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教育。中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_普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22-07-28 13:34:41文/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吴静叶建平凌俊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曾几何时,这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认识。
中国共*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实现了让每个孩子“负担得起”的愿景,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的重大战略部署,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正在深化,为每个孩子找到合适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渴望学习”的希望已不遥远。
让每个孩子沐浴在公共财政的阳光下
2011年10月,国*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政府每年拨付160多亿元专项资金,为680个国家试点县26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日3元的营养膳食补贴。
共和国的历史铭记着义务教育走向公平的每一步:
2006年,国家通过建立中央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补贴学校***,免费提供课本,补贴寄宿生生活费,并建立了学校建筑改造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2007年春,“免杂费、免课本费、逐步补贴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扩大到中东部地区40万所农村中小编近1.5亿学生。
2008年春,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个省市和5个国家计划单列市开展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免收试点。
同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和杂费,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
从困难的学习走向成功的入学,是每个孩子的期望,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建立覆盖所有学校阶段的国家资助体系,中国实现了“不让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学”的庄严承诺。
世界银行评论道:“公共教育的提供也变得更加公平。建立了公共财政体系,以满足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让每个孩子在家里找到一所好学校
许多去过山西省晋中市的人惊讶地发现,该市没有一个班级超过了班级的容纳能力,没都有哪些公立学校收取一分钱的择校费。“能够在家上学”已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乐山医药科技学校护理校区
学校选择的消失得益于晋中的改革措施,如坚持教师交换制度,平均分配高质量的高中入学指标,以及采用透明和开放的方式平衡班级组成。
教育公平的内涵不断深化,热点难点改革稳步推进。在北京,学区内强校与弱校的合作正在扩大;在上海,新的优质学校项目正在挖掘未知学校的特点和潜力
从处处择校到就近上学,这是每个家庭的期望,也是一条符合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改革发展道路。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教育部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已成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教育已逐步纳入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教育部基础教育第一司司长高说,虽然我们现在不能解决择校问题,但全社会都在努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身边有更多的好学校和最好的学校。
成都最好的汽修学校
让每个孩子都有最好的老师
成都市青白江区红旗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过去,学校建筑破旧,教师力量薄弱,学风差。标准化建设后,将由区内一所优质学校“牵头”。何克贵校长说:“过去每年开学都没有人招,现在学位名额不够!”
由于教师管理机制从“校管校用”到“县管校用”,成都正在形成教师流动的良性机制,许多山区儿童享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新的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部师范司司长徐涛说,“我们必须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培训和补充问题。”
成都西翔航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近年来,中央政府投入数十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别岗位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任教。通过国家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巩固和提高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一线教师的能力。各地还积极采取措施,从教师配备、待遇、住房保障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稳定教师队伍。
卫校的护理和助产专业哪个好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管理体系,包括资格准入、人员配备管理、录用、职务晋升、工资福利、激励等管理制度。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12.39万人取得教师资格。
从“教而不歧视”到“学而不教”,这是中华民族的期望,也是党中央、国*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目标。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中小编教师职称制度、农村教师特别岗位津贴、中小编教师公开招收制度、中小编校长职级制度改革试点正在试点地区顺利推进。
徐说:“我们要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终身教书,让每个孩子都有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