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语外事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举行ETIC国际人才项目共建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
2022-08-08 01:44:47文/6月14日上午,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ETIC国际人才项目共建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市场拓展部李娟娟副主任、外研社西南信息中心戴本文主任、翟腾、李婉玉老师,我校校长陈流汀教授、副校长吴舸教授,教务处、科研处、招生办、国际处负责人,国际传媒学院政党领导、英语学院行政领导、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分管教学领导,相关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签约仪式。
仪式开始前,陈校长和吴副校长带领来宾参观了校园,并对孙有中校长一行人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上午9点30分,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吴舸副校长主持签约仪式。吴副校长首先介绍了国才考试及“ETIC国才班”项目合作的背景、特色及意义。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国际人才的需求增大,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我校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开展合作,共建“ETIC国际人才”项目班,以提升我校国际人才培养水平。
随后陈校长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合作,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与效益 ,加强外语+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推进国际型人才的联合培养,提高同学们的外语能力、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尤其是全球化时代应具备的国际视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跨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他指出此次合作项目为我校国际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新平台,将有效促进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希望北外能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予学校更多指导和帮助。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副校长对两校此次合作项目的展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他谈到我校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外语+”办学理念对于人才培养更是如虎添翼,让同学们不仅能拥有一技之长,还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同时,孙副校长也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很重要,人才培养应杜绝假大空,接地气,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使教学内容与职场需求对接。希望此次合作进一步彰显两校的外语办学特色,为两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做出贡献。
随后,我校教务处刘毅处长、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市场拓展部李娟娟副主任代表两校签署了合作协议,陈流汀校长、孙有中副校长为“ETIC国际人才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仪式结束后,孙有中教授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如何成为国际化人才?”的精彩讲座。讲座以孙教授与同学们的互动提问开始,通过对国际化人才的思考和提出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三大核心素养。孙教授强调了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用生动的实例讲解了思辨能力的8个原则即目标、探究、常规、融合、反思、内容、评价和实现,并提出了“跨文化思辨教学”的理念,探讨了通过语言与内容的融合式学习,同步提高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学范式。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气氛热烈,包括如何增加大学生的有效信息获取平台、如何调整对于工作的倦怠感、如何更好的学习和练习小语种等问题,孙校长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获得了同学们热烈掌声。
最后,吴舸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课堂的5种形态即安静、提问、对话、批判质疑与辩论,希望大家在思辨中学习,在成长中收获。他也表示此次两校之间的合作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未来有更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