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学校 > 云南职校

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施行办法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的)

2022-04-19 23:21:01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4川有哪些技术学校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重庆教管校:

滨州职业学院初中招生

现将《2022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现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空乘专业内容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4月4日

2022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

施行办法

为了做好2022年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1、招生学校

经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审核同意,并在主流媒体上公示的中等职业学校及经市教委批准可以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院,可开展中职招生工作。经教育部批准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可以开展跨省招生工作。

2、招生方案

(1)市内招生方案

重庆市各类中职学校招生方案由市教委下达后,由重庆市中职招办统1组织施行。

(2)跨省招生方案

1.市内学校跨省招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跨省招生工作统1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的要求进行。

经教育部审批的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要将招生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及时函告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并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跨省招生学校应在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加强招生治理,规范招生行为,完成跨省招生任务。

“3·2分段制”和“5年1贯制”(除教育类、医药卫生类和司法服务类专业外)可跨省招生。

跨省招生学校凭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部门加盖公章的录取名册到重庆市中职招办审核后到重庆市教委进行重生注册。

“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1体化教授试点项目、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教授改革试点项目(如下简称“3+4”)以及公费幼师教授试点项目(如下简称“公费幼师”)不得跨省招生。

凡教育部未下达跨省招生方案的学校不得跨省招生。

教育类、医药卫生类和司法服务类专业(含3年制和5年制)均不得跨省招生。

市内中职学校跨省招收的市外学生和经我委同意的外省市转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生,如参加我市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必须相符教育部有关规定以及重庆市高考报名有关治理规定。严禁中等职业学校参与“高考移民”行为。

2.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市外学校来渝招生,在重庆市中职招办的组织安排下,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在渝招生方案和招生对象执行,要将招生对象、招收专业、学制和收费标准等情况报重庆市中职招办备案,并办理录取手续。凡教育部未下达在渝招生方案的市外中职学校,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学校不得答应其开展招生宣传和组织招生。

3、招生对象和要求

(1)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具有一致学力者及适龄社会青年。

在校非毕业年级初中学生不得报读(艺术类除外)。

(2)报名条件

1.遵照中华国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心健康。

(3)其它要求

1.报考教育类专业(含3年制和5年制)的学生应为市内应届初中毕业生。

2.报考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学生,应相符医药卫生类招生学校的要求。

3.报考艺术、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如学校要求术科加试,学生应当参加加试并达到要求。

4.艺术类中职学校的艺术专业招收初中在校生或小学4、5、6年级学生的招生办法,仍按《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5年艺术类中职学校招生工作有关疑问的通知》(渝教职成〔2005〕17号)执行。

5.报考“3+4”和“公费幼师”的考生,应具有我市3年完好初中学籍,并在4月23-25日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分类报名中填报“3+4”或“公费幼师”意向志愿,且参加重庆市初中学业程度考试暨高中招生的市内应届初中学生。

四川省成都中职学校

6.报考“5年制”志愿的学生,应为参加重庆市初中学业程度考试暨高中招生的市内应届初中学生。

7.报考“3·2分段制”和“5年1贯制”志愿的学生应为应届初中毕业生。

4、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及考号治理

(1)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采集

继承保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普职联动”,施行“1生1号1卡”,用1张信息卡统1采集重庆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统1编制初中毕业生的考号。此项工作由市教委基教处牵头,职成教处配合,使用“先合后分”的方式进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由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采集本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信息,然后根据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招生特点和需要,共享有关数据信息。

(2)考号治理和编排办法

重庆市所有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号源治理和号码编排由基教部门负责。往届毕业生或具有一致学力者报读中职学校的号码编排由中职招生气构负责。

#p#分页标题#e#

考号的编排规则是:报名号共10位,第1位为年号(年号的最后1位数字,2022年统1定为“9”);第2、3位为区县代码(见附件);第4、5位为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第6至10位为次序号。毕业学校代码按基教部门建立的代码库编制,应届初中毕业生之外的报名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其毕业中学学校代码统1编为“99”。

5、报名和志愿填报

中职招生报名及志愿填报工作分3次进行。

(1)第1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第1次报名施行普职不兼报的办法(“3+4”和“公费幼师”除外),即凡报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得报中职学校,报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得报普通高中。

填报“3+4 ”志愿的考生,可兼报“5年制”“3·2分段制”和“5年1贯制”志愿,普通高中(含参与联招的普通高中)志愿及中职其他志愿;填报“公费幼师”志愿的考生,可兼报普通高中,联招区县的可兼报联招。

1.报名地点:初中毕业生就读学校(“3+4”和“公费幼师”志愿施行网上填报,相符“3+4”或“公费幼师”报名条件的考生应在2022年6月1日9:00至6月10日18:00间登录“重庆市中职招生网上录取体系”(),按体系提示填报学校及专业志愿)。

2.报名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3.工作职责: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基教科牵头,职成教科配合。

(2)第2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在就读学校或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报名。

2.报名对象: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3)第3次报名及志愿填报

1.报名地点:第1次、第2次已报名采集了基础信息的学生可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或所报读的中职学校填报志愿,也可自行在网上填报志愿。第1次、第2次未报名的往届生或一致学力者须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使用网络填报方式采集信息并填报志愿。

2.报名对象:第1次、第2次仅采集了报名信息而未填报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未被其它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其他往届生和一致学力者。

3.报名资历审查:应届生凭准考证、身份证报名,往届生凭身份证或户籍证实、毕业证复印件报名。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或中职学校要严格审查学生报名的有用凭证。对往届生在重生注册时,招生学校在验明身份证原件基础上,向重庆市中职招办提供证实其身份的相关材料复印件。

4.填报学校:第2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在第3次报名前,由重庆市中职招办统1宣布未录满招生方案的学校名单,学生据此报名和填报志愿。

5.对已录取学生的处理办法:已被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得改报其他学校。其中:被“3+4”或“公费幼师”试点学院录取的考生不得再被其它高中阶段学校录取,被“5年制”试点学院录取的考生不得再被其它中职学校录取。

如经录取后又确需改报其他中职学校的,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或接受学生报名的中职学校,可先行采集这部分学生改报志愿的信息,但必须告知学生已被某校录取的情况(重庆市中职招办将在网上宣布第2次录取情况,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和中职学校查询),原录取学校必须退档,其所改报的志愿才能生效。

6.数据上报:第3次在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报名的学生,其报名数据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在重庆市中职招办宣布的网址进行报送。对在学校报名的学生,由中职学校按重庆市中职招办的统1要求在网上进行,详细操作办法另行规定。

(4)志愿设置

今年中职招生志愿共设4个批次。

1.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教授改革试点批次(含“公费幼师”):“3+4”试点学院志愿和“公费幼师”试点学院志愿;

2.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批次:“5年制”“3·2分段制”和“5年1贯制”志愿;

3.中职第1批:市级重点及以上中职学校志愿;

4.中职第2批:达标以上中职学校志愿(含教育部下达的市外在渝招生的中职学校)。

(5)志愿填报及录取次序

#p#分页标题#e#

1.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教授改革试点批次设2个次序学校志愿,每个学校设2个专业志愿;“公费幼师”志愿填报详细按“公费幼师”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2.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批次设1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设1个专业志愿;

3.中职第1批设2个学校次序志愿,每1学校设1个专业志愿;

4. 中职第2批设2个学校次序志愿,每1学校设1个专业志愿。

绵阳幼师学院

录取工作按批次和学生志愿次序进行,当学生已被上1批次学校录取,后面各批次所有志愿自然失效。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生源学校和招生部门,认真做好学生志愿填报工作,充分尊敬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必须由学生本人填写并经本人签字。学生志愿1经填定,任何人不得再作改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指定填报志愿或限制学生选报志愿,违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惩处。要结合现实制定相应的基础信息及志愿信息卡治理办法,在输入微机后封存备查,指定专人治理,确保完好真实和治理有序。

6、考试

重庆市初中学业程度考试暨高中招生工作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1组织,中职招生不单独组织升学考试。报考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3+4”分段人才教授改革试点(含“公费幼师”)批次、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批次和中职1批、中职2批学生都必须参加初中毕业暨高中升学考试(往届生除外)。

成人大专国家

对报考“3+4”和“公费幼师”的考生考试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初中学业程度考试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执行,考试试卷统1送联招考试阅卷场集中阅卷。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职成教科要加强与基教科的沟通、和谐,确保报读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志愿(含5年制、5年1贯制、3·2分段制)、中职学校与本科学院对口贯通“3+4”、“公费幼师”分段人才教授改革试点和中职学校的应届初中学生的成绩能及时、正确地输入中职招生成绩库。报读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志愿(含5年制、5年1贯制(“公费幼师”除外)、3·2分段制)的考生成绩,由其参考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盖公章后方有用。

山东所有职业中专学校

7、面试、术科加试和体检

教育类专业的面试,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术科加试,其面试和术科加试工作由有关中职学校自行组织。凡组织学生面试和术科加试的中职学校不得违规向学生收取费用。重生入学后,各中职学校应结合专业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体检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

8、重生录取

今年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分3次进行,市外来渝招生学校只参加第3次录取。

(1)录取对象

1.第1次录取对象为在6月1日9:00—6月10日18:00间在“重庆市中职招生网上录取体系”填报了有用“3+4”或“公费幼师”志愿的学生;

成人高考大专的专业

2.第2次录取对象为第1次报名且填报了中职学校志愿的学生;

3.第3次录取及注册对象为所有到校就读中职的学生。

(2)录取方式

第1次、第2次录取采用远程网上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中职招办统1打印,并通过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放到招生学校。

第3次录取与重生学籍注册工作1并进行。由招生学校到重庆市中职招办设立的录取现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重庆市中职招办打印并发放录取通知书和重生注册名册(已退档的除外)。

(3)录取原则

按照学校录取批次、招生方案、志愿次序和学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出档的原则进行录取。

(4)录取分数线

“3+4”“公费幼师”“5年制”“5年1贯制”“3•2分段制”录取分数线由重庆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后执行(其中,“3+4”和“公费幼师”最低送档分数线参照当年联招录取最低送档分数线划定;教育类专业(3年制)参照教育类(5年制)录取分数线划定)。其它中职学校施行注册入学。

(5)录取及投档

1.第1次录取:由重庆市中职招办按照分校分专业招生方案,对成绩达到最低送档分数线的考生原则上按1:1比例进行1次性投档,并根据其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3+4”和“公费幼师”在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提早批施行录取,已被“3+4”“公费幼师”试点学院录取的考生,下1批次志愿不再投档,不再具备普通高中录取资历。

#p#分页标题#e#

2.第2次录取:对达标及以上中职学校可按招生方案的120%投档(教育类、医药卫生类和司法服务类专业除外),并按招生方案录取,超方案部分应按招生方案退档;

3.对第2次录取未完成招生方案的中职学校,第3次录取按现实缺额方案执行,录满为止;对国家级重点、市级重点中职学校需要超方案录取的,由学校提出申请,学校主管部门初审,经市教委批准后执行。中职与高职(专科)对口1体化教授中职段招生必须严格按市教委下达的招生方案执行,可按招生方案的130%投档(教育类、医药卫生类和司法服务类专业除外),未经市教委同意,任何学校不得打破招生方案和专业招生。

(6)录取通知书

中职学校统1使用由重庆市中职招办印制并盖有“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专用章”的录取通知书。严禁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自行印制录取通知书,违者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惩处。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