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院干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2022-08-07 03:44:58文/自3月3日***召开以来,学院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组织师生收看两会盛况,并开展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和讨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全院师生一致认为,2013年两会盛况空前,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全面、深刻地总结摘要了2012年政府工作,对2013年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内容涉及经济、民生、房价、就业、反腐、三农、改革、教育八个方面,进一步彰显了党和政府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为人民谋福祉的人本情怀,令人倍感振奋。
管理学院蔡副院长指出“部分大学生不关心政治,不了解政治,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和蒙蔽,两会的召开,正是我们政治体制优越性的活教材,两会的胜利召开,引起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有利于形成学政治、懂政治、参与政治的良好风气。”管理学院曾书记指出:“政府报告提到‘改革’多次,说明本届政府报告汇聚***,凝聚共识,充分表达了本届政府不负人民重托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是对人民宁要不完美改革也不要不改革危机的心声的真切回应。”
英语语言学院刘同学非常关注教育投入的话题,他说:“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从小家境贫寒,读书都成为一种奢侈。从小到大因为读书家里欠下了不少的钱,父母也很辛苦。如果我以后有能力的话,我要让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孩子们都不为读书发愁。去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而且温总理还提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让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艺术学院<?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也有一些教职工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基础部杨琴副主任比较关注教改问题,她说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教学改革并不是很明确。教改的进展并没有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计划的顺利。教育改革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一些制约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没有改变,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社会管理体制、教育评价机制,这三方面都受到官僚化、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强行绑架,以致挪动一点都会触动整个社会神经。而不加改变,人民对教育就不会真正满意。第二个关注的问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2012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时刻。2013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应该不少于4%。但是,4%的经费投入的构成应更加合理,含金量需要提高。同时,这部分经费的科学、合理、公平地使用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学校也应充分享有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总的来讲,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务实,直面热点话题,充分吸纳了公民提出的好建议,充分体现了人***志。全院师生纷纷表示,要在两会春风里,努力教书育人、潜心科学研究,为祖国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人;同学们表示,要进一步关注时事政治,思考社会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水平,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立志报效祖国。
(院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