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进教育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的研究_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奏响人才强教的时代乐章
2022-08-07 01:00:30文/奏响人才强教的时代乐章
——我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梁杰
这是一个呼唤人才又造就人才的时代。
这是一项培育人才又成就人才的事业。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党和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教育人才总量不断扩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宏大的教育人才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党中央国*院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 人才强教
夏日的北戴河风光无限,让人陶醉。
2007年8月3日至9日,受党中央、国*院邀请,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教育专家,带着家人来到北戴河休假。他们中有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甘为人梯,在教育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和教育专家;有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突出成绩的中小编、职业院校和幼儿园教师;有响应祖国号召,不畏艰苦支援边疆教育事业的援藏、援疆教师。
这次活动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对辛勤耕耘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的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国*院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把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性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85年,我国设立“教师节”。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第一次全面地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待遇、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此后,《教师资格条例》、《中小编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相继颁布,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修订案)》。将“教师”设为独立一章,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2009年1月1日,我国又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
——1994年至2000年,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国家实施了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的“广厦工程”,共投资1144亿元,建设教师住宅1.5亿平方米。目前我国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较改革开放初期翻了两番多。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颁布实施,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独立章节,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2007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2003年12月,党中央、国*院召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2010年5月,党中央、国*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确立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对包括教育人才队伍在内的全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培养和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教育部门坚持以教师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地位。以参与实施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努力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
2021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2007年8月,从华中师大计算机系毕业的费宝莉,只身来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编,成为一名特岗教师。这里海拔1600多米,是当地最偏僻也最需要教师的村落。不到21岁、在妈妈眼里还是孩子的她,要在这里照顾70多个年龄最小4岁、最大13岁的孩子。这对费宝莉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锻炼。
四川哪个汽修学校好
“做特岗教师的两年,是我人生旅途中永久的财富。”两年的特岗教师生活,让费宝莉在为山里孩子打开知识大门的同时,也收获了个人的成长。
成都东星航空职业学校官网
2009年,她入选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共同组织的“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并荣获湖北省“三支一扶”标兵称号。
为解决西部“两基”攻坚地区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吸引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2006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启动了“特岗教师”计划。该计划从启动至今,已经吸引了12.4万多名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他们深入到中西部地区900多个县、1.5万所农村学校。此举既缓解了这些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也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上起到了积极示范和带动作用。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近10年来,教育部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促进了教育人才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2004年启动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是为缓解农村骨干教师紧缺困难而实施的另一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培养计划。截至目前,该计划共招收了4500多名优秀本科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31个省份300多个贫困县的农村学校。
为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在***总理的亲自倡导下,2007年秋季,我国6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免费师范生培养制度。4年来,共招收免费师范生4.5万人。这项示范性举措不仅为农村学校培养了大批“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合格教师,而且推动了教师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和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师结构优化,拓展了教师来源渠道,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2010年6月,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中小编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其中5000万元支持实施“中小编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5亿元支持实施“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了提高中小编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近3年来,教育部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中小编教师10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80多万人,覆盖全国31个省份1000多个县。
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启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5亿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超过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央财政用于这项工作的经费总和。“十一五”期间,该计划共完成国家和省两级15万多人的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与此同时,为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部门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优化教师结构、严把教师入口关,1995年12月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截至2009年底,全国31个省份2192.11万人取得教师资格。199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率先实施校内岗位津贴制度,拉开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10多年来,以推行公开招收制度、创新薪酬分配机制、实施岗位分类管理、探索多种用人形式为重点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了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
一系列针对性强、卓有成效的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和改革举措,促进了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显著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中西部、城乡教师间的差距。
眉山科学技术学校在哪里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中小编校长持证上岗制度以来,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校长管理制度和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了以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编校长培训制度。2008年,全国中小编校长队伍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中小编和职业中学校长具有任职资格证书,99%的校长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和专业背景,有4400多位校长由特级教师担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青少年精神境界中具有独特作用。教育战线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在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中,师德被放在了首要位置。1998年开始评选“全国师德标兵”,至今已有数百人获得了这一光荣称号;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建议》,2008年教师节期间,《中小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并颁布,师德成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尊师重教政策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系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系列举措的有力推动下,2004年至2009年,有1000个先进集体、2400多名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有6000余名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教育部表彰。涌现出了孟二冬、郑琦、方永刚和抗震救灾英雄教师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引育并举 人才强校
“国家对海外人才的重视,让大家感动,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感觉。”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说。作为第八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施一公于2008年全职回母校清华任教,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生命科学界的“暴力性新闻”。
由教育部与李嘉成基金会合作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8月启动以来,延揽了大批海外高层次拔尖人才。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加大了对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2004年6月,教育部在统筹规划、集成整合、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该计划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第二层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支持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第三层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数以万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该计划的实施,初步构建了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衔接、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截至2010年,面向海内外遴选支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804人,培育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391个,培养支持新世纪优秀人才5643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十余万名。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就业率高吗
2008年底,为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国家启动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教育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制定了《教育部贯彻落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工作方案》,专门召开会议,对高等学校加快实施“千人计划”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完善有关配套支持措施,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待遇;积极推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据统计,截至目前,高等学校通过“千人计划”共引进573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占全国引进创新人才总数的65%。
成都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成都幼专)分数线
随着“千人计划”的实施,高等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据统计,2003年以来,实施“985工程”的高校共从海外引进了4000多名优秀人才,其中相当于海外高校副教授以上的近40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占90%以上,直接从海外引进的有近300人。特别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心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引进了杨振宁、林家翘、姚期智、丘成桐、田刚、施一公、饶毅等一批海外一流人才,对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已成为全国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全国高校有中科院院士310人、工程院院士278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4%和37%;全国高校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0人,占全国总数的5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357位专家来自高校,占总数的67%,1550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全国总数的64%。
在高校“人才强校”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强***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教育使命光荣,教师责任重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的目标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