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金华职院:深耕优势专业 创造人才红利_「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

2022-08-04 10:06:24文/

    随着国家提升专业服务发展能力项目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对重点建设专业的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逐步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坚持“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落细落深”,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能力、扬个性、促成长”为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分流培养、分层教学、分类管理”的教育教学改革,深耕电子电气专业群高水平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人才红利,取得了阶段性的骄人业绩。

缘起

    1.行业产业新技术变革引发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在供给侧应思考人才规格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层出不穷。电子信息新技术不断突破、新应用不断拓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创新,既催生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也推动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渗透,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新能源、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电子信息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挑战和机遇。优化电子电气专业群的培养方向,从人才规格的供给侧进行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2.生源结构多元化与学生成才需求多样化现状,在供给侧应思考培养方式的转型升级。截至20227月,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专科专业6个、本科专业1个,共计在校生2109人,其中四年制本科195人、三年制高职学生1144人、单考单招学生171人、中外合作学生599人、另有外国留学生30人,呈现了“四年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三年制高职、外国留学生”等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现状。除了主体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外,四年制本科有部分学生计划报考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的部分学生计划继续赴新西兰就读本科,三年制高职学生中每年有近百人参加“3+2”的升本报考。因此呈现了“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成才需求多样化”的办学格局。为了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学院从培养方式和教学改革的供给侧进行转型升级。

成都轨道交通专业有哪些学校

攀枝花市马家田机电学院官网

化工机械专业现在叫什么名字

实施

阆中江南职中全称

眉山幼师技术学院

    1.以优势专业为引领的专业集群式发展。按照“大平台、多方向,分流培养、分层教学”顶层设计总要求,以“重能力、扬个性、促成才”的培养理念,以适应分方向培养、企业订单培养、创新创业培养、复合培养、项目导师制培养等不同培养方式为目标,从通识大类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岗位方向课等进一步深化专业群内课程(实训)模块的组合类别与组合形式,分析梳理专业群内课程教学内容的共性和个性,按“底层可共享、中层可融合、上层可互选”的要求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开发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深入实践“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项目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开发适应慕课、小规模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课程资源,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2.建立三课堂衔接的分流分层培养。系统规划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以下简称“三课堂”)的衔接关系、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能力与素质”的多元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相融合。主要途径有:对接专业多岗位方向,按岗位需求和个性特长分流,设置订单培养班、项目教学班、技能竞赛小组等。划分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四阶段”,遵循基础、提高、拓展“三层次”,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学习内容、同一阶段不同学习难度,开发和完善“四阶段三层次”实训项目库。以专业工作室、竞赛训练团队、师生创客空间、科研实验室为主要平台,开展“导师+项目+团队”的多元导师制的第二课堂实践;以专业认知、体验式顶岗、就业性顶岗为路径开展第三课堂实习实践。

    3.健全一个专创融合研学体系。以三课堂相互融合系统规划专创融合研学体系,以“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为专创融合的递进培养路径,以“导师+项目+团队”的师徒结对式学研共同体为专创融合运行实践模式,构建“课内递进模块实训、课外多重研学途径、项目管理保障机制”的“面向全员、贯穿全程、规范管理、稳定运行”的专创融合创新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技能大赛赛项是行业技术专家与职业教学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赛项内容覆盖专业典型工作技能与典型工作任务,聚焦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引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近年来,学院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展探索实践“赛教融合”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力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实施技能赛项与专业教改的“五个转化”,构建了“师徒结对”的“导师+项目+团队”的创新型技术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既推动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双提升。

成都医学院检验专业

    4.搭建一个产学研创平台。以金华市高层次人才驿站为平台,以国千计划人才、国家“863首席专家”为领衔,对接区域数字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标杆企业及其主流技术,建设“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感知物联、可信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人工智能”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以柔性引进的国家杰青专家为领衔,对接区域新能源、电光源和高压除尘环保节能产业的电力电子技术主导应用领域,建设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形成以“电能高效变换与拓朴、新能源应用系统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产学研创平台,有效提升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企业技术升级能力。

    5.开展教师职业发展评估。按照教师职称、学位、教学和科研能力进行分层分类,确定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按年度对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科研等内容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教师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一对一帮扶。师资队伍是强化专业内涵、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学院将以“聚焦专业发展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名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为目标,建设“错位发展、各有所长、能力互补、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进一步完善绩效奖励政策,突出重业绩、重能力的激励导向,引导教师“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能”,将聘期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价机制相结合,调动教师在教学创新、专创融合、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教育部门“诊改”和国际标准要求,依托“四方参与、四类评价”高职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紧紧围绕专业、课程、学生、教师四要素,完善基于专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参照《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内容,引进新西兰NZQA认证标准,研究与完善专业发展评估标准,开展专业发展评估工作,系统总结摘要和分析专业办学的绩效和问题,按照拟定的重点改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思路与举措,开展持续改进。开展课程全过程评估。建立从课程开课前的论证与审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检查与评估到课程教学结束后的评价与反思的课程全过程评估机制,重点落实改进及改进后的评估工作。建立课程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互联网+教学管理”,提升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估的信息化水平。开展学生职业成长评估。搭建学生E化历程档案管理系统,将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后1年、毕业后53个阶段生涯发展成果进行写实性记录和大数据分析,呈现学生的学习历程,助推学生职业成长。

成果

    1.学生创新成果丰硕。近3年来,全院每年常态化参与各类创新活动学生近40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0项;2022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2022年获国赛资格11项,其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国赛获奖人次在全国1300余所院校中位列前20。每年学生在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近200人次。

    2.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卢旺达留学生竞赛获奖案例入选《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报道学校打造百年职教品牌主题;受邀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全国电子信息年会等国家级别层面的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高度肯定。信息安全创新实验室与国内9大信息安全名企一同入选2022年省公安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持单位(共10家)。自动化142班有1人入选浙江省十佳大学生、3人入选校三十佳、5人次获国赛一等奖,该班被共青团组织授予“全国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

    3.招生就业出现两头旺。2022年,省内计划数263人,其中投档线超二段线(即本科线)256人,4个专业均一次性以二段线招满;省外计划数74人,录取数151人,录取率204.1%;四年制高职电工电子类550分以上(浙江省44人)录取34人,另有6人是549分,机械类541分以上录取9人(浙江省共18人);每年有近百名学生在上海铁路部门、海康威视、汇川等央企名企就业,每年IT专业百余学生初次就业起薪超7000元。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新都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成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陈海荣)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