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的若干措施》
2022-11-25 15:59:29文/近期,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的若干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为推动全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甘肃”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设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着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优质中职”建设计划,建设一批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优质专业。按照“一县一校一中心”模式,建立由县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县职业教育中心,统筹县域内教育、人社、农业、民政、乡村振兴、工会等部门单位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打造县域内通用培训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试办社区学院。
(二)扩容提质高等职业教育。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建设一批引领发展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鼓励现有办学特色突出的技工学校申办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将符合条件的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两目录一系统”(培训项目目录、培训和评价机构目录、补贴性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在普通中小编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培养了解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试点建设一批职普融通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建设国家学分银行甘肃分行,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公办职业学校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联合举办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国有企业、行业举办职业教育要按照相关规定落实生均拨款。完善民办学校管理体系,按年度开展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鼓励职业学校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一批实体化运行的产业学院,允许以企业方式开展实体化生产经营;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按照“一会两院多平台”模式,深化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改革,设立甘肃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会,建设甘肃省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建成甘肃省兰州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和甘肃省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索职教园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开展生产性实训。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健全职业学校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职业学校空出或新增的教师编制可优先用于招收具有一线岗位技能的大国工匠、陇原工匠以及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岗位晋升、职称评聘、评价机制,将企业生产(行业工作)实践经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纳入评价标准。扩大职业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职业中等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提高至40%,职业专科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提高至50%以上,职业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15%左右。支持省内普通本科院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2022年起,每年从职业学校定向招收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支持省内职业学校联合或独立与省内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有关行业协会共同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技能等级评价规范,并鼓励引导申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发专业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等,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培养标准、内容有机衔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职业高等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模式。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规格层次需求,在智能制造等人才紧缺的新兴领域,在护士护理、学前教育等人才急需的民生领域,稳步扩大中本、高本贯通专业点规模,适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探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公共基础、专业综合和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按照相应标准,支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各级技能大赛获奖成绩认定为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中外合作打造一批示范性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人员交流。鼓励职业学校积极承办国际职业教育交流活动,形成一批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依托中国“走出去”企业建设海外学习中心,建设一批“鲁班工坊”。
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选优配强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干部队伍。加强职业学校党建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职责。
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收、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按规定适时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在一线建功立业的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挖掘宣传基层组织和一线岗位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