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与技能型人才需求_行业振兴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关系
2022-07-27 14:59:35文/ 2009年,国*院制定并实施了11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确保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加快职业教育与产业振兴、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接,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是当前和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装备制造、铁路、钢铁、汽车、石化和物流等8个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电子信息产业
经国*院审议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原则上提出,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1%,三年内将新增150多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近100万大学生。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校分数线
从12%到15%。
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适度增长,队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素质显著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将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过硬、适合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形成一批企业领导、专家和技术带头人,培养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到2010年,初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相对配套的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继续教育的有效机制;我们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信息产业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以公平竞争为导向,建立了更加健全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信息产业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环境逐步形成。
人才总数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员工总数适度增长。到2010年,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860万人左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约725万人;电信业超过13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占25%,管理人员约占10%,市场和服务人员约占15%,大约50%将是加工技术工人。人才总量将稳步上升,基本满足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扩大和壮大人才总量的需要。
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才队伍层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在人才队伍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高、中、低端人才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信息产业人才梯队。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约占员工总数的25%,形成了以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主体的合理的信息产业人才生态共同体,形成了规模适中的管理、市场和服务人才。
四川省最好的五年制卫校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预期目标是: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稳步提升。到“十一五”末,本科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0%以下提高到75%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比例由目前的8.8%提高到10%以上;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在加工技术工人中的比例已从目前的3.2%提高到14.5%以上。
要实现规划目标,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合适、结构合理、素质高、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队伍。其中,培养选拔高级信息技术人才5万人,中级信息技术人才50万人,初级信息技术人才100万人;培养各类技术人员1.5万人,高级技术人员10万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35万人。
成都五月花有几个校区
交通运输业
实现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支以人为本、务实高效、廉洁守法、依法行政的交通管理干部队伍,需要数千名技术专家和创新人才,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基层技能应用人才。
抽样调查显示,41.4%的运输企业拥有技能型人才,占员工的20%以下,75%的企业拥有技术人员,占员工的20%以下。在交通工程建设与维修、汽车应用与维修、船舶驾驶与发动机管理、工程潜水、工程设备管理与维修、现代物流服务等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短缺。
运输业有3640万名员工。
通过对运营性公路客货运输及辅助服务、机动车检测与维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等人力资源的分类预测和计算,对交通运输业人力资源总规模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交通运输业人力资源总规模将达到5100万人,2022年将达到7300万人,其中公路运输系统在交通运输业人力资源中占很大比例。
将交通人力资源总体规模预测与交通人力资源所有权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交通行业(不包括行政职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如表3所示。
除了行政人员,包括机动车检查、维护和测试的人力资源需求外,交通运输业从2003年到2010年将新增约1500万名员工,从2010年到2022年将新增约2200万名员工。
装备制造业
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适当提高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比重。机械行业的工人数量为1600万,其中技术工人约占60%。根据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水平,过去实行以中级工人为主体、高级工人为技术带头人的建设方针。高级、中级和初级工人的比例为30:40:30。现代产业升级加快,产品制造工艺水平迅速提高。根据国内外企业技术人员队伍水平的构成情况,将高、中、初级工人比例提高到40:45:15
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不应过于狭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外需求变化迅速,这使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方法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因此,员工在工作期间有更多的机会换工作,更广泛的专业使员工在换工作时更容易适应。专业设置应涵盖尽可能多的工作类型,而不是一对一的通信。
铁路行业
新形势下,我国铁路职工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一是主要运输人才有能力、有素质;二是专业人才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第三,领导干部结构合理、称职。
当前和未来,铁路系统将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大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截至2012年底,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在技术工人中的比例由目前的3.7%提高到6.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员工中的比例由目前的7%提高到8%,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1:3:6
全面优化主要驾驶工种队伍。要优化现有26个主要工种的结构,提升质量,重点是配套和提高质量。客运专线的机车乘务员、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动车组机修工和固定设备维修人员是运输安全最关键的岗位,应作为重点进行选拔和培养。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几年,铁路系统将认真组织实施“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到2012年,我们将培养和造就低技术带头人、100名硕士级技术专家、1000名拔尖技术人才和10000名现场技术骨干人才。以此为载体,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技术一流的中国铁路“金字塔”型人才队伍。
钢铁工业
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政策出台后,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人才需求和劳动力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2008年全国钢铁行业人力资源统计,在23家企业中,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初中及以下分别占员工总数的0.07%、1.05%、12.18%、19.14%、14.90%、27.10%和25.57%。获得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员工总数的2.59%、7.62%和8.64%。上述情况表明,钢铁行业高学历、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数量有待提高。
钢铁行业计划加快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实施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和设备和技术创新,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研发和重点研究项目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院等实训基地的作用,建立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建立健全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争选拔、技术交流、岗位使用、表彰和激励机制,激发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创新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和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级技术职称能、善管理、敢创新的技能型人才。
到2010年,50岁以下的员工应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高级技校);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应占总人数的30%以上。每年外出培训超过40学时的员工应达到钢铁行业员工总数的50%。要确保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全体职工持证上岗,高级技术人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达到35%以上,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占技术工人比例达到5%以上,钢铁生产企业关键岗位的新工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确定了大约3000名各级培训师。
汽车工业
南充交通职业学校官网
根据《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预计到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技术人才将达到14万人以上。职业教育应培养符合汽车工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应该促进发展环保型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应增加相应的专业,教学中应增加新能源学科的知识。
汽车自动化智能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自动智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汽车电子。据专家统计,2002年至2007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年均增长率约为6.7%,而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增长较快,预计到2010年底将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率。职业教育可适时增设“汽车电子”专业,或增加相关知识的传授。
节能、节材、环保和再制造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例如,汽车发动机和气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其中40%到40%被国外再制造所重复使用。据2008年6月底的1.76亿辆汽车统计,20%-30%的气缸通过再制造得到重用,可以形成一个产量达数百亿的产业。这一领域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
加强汽车销售人才的培养。汽车是高科技耐用消费品。购车者对购车持谨慎态度,并要求大量的技术。因此,汽车销售人员比一般商品销售人员对了解技术知识有更高的要求。培养既有销售知识又有汽车相关技术技能的人才。
石油和化学工业
《振兴规划》提出,经过三年的调整和振兴,到2011年,石化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实力将显著提高。
石油化工企业将重点建设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三支队伍,逐步推进关键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
到2010年,企业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8.8%提高到25%以上,其中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比例将从3.2%提高到5%。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根据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和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现状,预测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提出合理的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配置标准。建立健全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和行业技能人才的国家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机制。开展同行业、同职业的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招生人数
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创新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分批开展专业培训。鼓励员工根据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物流业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人才短缺问题十分突出,物流人才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的12类。根据《中国物流人才研究报告》,截至2005年底,中国物流业从业人员1676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占21.56%,低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24.33%;高中级职称占0.85%、4.3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6%、7.19%。然而,中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是从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大多数员工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和知识,难以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物流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要求。
根据需求预测,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每年将需要104万名新的物流员工,从2010年到2022年,每年将需要1000万名新的物流员工。
振兴计划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特别要求:“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我们要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和在职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科学院合作研究机构,编写优秀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该规划的主要领导部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实施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分工方案》,明确:
成都市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四川省哪些卫校比较好
--完善物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计划,进一步推进物流学科建设,合理规划物流专业毕业生培养体系;引导有关学校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普通高校、高职技术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从2009年到2011年,每年将建立100个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承担各种学校物流教学或培训任务。
--规范和发展物流在职人员培训制度。规范、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物流在职人员,提高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培训质量,提高物流在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家远程物流职业教育中心,为全国2000万物流从业人员开展物流职业教育。
荣县金科职业技术学校位置
--进一步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探索建立物流教师海外培训引进机制。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引进相应的国际物流专家,实现国际物流职业教育资格认证的引进与合作。2009年至2011年,分别完成6万人、8万人和1万人物流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分别完成300人、600人和900人物流职业经理培训和认证。
推荐阅读