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吗?
情况可能就是这样。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相***生人数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近13%。加上3+2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的5%,表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中约有18%来自中等职业教育。去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313万人,今年预计将达到320万人左右。如果800万中职生中有20%升入高职院校,意味着高职院校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中职毕业生,学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源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职业学校是
如果一所大学的招生、培训和就业可以与供应材料的加工相比。过去,金属材料来自正面,而铁脸盆则来自正面。但现在不同了。塑料材料进来了,加工金属的方法不适用。必须改变技术生产模式。
目前,高职教育领域有一个共识:进入规模发展后,要寻求质量的飞跃,更加注重规模和特色。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陈曦(Xi)在考察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时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应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毕业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只有找到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形成特色和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位权威人士喊道:“高职院校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强调两点:一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二是专业建设。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准确,目标普遍不明确格。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毕业后能做什么,三到五年后能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要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
高职院校要想生存,就必须改革。
的确,从教育当局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当然,这也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是35岁。未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年龄是否会调整?我们可以选择多少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如何选择?未来学生的结构是什么?接下来是如何改变教学和管理?
在未来十年,这一系列的改革和答案将是达摩克利斯破解高职招生的利剑。
高等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招生问题,许多地方和高职院校开始将中职毕业生视为主要生源。
职业中学招生
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619万人,2010年为800万人。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为860万人,今年预计将适当减少830万人。这个群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吗?
情况可能就是这样。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到中等职业教育的相***生人数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近13%。加上3+2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的5%,表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中约有18%来自中等职业教育。去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313万人,今年预计将达到320万人左右。如果800万中职生中有20%升入高职院校,意味着高职院校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中职毕业生,学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源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
如果一所大学的招生、培训和就业可以与供应材料的加工相比。过去,金属材料来自正面,而铁脸盆则来自正面。但现在不同了。塑料材料进来了,加工金属的方法不适用。必须改变技术生产模式。
四川交通职业学校宿舍
目前,高职教育领域有一个共识:进入规模发展后,要寻求质量的飞跃,更加注重规模和特色。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陈曦(Xi)在考察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时强调,高职院校的专业应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毕业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只有找到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形成特色和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一位权威人士喊道:“高职院校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强调两点:一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二是专业建设。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准确,目标普遍不明确格。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如毕业后能做什么,三到五年后能做什么,未来能做什么,要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
最新文章
习水中专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怎么样
遵义卫校公办卫生管理专业如何「遵义公共卫生管理专科学校」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好不好_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怎么样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热门专业_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怎么样
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
遵义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好不好「遵义卫生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
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电子通讯技术专业怎么样「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_「仁怀中专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质量怎么样」
![](https://tu.058ss.cn/2022/08-04/34e603149f0e4ea5fd4666e182f580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